[转载]理邦仪器问答

标签:
转载 |
分类: 好股收藏 |
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来深入了解一下理邦仪器
Q:为啥选择理邦?
A:1、希望理邦能够成为迈瑞第二;2、不到20亿市值,账上有10亿现金,现金市值比足够高(对比A股其他股票就知道理邦多有钱了);
Q:理邦所在的小型电子医疗器械领域的市场特点?
A:市场方面属于完全市场竞争,大家都靠代理商来做渠道,出口大于内销;
Q:理邦面对的产业格局
A:产业格局方面,小型电子医疗器械领域,外企和国内最大的迈瑞可以算作作第一集团,理邦等小企业算第二集团;
Q:小型电子医疗器械领域,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A:产品来说基本国内仿国外的,国内企业互相仿制;竞争力来讲,一方面看研发,砸的钱多的能拿出的新产品就比较多(理邦的研发收入比是15%),同时设计能力也比较强(理邦最近就有产品获得了设计奖),另一方面看认证,包括CE等国外认证以及在国内外的注册,而现在国内注册由于有产品标准后置审查等要求,产品上市周期较以前所延长;同时也要看品牌,产品价格上国外品牌>迈瑞>国内其他品牌;
Q:小型电子医疗器械领域,决定企业未来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啥?
A:上一点说了很多竞争力,但是我认为决定小型电子医疗器械企业未来发展在于产品线,基于产品特点,单一种类的产品空间有限,很难支撑企业未来的发展,所以企业横向扩张能力很重要,即是否能从单一产品扩张到一个产品群;迈瑞在“生命信息与支持、临床检验及试剂、数字超声、放射影像”四大领域都有所布局,形成了一个产品群。而理邦现在的产品布局在“产科、心电、监护及超声影像”,产科其实也算监护仪范围,只不过理邦之前做的比较好就单列出来了,产科+监护的整个监护类产品占比最大,大约60%;心电类其次,大约1/4;份额最小的是超声,占比不到10%,而且是黑白产品;但是上市公司中比宝莱特的情况要好些,后者产品只集中在监护仪;
Q:理邦未来的看点在哪?新产品都包括哪些?
A:理邦也在不断的扩大着自己的产品线,未来看得见的在研产品包括插件式监护仪、彩超和POCT产品,算是对自己现有的产品的完善。
插件式监护仪已于2011年8月取得CE认证,预计2012年中期完成FDA注册及国内二类医疗器械注册,预计年底完成加拿大注册,2012年将陆续在国内外不同国家实现销售。
彩超项目已启动CE认证工作,预计2012年上半年完成CE认证;计划2012年内完成FDA注册;国内注册处于注册临床阶段,预计2013年完成,公司彩超产品2012年将陆续在国外不同区域实现销售。
2011年底,公司已经完成手板样机的开发;目前已启动CE认证和国内注册工作,预计2012年第4季度完成CE认证,预计2013年初完成国内注册。
Q:理邦面临的风险有哪些?
A:我最担心的风险就是大环境,也许现在国内外医疗器械行业和迈瑞当年不大一样了,譬如11年,国内地方政府就减少了大规模集中采购项目,导致理邦国内直销业务同比下降66.66%,金额减少789.66万元;其次,由迈瑞对理邦的诉讼引出来的 “同质化的产品竞争力在哪?” 这样的问题;迈瑞告理邦的官司我觉得不是大问题,但是你抄我来我抄你,啥时是个头呢!
Q:投资理邦还有那些担心?
A:从企业层面:无论是保荐人平安证券还是招股书的内容,我都觉得有点不靠谱,上市前做业绩的嫌疑非常大;而且有很多说法不实在;譬如招股书对企业销售方面的论述“海外市场方面,公司拥有1166家国际经销商,国际营销人员94人,产品覆盖了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市场方面,公司在全国设有23个办事处,拥有2400多家国内经销商,国内营销人员229人,产品覆盖了国内2000多个县市和480余家三级以上综合医院”;如果按照10年2亿的外销收入和1亿的内销收入,可以计算一下平均每家经销商才卖掉多少产品——答案是国际经销商平均每家代理销售额是17万,国内经销商代理销售额只有4万元;所以我在怀疑是否只要承诺可以作为理邦的代理商,拿了理邦的产品目录就可以计算在内了,否则我不知道年代理额只有4万的话有啥意思;而且上市前从08年的2800万利润一下子做到了10年的6500万,的确容易让人产生想法,可能至少需要1-2年缓缓气了!
Q:现在可以买入理邦股票么?
A:静态看33倍2011PE,不算便宜;但是如果看发展空间以及在手资金的话也不算贵,最终决定于理邦未来是否能重新步入快车道;
最后,非常希望理邦能够沿着迈瑞曾经走过的道路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