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桂林三金——领航八桂的奥秘

(2011-12-11 11:40:26)
标签:

桂林三金

股票

    作为我区最大的医药企业――桂林三金药业集团,主要经济指标连续20年雄踞广西医药行业首位,个中奥秘是什么?为此,记者日前走访了该集团。总经理王许飞开门见山:“一个企业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唯有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产品才能在市场赢得比较竞争优势。”

  形成“四维梯队”创新机制

  “要舍得投入,这是创新的前提和保障。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从每年销售收入中提取5%-6%作为研发经费,让企业技术中心的科技人员能专注于自己的事业。”王许飞笑言,广西药用植物拥有量占全国第二位,发展中药产业得天独厚,“三金”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广西中药产业现代化“舍我其谁”。

  说是“企业技术中心”,其实它已跻身“国家队”。国内最先进水平的实验室和中试车间,以及国内外领先的研发、检测仪器和设备,三金科研院应有尽有。有关负责人说,“三金”的创新体系十分完备,39种独家特色品种均为企业主导研制,特别是“四维梯队”技术开发战略为产品研发提供了支撑。

  所谓“四维梯队”,是指以市场、用户需要为导向,技术创新为主线,新产品形成“生产一批,贮备一批,研制一批,构思一批”的良性循环;老产品开发形成“产一代,拿一代,研一代,想一代”的格局;生产开发形成“传统技术、一般技术、高新技术”相结合的多层次结构;市场开发呈现“播一批种,选一批苗,育一批材”的可持续态势。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摒弃低水平仿制,不走“抄袭”的老路,三金完全靠自主创新在全国业界为自己赢得了声名。三金科研团队一位年轻的博士对此如数家珍:“目前,我们在广西中药行业率先通过了国家SDA及澳大利亚TGA的GMP认证,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品种39个、国家基本药物品种42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16个、国家中药发明专利22项,创新成果曾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两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最近,"三金片的技术改造"已入选国家"十二五"新药创新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成为大西南六省(区)惟一入选的中药品种。”

  主导产品30年经过7次大改进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没有一个企业能靠一种产品“吃一辈子”。因药品三金片而得名的三金药业集团,“三金片”尽管卖了30年,可是,只有“三金人”自己最清楚,这粒小小的中药片30年间经历过7次“浴火重生”。

  用王许飞的话说,正是因为三金将新品开发瞄准3-5年后的市场需求,并坚持对已上市产品引入动态创新机制,每隔2-3年就要与市场新进同类产品进行临床再验证,一旦发现与竞争对手水平接近或与用户需求有差距,就得马上改进;差距若未能明显改变,则坚决实行“限制性生产”。惟其如此,方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奇”。

  被誉为“桂林第四宝”的西瓜霜,可谓桂林城市产品的名片之一。这个被他们做了几十年的“小产品”为何能长盛不衰?王许飞坦言,桂林西瓜霜、西瓜霜润喉片自投产以来,分别经过了4次和7次“大改进”,每次改进其实就是科技含量的再丰富。该集团董事长邹节明教授是西瓜霜的主要发明人,由于他每次领衔这个“小产品”的技术创新,2010年被国家授予“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据悉,这个有“中国诺贝尔奖”之誉的奖项,目前广西获奖者还仅此一人。

  独木难成林,好风凭借力。重视自主创新的三金,更重视创新集成,他们已先后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武汉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注重自主创新的三金,如今已将创新战略延续到临桂新区――一期总投资达8亿多元的“三金中药城”已经开建。据介绍,今年底将完成投资2.5亿元以上,到明年底项目建成达产后,“桂林三金”每年可新增销售收入25亿元,贡献利税12亿元。来源广西日报数字报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