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黄酒(二)
(2009-07-07 09:17:36)
标签:
酒俗绍兴黄酒端午酒陈越香 |
分类: 稽山鉴水 |
绍兴酒俗主要包括人生酒俗、节令酒俗、生活酒俗三大类。
人生酒俗
包括一个人从出生到寿终的酒俗,出生要有剃头酒,周岁有得周酒,逢十为寿酒,等到人去世了,还有丧酒,死后生日和死日又要做忌日酒、蜡烛酒席等。
剃头酒:孩子满月时,要剃头。这时家里要祀神祭祖,摆酒宴请,还要向邻里亲友分送“红鸡蛋”,外婆家也要务办礼物,如孩子衣服、面条之类送至婿家。剃头时,桌上要点燃红蜡烛,孩子由长辈抱着拜过天地祖宗,就由理发师用一盅酒代水,给孩子润发,然后剃成“瓦片头”,接着亲友们轮流抱过孩子,最后坐在一起喝“剃头酒”,席间有的长辈还用筷头蘸酒给孩子吮,希望孩子长大后能象长辈一样有福分喝“福水”(酒)。
得周酒:孩子长到一周岁时,俗称“得周”。同样得办酒席款待亲友,并用米、面做大量“得周果”分送左邻右舍。
寿酒:人生逢十为寿,在绍兴,寿酒十分讲究,民谚曰:十岁做寿外婆家,廿岁做寿丈母家,三十岁要做,四十岁要叉(开),五十自己做,六十儿女做,七十八十开贺。在绍兴,办这种酒席很讲究,不仅酒要是佳酿,菜也要佳肴,还要用粮食做大量寿桃、寿馒头、寿面分送乡里。
婚嫁酒:绍兴是酒乡,以酒作彩礼,以酒作陪嫁,就成了绍兴男婚女嫁中的习俗。这里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女儿酒”、“状元红”。
古时绍兴人有孩子出生,家人就要酿上数坛上好的老酒,这酒生女孩就叫女儿酒,生男孩就叫状元红,请师傅在酒坛上画上“花好月圆,吉祥如意等文字图案,然后泥封窖藏,待儿女长大成婚之日,拿出来款待宾客。
今日的绍兴,这种风俗已难觅完整的过程,然而女儿出嫁之日,儿子娶妻之日,用上等的好酒,仍是宴飨亲朋好友的必备之物。
节令酒俗
清明酒:绍兴人在清明祭扫祖坟。旧时因坟墓多在郊区山上,又临河道,因此城里人总是全家老小带上酒与各种祭品,坐船去乡下扫墓,并常带有艾饺、艾糕、黄花果糕等做点心。带去的酒菜在坟地祭扫过后就送给“坟亲”享用,自己回家喝清明酒。有些人家没去墓地祭祀,也在家中摆酒祭奠祖宗,俗称“堂祭”,祭后族人聚饮,这也是“清明酒”。
端午酒:农历五月初五端五节,家家门前要挂菖蒲、艾以避邪,中午要喝端午酒,并要置办“五黄”,即黄鱼、黄鳝、黄梅、黄瓜和雄黄酒。端午节不仅大人喝酒,在小孩面额上还要蘸上雄黄酒写上个“王”字,以避邪祟。此外,还要把雄黄酒喷洒在屋内各个角落。这时家家户户都打扫灰尘,因为过了端午,盛夏来临。所以喝端午酒,过端午节,实在是一个很好的卫生节日。此风俗流行至今。
冬至酒:冬至是一年中进入严寒的季节。旧说绍兴民间有冬至给死者送寒衣的习俗。这一天,祭奠之后,焚化纸做的寒衣供死者“御寒”。这一祭祀酒席,俗称“冬至酒”。祭祀之后,亲朋好友聚饮,既怀念亡者,又联络感情。
生活酒俗
新居酒,建造新居是件大事,一靠自己努力,二靠乡里互助,因此办酒既是庆贺,也是酬谢。上梁时,要四处抛馒头庆贺,屋安定了,办进屋酒,要请亲戚邻居来坐一坐,一家要靠四家帮。
和解酒,人与人之间有了纠纷,有人出面劝之和解,以酒为“中介”之物,于是出现了和解酒。
谢情酒,一户人家或一个人遭到不测后,得到众亲友和乡邻帮助,终于脱险,就得办一桌酒以表谢意。席间,宾主互相宽慰,增进人际友谊。在农村里,还有许多有关庄稼生长收成的酒俗,而乡镇里开业庆贺什么的也都要请人来“吃老酒”。
(三)酒具与酒菜
饮绍兴酒很讲究酒菜,不同品种的绍兴酒适用不同的下酒菜。元红酒一般以鸡鸭肉蛋类佐饮,最感适口。加饭酒佐以冷盘最佳,若陈加饭与元红兑饮,配蟹下酒,乃是饮者一大快事。善酿酒配以甜味菜肴或糕点最为适宜。香雪酒和古越醇酒宜冷饮,饭前饭后少量饮用最感适口、开胃。
(四)黄酒宜品
有一条哲理告诉我们: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不同的酒有不同的风格。啤酒是动感的,用来解渴和速饮;白酒是豪爽的,宜“一口闷”方能体会其香其冽。而黄酒是中庸的,如同一个浑厚练达的中年人,温和、从容而又不失刚毅,宜慢慢地品,方能品味其曼妙滋味。
要品尝黄酒,首先应观其色泽,须晶莹透明,具有极富感染力的琥珀红颜色,无混浊或悬浮物,无沉淀物泛起荡漾于其中。其次应将鼻子移近酒杯,闻其幽雅诱人的馥郁芳香,此香不同于白酒的香型,更区别于化学合成的食用香精,是深沉的酯香和黄酒特有的醇香。若是十年以上陈年的高档黄酒哪怕不喝,放一杯在案头,也能令人心旷神怡。
黄酒特别注重下酒菜。黄酒属于细酌慢饮之酒,饮酒时最本味之方法是下酒菜最好都是用手可抓的,攥在手里慢慢用来,更觉惬意万千。喝酒的只要留意一下,绍兴的咸亨酒店中的下酒物,每样均可拿在手中,如盐煮花生、茴香豆、豆腐干等,任凭你边饮、边聊、边嚼。当然黄酒的最佳绝配非大闸蟹莫属。蟹为寒性食物,味虽鲜美,然不能多食,惟恐寒食郁积成疾。然河蟹与黄酒相伴则多食无妨,因黄酒性温,温寒相抵无疾患之虞,又黄酒最能去除腥味,食之更觉香美。
黄酒宜温,在气温10℃以下的季节,宜加温至35-45℃左右才饮用。此时,酒香四溢,饮之暖胃活血。温度太低,酒香出不来,太高,酒精易挥发。温酒的方法一般是用沸水置容器中,再放入酒樽,使酒逐渐变温。一般绍兴当地黄酒加热方法是“串筒水烫”,妙不可言,堪称一绝。鲁迅小说《孔乙己》中有这样的描述:“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孔乙己每次去喝酒总是对柜台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然后排出九文大钱。古籍中也不泛冬日喝黄酒宜温的介绍,如《红楼梦》第八回中有宝钗一番酒加热了才能喝的议论:宝玉要在薛姨妈处喝酒,说:“不必烫暖了,我只爱喝冷的。”薛姨妈说:“吃了冷酒,写字打颤儿。” 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散发就快,要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拿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 “写字打颤儿”其实是醉酒的一种表现,而吃冷酒容易醉,而且醉酒的时间也会拉长。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这是人生最难得的境界。酒至微醺时,平时因心力劳顿而积淀于潜意中的睿智奇思、精论灼见、真知挚情就会源源而出。无数的诗文、书画名作就此诞生,陆游的诗、曹雪芹的文、王羲之的书法、徐渭的画就是顶尖的例证。
(五)绍兴黄酒为何“越陈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