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从季羡林先生谈大师多高寿

(2009-07-15 10:06:34)
标签:

季羡林

任继愈

健康

分类: 偶感随笔
7月11日,我国著名的学者季羡林先生与世长辞了。同一天,国学大师任继愈也仙逝了。一天之内,国家失去两位大师级学者,确实很悲痛。但是,人们也都注意到了,季羡林先生享年98岁,任继愈先生享年93岁。两位大师,都可以称得上高寿了。
我又想起了前不久国家公布的“国医大师”,30个人的平均年龄85岁,最长者裘沛然,生于1913年1月,96岁高龄;年龄最小的张学文,生于1935年10月,也已经74岁了。
这么多的大师,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同时,他们的寿命也都远远高于我国的人均寿命。这让我开始研究他们长寿的原因。
高寿的季羡林先生,年轻的时候多病,中年以后多病,到老年以后也是多病的人。据说他从小营养不良,从临清老家到德国得过一场大病。中年以后哮喘病,心脏承受力越来越差,各种疾病都有。他长寿的原因,就是著名的“三不主义”--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尤其是不嘀咕,就是心中不装事,什么事都把它化解了。
而任继愈先生的养生经验则是“养心第一,养身第二;神养第一,药疗第二;自医第一,求医第二。”也是把心里放在了养身的前面。
两位大师都将心态放在了第一位,这绝不仅仅是巧合。说明了养生中,心里修养的作用是巨大的。至于30位国医大师,我没有去研究他们的养生。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心态也是积极的。不然,在经历过中医长期受到压制,甚至面临“废医存药”危机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不要说继续钻研医术了,连自己的身体也会被受到影响的。
这些大师们的经验,让我重新审视心态对于健康的重要性。我在《行医40年养生密码》系列文章中,将心态作为了第一个养生密码。现在,从众多大师们的经验来看,说心态是养生中最重要的因素,一点也不过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