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018-07-03 16:39:57)
看到媒体上说:棚改货币化安置收紧了,这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特别是指着老房子拆迁的钱改善住房的老百姓来说,真不是好消息,特别是在我们这些经济并不发达的偏远地区,可能这个决定就断了一部分人今生改变住处的想法。
货币化安置改为实物安置!要等多长时间呢?我们这个小城有一个项目叫“中央尚城”,部分地质队的老员工们就是同意了实物安置或回迁的,结果7年多将近8年过去了,回迁还遥遥无期。人生有多少个7年呢?朋友的母亲有一套回迁房,但老人都没有等到回迁的那天就病故了。
拆迁的钱在自己的手里,怎么安排自己的生活总有些自由度,回迁或实物安置的话能在3、2年内回迁也算幸运,但谁能保证呢?
现在要处理老旧的住房也不那么容易要几个月呢,要先换成不动产证后才能过户,一般的百姓人家都舍不得或没有多少房产交易,碰到孩子的大笔教育支出时,可能会卖房,但现在的房产交易不易。
老百姓也并非就爱买房子,很多人家也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毕竟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培养他们成为一个有技能、有品德、有生活能力、喜爱运动健康的人更重要的了。
市场性也就是很多个体的需求性组合而成的交易市场,关乎民生,也关乎个体的生命质量。
我记得孩子读初中时我们在市一初附近孩子的爷爷奶奶留给我们的房子里居住,方便孩子上学,楼下的潘阿姨有时候会上来坐坐,我们结婚的新房在这所房子里时,潘阿姨就是我们的邻居,这个单元里的住户都换了几茬了,潘阿姨家还在里面住着,20多年后我们为了孩子搬回来住,潘阿姨还是我们的邻居。有一天她说期望拆迁就可以换一套条件更好的房子住了!可是62岁的潘阿姨在一个孩子上初中的假期里突然病故了(听说是癌症),等我们开学来居住的时候才听说潘阿姨病故了!我当时很震惊,几个月后潘阿姨的子女把房卖了。这片住房是孩子的爷爷先前所在的建筑公司的房改房,都是一些还健在的建筑公司的老员工及其子女居住着,很多人家靠工资吃饭仅够温饱,要是家中有人生病就困难了,要是子女再不出去挣钱,还在啃老的话,改善居住条件要换房真的是太难了。
这些民生我想当地政府是清楚的,回迁或是货币化安置确实是个两难的选择。
现在的扶贫攻坚战不光存在于偏远的农村也存在城市的中央。
钱在老百姓的手里市场化会不会使用的效率更高呢?
前一篇:换老师对孩子学习的影响
后一篇:谁家没有一个病人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