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如何活下去呢?晚上要到哪里去安身去?
(2018-03-17 16:16:51)
我家旁边的酒吧开张了,我家基本算是“重灾区”,鉴于前车之鉴,此处以前就开过,怨声载道,改造就改造了2年多,消停了2年多,又装修后重新开张,酒吧名从“爱国者”变成了“典雅”,噪音加倍倍。我选择逃离,晚上逃离近2周了,白天我回来,在酒吧开始闹腾的时候,我想找对门家的问问情况,难得见到一个人,两周过后总算见对门家并与我交流,他们家退休的大姐有一天晚上实在忍受不了啦,去叫酒吧的负责人来看她们家震动得抖动的车库卷帘门(她们家的车库用的卷帘门),酒吧负责人说他们投入的隔音消除的费用有100万了(还是没用),隔着对门家隔壁的隔壁,那家的女主有一天也起床出门去看了个究竟,说:震动得心脏病都要发了!
对于噪音这个问题,本人深恶痛绝,投诉过多次(已然3次以上),连对门家都指望着我跳出来蹦跶,一来俺年纪渐长,二来从与政府家投诉的经验上来看,基本无用,我心平气和地与社区投诉一次、与城管大队投诉一次就没有招了,自己的招就是舍银子逃离此让人无法安身之地。
说说与各级与民众接触的官家的态度吧,酒吧启动的第二天早上首先告知物管,物管说我们的值班室震动也很厉害,你家那边震动更厉害,对门建设家园听到的响声也很大;第一个电话打给七花社区,打到社区,接电话的说我们只管办保险等之类的,叫打社区领导的,社区电话连一个记录也不会留下,看来就没有这项痕迹记录,打了2、3通社区领导的电话才接通,说:知道了,我们了解一下,不行我们会向城管执法大队上报。第二次看到城管的在学校附近执法,弱弱地问一句:你们管噪音投诉吗?孩子读书,家里都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了,人家同情地说你打我们执法车上的电话吧,记住这个电话打过去,值班的同志说:你明天上班的时候打来吧,第二天早上打过去,接了说好的,我告知我们领导,完了,估计也不记录。
开张的第三天我问小区物管负责人,说我要搬出去了,受不了啦,他说:谁受得了呢?并问我要搬到那里去,去说住宾馆,他还笑了,我说投诉了吗?物管说小区里有很多人家反应了,会向城管的反应的,对门家看着我家这次动静不大,我有一天中午回家开我家车栏门时对门家的男主出现了,说他们家的卷帘门都震动了,不行了,他要加装隔音窗了,物管的过来说叫对门家的出头投诉,我让物管的先把有意见的与他诉说噪音的住户的信息记录一下,记录两天后的结果是有29个人签了字,这个签字的记录估计物管也懒得交给城管执法大队,只说投诉了,他X的,也不见来看......,我跑了,费了一大笔银子置了一个晚上能睡觉的地方,这个地方装防盗隔蚊门要花去我6000大洋,房子的价钱就不说了,安装宽带费、清洁费、粉刷费等等(停车位也让我纠结了1周,是买车位?租车位?还是抢停公共车位?),车位的问题还在纠结中,换一个住处,早餐要在哪个地方做给孩子吃,消费的超市都发生了变化,又为国家的GDP多做贡献了!
在我们这里,你耗尽一生的积蓄、购买力买了一个住处吧,对你周围的环境你不可控,不知哪天你就面临着噪音的驱赶,让你居无定所,我一亲属家城市规划变了,原来的住处后面修了一条公路,每天面对着大车过路时的震动无法忍受,只好搬家。
对门家发给了我国家《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规定:娱乐场所不得设在以下地点:(二)居民住宅区和学校、医院、机关周围。
对门家的深夜打电话给城管执法大队:告知第二天再打,无法睡眠再打说人家开的不是酒吧,只是卖啤酒的!
好吧,不是酒吧,我家C还看到有外国妞进到酒吧去呢,卖啤酒的?!在我们这种小城,卖啤酒的还请外国妞来喝中国啤酒?
有一天晚上我敲了小区物管委主人家的门,人家客气地说会反应的。
两周过后我又一次打了城管执法大队的电话,这次问了住户的居住房号,反应的多了吗?
一个酒吧就可以让你流离失所,居无定所,这与“鬼子来了”有一些相似的遭遇,而且这种遭遇感觉投诉无门,无人理会的感觉。
我们要如何活下去呢?晚上要到哪里去安身去?
前一篇:制度 环境在教育着我们的孩子
后一篇:噪音投诉未见效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