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中有“装”本领的人
(2015-09-24 08:18:51)
标签:
情感 |
到一个有13个正式员工上班的部门,实际见到6个人在岗,查阅资料时,有的人还说:不知道、我不知道搁在哪里。不能怪这位员工,这个是有先例的,谁拿出来的资料、记录文件有问题,不了解实际情况的,风闻管理的领导们就会误解,以为是拿出文件的人出的错。这样的管理环境,谁愿意多事呢?而且谁粘到一次手,谁就脱不了手,领导们是不干活的,只要有人干了,他才不管谁干的多,谁干得少呢。听说,检查组到一个部门检查工作,查阅资料,这个部门是新成立的科室,科室里的两位“老将”——曾经的科头,现在已不是,回答说:什么都没有!不做资料,干多干少你也别想知道,潜台词:让你查个鸟。
这样导致的奇葩结果是上级来检查工作了,滑头,会甩手的员工竟然大部分去医院探视别的部门的同事去了,我就碰到过这样的事情,他们实质就是躲懒。员工生病、员工的父母、特别是领导的长辈去世,很多滑头的员工趁机“旷工”1、2天的时候也是有的。或者说他们把在单位要干的活甩给其他同事,用上班的时间去尽私人的情谊去了,这也是变相地占公家的便宜。如此低效率的国企,难怪要干不过私企了。
如果一个单位提拔的尽是一些喝酒厉害,上班不好好上,或说工作能力有限,但是能提拔者可以得到他们的很多实惠,这些实惠包括他们的社会资源、他本身给领导的“实惠”、服务,领导确实感受到了,并很受用,人性使然,为什么不提拔他们呢?
形成这样的风气后,在单位工作业绩突出者,但对领导个人没有带来“实惠”,大家的潜规则如此,领导也不敢提拔,因为他又没有得到实惠而提拔,潜规则又让人联想到他得到了“实惠”,有机会提拔的人才不“冒傻'呢,干事的人,做着单位里核心业务又没有实权的人,这样的”企业文化“下,怎么可能得到提拔呢?
一大波会拍马屁者当道,这个单位会成什么样子?必定是工作能推则推,工作干得好又不会得到表扬、提拔,潜规则是只要跟领导搞好关系,才会得到升官发财的机会,当上头后,还可以使唤人去干活,自己不用干活,这样的好处,谁不想得到呢?谁又会在乎工作呢,连红头文件规定的工作也没人在乎,对他们来说,这些工作能推给别人的就推给别人吧,不做、不留记录也没关系哦,领导不会责怪,上级检查扣分也扣不到他们的头上,何乐而不为呢?奇葩现象出现了,一边说要开会、工作忙,一边见到他们优哉游哉地从街上”办事“回来了,”装“的本领是他们的长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