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归向谁谁在离婚大战中赢
(2012-10-12 16:34:10)
标签:
杂谈 |
有一位同事,今年离婚了,双方共同的唯一的女孩今年7岁,读小学一年级。协议归父亲抚养,父亲与其孩子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建有一栋楼房,建房款结婚前女方家出了7万。离婚时男方说这是女方生活7年的生活费一年一万刚刚好,而同事共同生活花出去的钱男方归零了。女方净身出户,说好的在个人名下的存折款就归各人了。男方在协议后还去取女方的存款,女同事是个没一点心计的女人!双方闹得很不愉快。离婚是女方提出的,到现在女方也毫无悔意,说:我跟他(前夫)过(生活)不成。
男方离婚3个月后就又准备迎娶另一个女人进家门了。这次卯足劲要生一个儿子了吧?与第一位妻子生了一位女儿,婆婆就很不高兴了,独生子女证都是两年后才允许去办的!
协议归父亲抚养的女儿不愿与父亲一家共同生活,过年了,父亲来女方家里接也不去。现在是女方在抚养女儿,每天骑着自己早以前的摩托车接送孩子上下学,前夫以前开的车前夫还在自己开,孩子叫不回自己身边,也就不考虑前妻风里雨里骑车接送也算自己心中的“宝贝”的女儿了。单位的同事几乎都开车上班,离婚的美女同事未离婚前就一直骑着“毛驴”就让人感觉与他们家的收入不搭。离婚后的女同事有妈妈陪伴生活,本来就是一个美女坯子,现在也走出了离婚的阴影,皮肤越来越好,越显漂亮了。虽然还暂时在骑着“毛驴”接送孩子。以前美女与其前夫共同生活时就常听说,男方及其母亲对幼小的孩子要求过于严格。孩子还在幼儿园就订好了严格的计划执行让小孩识字做数学。令小小的孩子反感不已,父母离婚了,和父亲共同生活了几个月,放假后能和亲和善意的母亲在一起生活了,孩子再也不肯离母亲而去了。对孩子寄托的希望与实施的教育先要在孩子愉快的环境中培养。在春雨润物的细致中浇灌,否则真会适得其反。夫妻离婚了,主观上男方想承担抚养的责任,但孩子不愿意,还是无法实施。夫妻之间的磨合也如此,先决条件就是要保有各人生活下去的自由空间,才能谈到融合与迁就。如果一方要按自己的意愿强迫得让另一方窒息到厌倦,那么结局只有分手了。男方算完算尽,想要女儿想给女儿好的生活条件,但最终的结果是越来越疏远。因为给了富足的财富却没有给最重要的家的温暖与爱一切皆枉然。
以前也有一位同事,早已上调到了上级部门,也是孩子还在幼儿园的时候就离婚了,也是女方提出的离婚,这位旧同事可比前例同事超有心计!结婚的主要财产都协议好了归儿子。同样协议把孩子判给了男方,但小男孩可能一晚上都没有在男方家住过,男方想孩子了接到自己的家后,不可能像孩子的外公外婆全身心地围着孩子转,忙着自己上网,孩子肯定不乐意,一天不到头就嚷嚷着叫送回外公家了。从小也就跟着外公外婆生活,上学接送也由外公开着妈妈买来的车接送。现在已经上初中,实质上都是女方在承当孩子的抚养教育。
孩子由谁抚养就是谁的孩子了,孩子的心也就归向谁了,离婚的得失,还是女方上算。当然当然我的同事们都很有能力,甚至比男方更有能力更多金。特别是后一例的妈妈更是多金妈妈。这很重要。女人当自强。经济独立是一切幸福的根基。
离婚了,大人要有责任保持孩子的童真与幸福。后一例的小男孩活得很健康。前一例的小女孩但愿多年后还能保持着她现在在人堆里能说会道的聪明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