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下的生长及有砂眼的钢板
(2009-08-19 15:57:14)
标签:
杂谈 |
我从一篇文章上了解到了泡豆芽的基本程序是:把选好的黄豆子倒到水缸里,用手拍实豆子,再在上面盖上一块干净的白布。在白布上压上大石头,几天后豆芽成熟时,奇特的现象出现了,凡是被石头压过的地方,豆芽长得又肥又壮,很嫩。它们的力量居然把大石头顶了起来。缸的周围没有压到的地方,豆芽长得又细又小,弱不禁风的样子,和那些被压在石头下的豆芽相比,谁也看不出它们是长在同一口缸里的。被大青石压住的黄豆,它们反而一点也不害怕。躲在黑暗的缸里,努力地吸收水分,把自己长肥长壮。这样才能把大石头顶起来,才能见到太阳。这个原理应该也适合对猪猪的教育。
感悟一篇小文《有砂眼的钢板》摘自《武汉晚报》:到IBM公司应聘,如果你不坦言自己的缺点,或是巧妙地将缺点“技术处理”成优点,IBM公司会马上叫你走人。因为他们认为缺点是人性中不可回避的一个方面,所以不信任一个自称没有缺点的人。19世纪60年代起,装甲军舰逐渐代替木质军舰。美国军方决定委托自己的钢铁制造商生产。第一批钢板生产出来以后,军方发现上面有许多砂眼,就退了货,并且在重新签订的合同上明确规定,装甲钢板不能有砂眼。制造商按照军方的要求赶制第二批钢板,这些钢板果然没有出现砂眼。从外表上看,它们光洁平滑、完美无缺。可是出乎美国海军预料外的是,这些外表完美无缺的钢板根本不能拿来造军舰。原来,依当时的技术,在一流装甲钢板的制造过程中,砂眼是无法避免的。德国克虏伯公司是当时世界上最顶尖的制造商,他们在1892年芝加哥国际博览会上展出的钢板也布满了砂眼。如果在原料中多加一些硅,确实能够有效防止砂眼的出现,但这样就会降低整个钢板的强度。了不起的天才也会有缺点。那些自称没有任何缺点的人,就如同没有砂眼的钢板,在完美的外表下面,也许隐藏着致命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