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守护神”——献县小屯中学政教处主任唐焕勇的故事
| 分类: 人物通讯 |
校园安全“守护神”——献县小屯中学政教处主任唐焕勇的故事
他在师生中有多个称呼,有人叫他电焊工,学校里监控铁架是他“废物利用”焊接好的;有人称他泥瓦匠,楼梯地板的瓷砖坏了,他和灰粘好;也有人叫他设计员,他在教学楼下画好“安全隔离带”,在楼道里设计好“消防逃生示意图”。他虽然是政教处主任,但安全教育却牵扯了他很大的精力;他心细如发,细小的安全隐患在他心里都是天大的事儿。三年多来,小屯中学没发生一起微小安全事故,校长魏书苓说他功不可没。http://s15/mw690/001LKdPAzy7mx9M8N9see&690
http://s5/mw690/001LKdPAzy7mx9LZ3pO74&690
http://s3/mw690/001LKdPAzy7mx9M3wQ222&690
http://s2/mw690/001LKdPAzy7mx9MhJUlf1&690
http://s5/mw690/001LKdPAzy7mx9M9bVO04&690
http://s1/mw690/001LKdPAzy7mx9MbwZi20&690
(唐焕勇跟校长魏书苓一起探讨预防安全事故)
他不是本地人,因为婚姻和爱情来到小屯村,坚守乡村教育20多年,他已经把自己当做小屯村特别是小屯中学的一分子。身在异乡,守着常年患病的孩子,他承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困苦和艰难,然而当他来到校园里,他“恢复”了青春,看到健康活泼的学生,沧桑的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他就是小屯中学政教处主任唐焕勇。
(唐焕勇自己焊接的摄像监控铁架)
校园里的多面手:电焊工、泥瓦匠……
今年48岁的唐焕勇是山东潍坊人,高中毕业考取了黑龙江黑河师专,在当地任教几年后,跟籍贯献县河城街镇小屯村、在黑龙江出生的赵娟结为伉俪。
1995年6年,唐焕勇夫妇辗转回到献县工作,他在小屯中学任教,妻子在本村小学教学。
“开始我教化学、数学,2015年新任校长魏书苓看我心细,家又离学校近,就让我担任政教处主任,同时兼着安全主任。这一管安全,就管了三年。”唐焕勇说。
他说自己是个负责任的人,领导交办的事情,办不好心里不踏实。学校门口要安装一个摄像头,在校外安装没有地方,在校内安装不能覆盖门外。他试了多次,终于找了一个合适的位置,但这里需要一个三四米高的铁架作支撑。为节省费用,他在学校找来废旧铁管,从村里借来电焊机,自己焊接上铁架,安装好摄像头。
“原来我不懂焊接,看着村里的师傅怎么焊,我就现学现用,虽然焊的‘丑’,但结实耐用,还给学校省了钱。”唐焕勇笑着说。
他说自己当这个安全主任,也学会了泥瓦活,楼道里的地板砖坏了,他就从村里借来工具,和灰修好抹平。
唐焕勇笑说自己还学会了“镶玻璃”。在每间教室门的上面玻璃窗,我们看到玻璃与木门的缝隙都被胶带粘劳。他摇动着木门说,学生开门用力过大或刮大风的时候,木门一旦震动了上面的玻璃,掉下来划破孩子可不是小事。为此,他把每间教室的门上的玻璃,都用胶带粘的非常牢固。
“我几乎每天都要检查每个教室的玻璃,排除隐患,三年来从没掉落过一块玻璃,更没划伤过一个孩子。”唐焕勇欣慰地说。
(唐焕勇教给学生消防知识)
每天一次逃生疏散演练,三年从来没间断
小屯中学的教学楼有三层,如何让农村学生学会在紧急情况下逃生和疏散,唐焕勇着实费了一番脑筋。
他除了在每周的安全课上教给孩子有序逃生和疏散技能,还教给孩子们学用灭火器、报警器、应急灯等工具。
“我发现课间操时,全校学生都是集体下楼,何不作为逃生疏散演练呢?”唐焕勇心里琢磨。
每天上午,小屯中学几乎固定在第二节课结束的大课间,都要进行课间操。唐焕勇经过跟魏校长请示,得到校领导和各班班主任的一致支持。
每到课间操下楼时,几百号学生有时用湿手绢捂着口鼻跑出来,有时依次牵扯着衣服走出来。哪里是应急出口,哪里不能通过,哪里能迅速到安全地带,学生们都知道的一清二楚,练习的迅速迅捷。
唐焕勇说,初一的孩子安全意识较差,刚入中学时,他每项安全防护技能都要亲自教导,有的孩子习惯了爬墙、上树,有的孩子觉得在窗台上坐着凉快,有的忍不住摸电源开关,这些都要悉心教育,改掉这些坏毛病,让安全烙印在每个孩子心里。
在小屯中学教学楼的楼底,我们看到了一圈黄色的隔离带。唐焕勇说,这是提醒孩子不要走近教学楼一米之内。
前年暑假,唐焕勇到学校排查安全隐患,一阵大风刮来,把楼顶的一个杂物刮掉。
那次把他吓坏了,他想如果学生们课间在楼底下,岂不正砸着他们。
为此,他申请了校领导,在大楼的周边画好安全隔离带,大会小会都教育孩子们不要踏入隔离带。
“其实,这种教育对孩子们的家庭安全都有好处,远离楼底,防止高空抛物砸伤,这是我教给孩子一个常识。”唐焕勇郑重地说。
(唐焕勇查看摄像资料,排查安全隐患)
每天一篇安全日志,他把校园安全当做家庭安全
在唐焕勇的办公室里,一摞一摞的安全日志摆满了桌子。
“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写一篇安全日记,有事写事,没事写经验。”他说。
为了掌握师生的安全信息,唐焕勇的办公桌上摆了两台电脑,一台是工作的,另一台是监控录像。
“只要我坐在办公桌前,不会超过十秒钟用眼睛扫一下监控,哪个班级的孩子在楼道打闹了,哪个学生在院子里追逐了,甚至哪棵树的枯枝要掉了,我都看的一清二楚,及时处理。”唐焕勇说。
小屯中学的教师大都住在附近,最远也不过六七公里远的县城,尤其唐焕勇距离学校最近,直线距离也就三五百米。但就是这么一段距离,唐焕勇都忙起来顾不得回家。
有次,为了调试好一个监控,他跟同事忙活到中午1点半,还没有弄好,妻子打了三次电话喊他回家吃饭,他一个劲儿说弄完就回家。
同事跟他商量说饭后再安装,唐焕勇却说,吃饭耽误时间,学生下午有早到校的,没有监控,安全隐患咱们掌握不了。
就这样他们一直捣鼓到下午上课前才把监控安装调试好,在学校泡了一袋方便面充饥。
小屯中学校长魏书苓说,唐主任几年来一直把学校安全等同于家庭安全,以校为家,在学校的时间要比家里长很多。
(小屯中学的“铁钟”勾起了唐焕勇多少记忆)
日久他乡是故乡,惟愿师生都安全健康
熟悉唐焕勇的亲戚朋友和同事都知道,他有一个患病的孩子,多年来夫妻俩为这个孩子费尽心力。
“老唐是个有情有义的好男人,从没嫌弃过孩子,跟媳妇一起承担赡养老人,抚养照顾孩子的重任。”同事们这样评价唐焕勇。
唐焕勇的老家离小屯中学有400多公里,除了暑假寒假,他很少回老家,特别是这些年生活趋于稳定,他把小屯村当做了自己的家,把小屯中学当做自己温暖、安全和幸福的港湾,愿意一直在这里停留下去。
跟他同事多年的刘校长说,焕勇无欲无求,唯一的爱好就是把工作干好。
(唐焕勇自己设计的“消防逃生示意图”)
在小屯中学每个楼道的拐角的显著位置,都张贴着一个“消防逃生示意图”。魏书苓说,这是唐焕勇自己创造性地设计的,他想让每名学生潜移默化地时刻把安全装在心里。
为了设计好“消防逃生示意图”,唐焕勇不懂电脑设计,不了解建筑构造,不会画图,但他本着“求人不如求己”的念头,自己钻研,学会了电脑设计,终于编排出一张实用的示意图。
500名师生,3年没出现一起微小安全事故,魏书苓说没有比这个记录更让她心里踏实的。
从教多年来,尽管唐焕勇获得了多项荣誉,但他最看重的还是安全职责。他说,就是给我一万个荣誉证书,也不愿让师生出一点安全问题。
曾经沧海,困顿人生,尝遍人间欢乐和痛苦的唐焕勇说,虽然自己的孩子不是特别健康,但几百个学生都快快乐乐、健健康康的,是他作为一个学校管理安全主任的最大愿望。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黄金屋 韩泽祥
时间:2018年8月3日
版次:十一版
其他:河北故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