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十余年,再次聆听我的MBA导师相里六续教授的教诲,深厚积淀感和心灵的滋养,已与当年初学时不可同日而语。
终于有机会邀请编写过《组织行为学》、《管理学》等大部头的相里教授来深圳给兄弟姐妹们讲《员工需求与行为管理》。讲座中,相里以轻松地事例导出如何在新常态下突破懒政与无为这一问题。在数小时的演讲互动中,撷取几处共悟。
1、人的行为动力是需求。
如果需求没弄清楚,一切管理都是无用的。
如果有效地满足需求?
只讲奉献也是需求——精神需求
2、我们有很多资源,还没意识到。
我们不能发更的多薪水,给大家解决房子问题……面对各种无法满足的需求,我们仍然是有资源的。
好的脸色、温暖的话语、关心、认可、愿景等等,都是资源。
这让我想起了颜施、法布施……
3、双因素理论
近十八年后,再次听老师讲解“激励-保健理论”(双因素理论),理解更加全面与深入。以致于我都怀疑是理论发展了,还是上课听少了;)
满意和不满意不是事物的两面,而是两个维度,四种状态。不满意的对立面,不是满意,而是没有不满意;满意的对立面
,不是不满意,而是没有满意。一个人可以同时感到满意和不满意。
工作条件和薪金等保健因素并不能影响人们对工作的满意程度,而只能影响对工作的不满意的程度。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激励因素)。
4、管理者要做的事儿
1)提供支持服务;
2)处理意外、规则中没有的事件。
5、人生就是一个被无限需求绑架、循环往复的过程
从管理的角度,发现需要、引导需要、满足需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