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大时代里,一切都在变,变动之中,自然乱象纷陈。"变乱使凡百俱废,因之,事事都须从头整理。南怀瑾释义《楞严经》中有文,“自从一读楞严后,
不看人间糟粕书”。对于心理培训界的乱象大家都看到了,很多人也亲自体验过了,这些假冒伪劣的培训包装的比真知识还像真的。谁也不愿意得罪谁,所以水再深,大家也不说,只看着初学者一个个培训的试着学,慢慢往深处走,浪费了不少的银子和时间是小事,还有不少直接被伪大师的移情诱导,醉入桃源,却不知身陷移情的轮回无法解脱。
昔日憨山大师有言“不知楞严则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不知楞伽,则不辨知见邪正之是非”。最近我们在培训中加了一个小幻灯,介绍这些利用心理学的诡计骗取信任和金钱的技巧,也不知是否能唤醒梦中人,也不知是否该和其他老师一样学会用沉默应对。
为何借用《楞严经》来对照心理培训的乱象,是因为本部经文中有一章是恰好描述心理与生理现状为自性功能发生的互变的。经典中可以找到行为的依据,《楞严经》有语:真正的阿罗汉。他们不泄漏佛的奥妙密因,不轻易将佛的密因说与未学之人。唯有除了在生命终结之时,暗中遗言告知自己是何人而已,他们不是惑乱众生,不是大妄语。你教诲世人修持正道,然后要断除那些大妄语。
当魔也披上袈裟,走进庙门,并开始为师讲学的时候,我们可以更坚定的把我们的课程做的更优秀。让我们教授的每一个知识点有依有据,有实践,有原理。前段时间为了撰写研究符号治疗,一个月通读了50本书,并做了读书笔记。为了精神分析实战训练的培训,我们把所有能看到的有关精神分析的各类资料放在一起,对比研究每一个知识点和术语的不同观点,整合在讲稿中。对于今年春节的EAP\EEP\OHP的三合一培训,我们使用了同样的备课方法,大量的参考各类图书资料,以及不同讲师的经验之道,征询企业一线员工的需求。
有的学员说,发现我很重视学员对我的评价。我的回答是:那要看你如何利用学员的评价。如果把学员的评价当做对自己的知识的评价,那就错了。我05年办绘画治疗培训时就发现很多心理咨询师听不懂我们讲的心理学知识。我们的培训一直很在意每一个咨询技巧背后的心理学原理支撑,力求做到每一个技术都有理可循。力戒那些移情性治愈的培训表演,因为这些对一个参加心理学培训的学员是一种隐藏的伤害。现状是很多参加培训的学员缺乏这些基础知识,也无法有效的区分何谓心理学的诡计,何谓对咨客有长效且无长害的技能。《楞严经》有语:如果不断除大妄语,就像雕刻人的粪便为檀香果的形状,想求其散发香气,可是却一无是处。
所以,我们可以从学员们的评价中得到两方面的信息:1,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更适合他们的基础。2,他们曾被那些错误的知识占据了认知的图示。视而不见别人对你的评价,那是防御机制中的隔离,我自06年持续至今开始接受的个人治疗教会我:人格的成熟不是指做一个超人,或一个出世的人。人格的成熟是指一个能入世的,一个成熟的俗人。
近闻一些伪师以心理学之名出版的书,比其读过的心理学专著还多,正如《楞严经》所言:“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释迦牟尼佛《在佛说法灭尽经》描述了佛法将灭尽时,一些人贪瞋痴不除,更无慈悲之心,不习经书、强作己解,饰作高雅,但求施主之财。幸会《楞严经》原经句:“切莫宁世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者”。释义:千万不要让世人不懂装懂,以假的佛理迷惑众生,让世人都成了妄言妄语的,那才叫悲也。邪说横行,思想紊乱,推原祸始,都是贪嗔痴制造出来的。如果没有真知灼见,切勿只图一时快意,为名获利、营造伪师光环而舞文弄墨。
《楞严经》所述几十种魔境,都与每个人无始以来的心行有关,谁能言可完全避开,时刻对照,在现有的条件下做尽可能的知识的求证,总是对我们大家有益的。一个人的错误尚且耽误自己,如要为师讲学,那就更要严谨许多了,毕竟我们面对的是一群人,做心理学的导师切忌把自己的情结当做众人的病症去投射给学员,并施加压力和控制要求众人去体验自己的婴儿般的自恋和欲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