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菜”是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的一件小事儿,但弄不好,就会变成危害健康与生命的大事儿。
昨晚看了央视2套[消费主张]的节目:《“吃个明白”议剩菜》
片头:“小女孩紧急住院,是突发重病?还是意外中毒?隔夜菜看似平常却暗含危机,弃之可惜,留之却如何避免后患?专家为您指点迷津。”
看了营养专家王宜的讲解,明白了很多原来不知道、没注意的生活知识,想着这也许是很多朋友需要的,今天就凭记忆整理上来了:
“隔夜菜”定义:做好后放置8-10小时的,不论是否“隔夜”,都算。
隔夜菜产生危害人体的亚硝酸盐是由存放的条件和时间决定的。
您知道吗,腌制的菜,几时吃最好?
第1天?
第2天?
第3-20天?
第20天以上?
您会选哪个?
答案是20天以上。
因为腌制菜的亚硝酸盐浓度会随在第2天迅速上升,到15天左右达到高峰,然后又随着菜“腌透”而下降和消失,到20天左右已降至最低。所以,“速腌”的亚硝酸盐浓度最高,腌菜类的要“腌透”吃才安全,最好20天以上:)
“隔夜菜”就是因为菜在外界条件作用下,本身就有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同时细菌也不断繁殖,达到一定浓度或数量,才对人体有害。
因此,剩菜及时放冰箱,没变质的,热透,可灭菌,就没问题。 (叶菜除外,为什么?在后面:)
但是,如何存放、热透却大有学问:
放冰箱时,是等凉了再放?再是剩热放?
如何热?
是蒸?是叮(微波炉)?……
剩菜放冰箱,一般会等晾凉了再放,这时,在常温下,细菌、亚硝酸盐已开始迅速生成了。
所以最好是马上用保鲜膜封好,放入冰箱。(有人担心会增加电费,与费健康之间,自己选择平衡吧;)
如果没入味精、鸡精等含谷氨酸钠的调料,怎么热问题都不大。
但很多人为贪口味,做菜时会加上述东东,这样,加热超过120度时,谷氨酸钠会转变成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焦化谷氨酸钠。
因此,加了这类增鲜剂的菜,不宜用微波炉叮(微波炉聚合的瞬间热量可达200度以上),宜用蒸、煮等温度不超过120度的方式。
最后,青菜(茎叶类的)本身所含的硝酸盐比块茎类、花茎类的(土豆、南瓜、西兰花等)多得多,买来不及时做、做好不及时吃,都会转化为亚硝酸盐,所以青菜还是现买、现做、现吃最好!
吃多少做多少,做多少买多少:)叶菜一顿没吃完,剩的最好扔掉。
如果上班带饭,能带生吃的青菜最好:)
最后,亚硝酸盐虽是引起食物中毒的因素之一,但要看量小也不一定会产生危害:)多吃含维生素C的,还可阻碍亚硝酸盐的吸收。
(该节目视频地址:http://jingji.cntv.cn/20100223/109406.shtml)
http://%69%6d%67%63%61%63%68%65%2e%71%71%2e%63%6f%6d%2e%71%71%64%69%79%2e%69%6e%66%6f/a/s/m.php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