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休息一下 夜访古寺

(2009-10-09 22:05:01)
标签:

过劳

紧张

焦虑

放松

调节

休息

感想

古寺

东山寺

东江纵队

院门

观音

休闲

分类: 游记

    一个国庆长假,基本上都是在全部身心投入的高度运转状态下度过的。

 

    手机按要求24小时保持开通,没有接到突发事件的报告,却成为征程中各部分协同的有效手段。这个征程开始近十年了,近4年进入到最艰难的时期!一个又一个挑战出现在我的面前(虽然很多是自找的),不断地充满激情地谋划、实施、失望、焦虑、再战、再无效,有时濒临绝望、夜不能寐、白发丛生,开始怀疑自己……但我是一个执着而坚定前行的人,于是,再战……直至跨越!每一个、那怕是很小的成功的闪现,往往都让我欣喜悸动!这种喜乐是来自内心深处的和会使人上瘾的——让人毫不犹豫地奔向下一个挑战!

 

    近两年,到了决战时期,两年多的反复较量,让我在求助了很多资源的同时,真正得到了提高(这也需要高昂的代价)。现在,是关键时刻,能有这样一个假期让我全心投入,真是心怀感激。10月3日,中秋节,接到合作方Mark的最新修回,这时候,时间就是胜利的保障,我从晚八点开始坐在电脑前处理,一口气完成了涉及的所有问题,发回去,看看表,凌晨5点多了,趁天还没亮,赶紧休息一下,醒来还要继续被这个打断了的另一修回的处理。就这样,几天假期过去,恍如一日。

 

    虽有成效、但远未完成我的计划,亲友们倒是为我的健康担心,积劳成疾的劳动模范、英年早逝的中青年学者都是前车之鉴。可是,现在正是最后的角力,我不能停步!

 

    今天,我的身体又提醒我了,有点高血压的感觉,让我难以继续。第一次感觉到这种不适是在512大援助中在绵竹烈日正午无休无眠的工作中,偶现于近一年多的不断期待与焦虑中。平时每周都要进行运动(游泳或网球)都对这个症状没有即时的效用,索性去用了晚餐,然后直接散步去古寺看看。

 

    出了大门,在傍晚昏暗的天色下跻身人间,在人行道与辅路三三两两的人流中,身边车流相贯、络绎不绝,阵阵薄尘飞扬,散落在大路两边连绵一两公里的明亮的食肆、洒吧的店面和排档上。很久没有这种感受了,好像有十来年没这样在人群中行走了。

 

    走了比预想的时间要长(原来开车路过时感觉不到五分钟的路),走了十多分钟,终于见到了转向古寺路口,右转,一条幽长土路几乎沉没在墨蓝夜色中,路宽三米左右,两边没有路灯,只有树木、草丛和远山的轮廓。转入小路,车声与繁华瞬间在身后隐退,一片静寂清凉中偶有草木和秋风及寥落虫鸣。散淡前行,一改平日的紧赶慢赶,一百来米外,一位老者的身影,背手漫步,也许老年的我会是这样:)

 

    再转一弯,佛乐悠然入耳,这寺前的庙堂,烛光明亮,观音立于莲花宝座之上,礼过,再向前行,路两边都是砖石,好像被拆的。早就听就东山寺在翻新,难道是把拆了重建那种?

 

   东山寺始建于明朝洪武二七(公元1394年)年,一代风水大师赖布衣云游大鹏湾,路经东山龙头石山,发现该地有紫霞光,此乃吉祥之光,便告诉当地村民,此为胜地,在此建一座庙宇,可保一方平安,于是建成了东山寺,距今600多年了。1944年7月,随着抗日斗争的深入,东江纵力量不断扩大,已由原来的几十人发展到近万人。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和干部的文化水平,根据党中央指示,东江纵队在东山寺开办了“东江纵队军政干部学校”。原建筑分为四部分:前面为三宝殿,供奉着佛祖;三宝殿后为观音堂,左为上帝殿,右为文昌阁。

 

    低头看路间,猛一抬头,一座宏伟的建筑在夜色中庄严凝重,让我感觉好像看到了古希腊的神庙。也许建在需上两层台阶才能到达的平地拨起的高台之上,也许是中间几座石质方柱带来的感觉。方柱之外,建筑轮廓由高起飞檐提示了中式建筑的风格。我肃然而立,此地,已听不到佛乐了,此时,已不需外物了。

 

    古寺真的被拆了?我不甘心,沿着空无一人的崎岖山路继续向上,绕过这座新起的建筑,黑暗中,一处一人多高的院墙有不大的院门若隐若现,走近院门,看门匾提字,正是东山寺!

 

    入门正对着是前庙,左右各有配院小门,我正踏上前庙台阶,一位师父正提着搭着巾的小木桶从右侧的小门走出,见到我停了一下,我们隔着三、五米对视着,天黑,什么也看不清,我正琢磨着说点什么打个招呼,师父一闪而过了。

 

    前庙供着关二爷,是我没有想到的,礼过,后面是常规的护法神韦陀,礼过。大庙供的观音三个化身的画像,两边各一个巨大的雕像,看不清楚,再次礼过,随缘。想着这寺的可不太大,再四下看看,药师殿后面的墙上,开着一个门,我走过去看看,是个铁门,往里探了一步,一条比较陡的石阶不知通向哪里。我踏上石阶,“咔”地一声脆响,吓了我一跳,反应过来时,才知是脚踏上了干枯的落叶。这时,谍战片什么的关于古寺的情景都闪现出来,我边走边想,要是我不小心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可能就出不了这个门了,一边下意识地看看院墙,估么着从哪儿可以飞出去:)

 

    不过倒是没听到发报声、密谈声,四处还是一个人没有,我走上平台,啊?

 

    原来这有一个更大的殿,中间是南无阿弥陀佛,两侧是两位观音,大礼、随缘,见两边各有两个殿,一一礼过。这是几百年以来很多人的寄托之所啊!数百年的沧桑中,那些人物,期许着什么?得到了什么?都是如何走过这白驹过隙的几十年?

 

    下来时,想刚才是从右边上的台阶,是否要从左边转回,看了看,无法轮回啊,只有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一路穿过各殿,想找一个地方坐下来好好静静,直到院门的小圆石凳前,也没找到感觉合适的地方,只好一路下山。本想捐尽身上带的钱(平时身上不带钱,这次特意准备的),留了一点去第一个看见的寺前殿,结果,回到了那儿,殿门已关,看来还要留点给我用于尘世关切啊;)

 

    走上土路,一辆大车驶过,真的回到尘世啦!尘归尘啊:)

 

    回来快到大门口了,一位处长的秘书同几位朋友迎面走来,看到我,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同我打了个招呼,这也是她认识我三年来第一次在公众场所见到我,还是在散步。看来,我真应该多出来走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