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归来的检讨

标签:
培训技术方法公益心理学习金字塔教育 |
分类: 培训类 |
今天(0829)又回科技园,在哈工大深圳研究院为培训中心的心理师(员)班的学员、义工联/春风网(中国性侵害预防网)的义工们做了一个公益讲座:心理热线咨询速成——入门与提升
大纲为:
一、无所不在的电话咨询
二、电话咨询的限制与优势
三、有成效的接线步骤及疗效因子
四、深圳常见来电特征及应对
五、特别的来电及处理(危机事件求助、自杀、精神障碍者的来电、电话叩击者、搔扰电话)
六、回答学员问题
讲座以划分小组互动的类培训方式进行了二个多小时,大多数的学员们基础不错,回应得很踊跃。
培训结束时觉得有点累,昨天整理PPT睡得晚、中午没有机会很好休息,总觉得“演”得不好,下来同几位学员交流了一下,然后回来翻上次听陈志嵘老师课的笔记,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温故知新!很多学过的东东,放一放,回头再看,不记得的部分还是很多的。也许这正是学习金字塔所展示的。
下面是对照学习笔记进行的检讨:
“凤头、猪肚、豹尾+亮点”
先看开场,“自我介绍前,先说有语感的话”,没说。
不过,“凤头”要求的四点,还是做了:)
“猪肚”,陈老师那天没讲啊!不过,自我感觉,我这次在2小时内提供的内容是相当地丰富(内容有点多了,我也在反省,我为什么会加入这么多内容,这次与平时的讲座/培训有什么不同?想在规定时间内给听众最多内容是不是我的模式(结果是时间往往会超)?这个模式反映了什么?我在担心什么?我想通过这些达到什么意识或潜意识中的目的?)但在这些材料组织的结构性与逻辑性上还有很大塑造空间。一位学员课下同我交流,说讲得很好、互动也好!我问有什么可以更好的地方?她说如果能在开始告诉大学今天要讲什么就更好了。我在开场时是就着PPT认真交待过内容大纲的,她这么说,说明我的这个交待没有给她留下印象,怎么交待更好呢?
再说“豹尾”,总结归纳是做了滴,但是否有促进学员深化理解?有没有强化口语?激发行动?唉,我如果每次对外培训前都看看笔记,会做得更好!其实,能每次培训后找时间看看以前学习的材料,都已经有很大获益了,这也许主是理论与实践循环往复的螺旋上升吧:)
还有“亮点”,我备了一些,不知学员带走了哪些?
最后说说语音语调,这一次面对的主要是初、中级水准的咨询师(员),我讲起来比较随意,增加了部分口语的表达。志愿者YAN反馈:如果硬是要找问题的话,觉得你讲课的时候说话太平,应该有起伏、抑扬顿挫一些。我当时在想,看来我讲话的方式会有更好的催眠效果(我这个月刚从中德催眠班回来,这是否也是催眠训练的影响;)我平时讲话也有这样的特点,记得04年在做一次自杀预防的讲座前,老爸就提醒过我,讲座时一是讲话要慢、吐字要清楚,二是说话要有起伏。那次讲座我留了录音,现在听听还有点激扬的感觉。这次大不同,不知为什么少了激情,好像用平和而随意的方式讲课比较节约能量,今天确实有点没力气;)
对此,另一位志愿者LX的看法是,又不是对很多的、初学者讲大课,需要吸引他们,这次的学员都是有一定基础和经验的咨询师(员),语调是平还是起伏已不重要了。还有整体的表现很有亲和力,能让学员很快进入到状态。
不管怎么说,能“抑扬顿挫”最好,陈老师上次也强调过的。现在的问题是,除了天生的,这还可以怎么练就?
今天再次发现,把现场录下来回放,对自已在培训过程中很多方面的校正与提高有很大帮助:)
可惜,这次只录了一部分,第一次分组讨论时关了RECORDER,再继续时没想起开,结束时看到录音灯没亮,还以为是没电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