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7/bmiddle/60a7420bh8b6c925cd956&690
平安时代藤原公曾举善和歌者三十六人,原为三十六名杰出的诗人之意,命名为“三十六歌仙”。是根据平安时代中期的诗人藤原公任所著「三十六人撰」而来的。即柿本人麻吕,大伴家持,山部赤人,猿丸大夫,记贯之,壬生忠岑、在原业平、素性法师、阪上是则、藤原兴风、源重之、大中臣頼基、源公忠、藤原朝忠、源顺、平兼盛、小大君、中务、藤原元真、僧正遍昭、小野小町、纪友则、凡河内躬恒、伊势、藤原敏行、藤原兼辅、源宗于、齐宫女御、藤原敦忠、藤原高光、源信明、清原元辅、大忠臣能宣、藤原仲文、藤原清正、壬生忠见等最三十六人、大部份都是「古今集」「后撰集」时代的、这些人的和歌称为「歌仙家集」或「三十六人家集」。
《三十六歌仙绘卷》早最优秀的歌仙绘,是原为佐竹氏收藏的《三十六歌仙绘卷》,现为西本愿寺收藏。
这幅绘卷原有两卷,现在按人断开。出于对古典的尊重,大约是想通过想象再现三十六歌仙的容姿,对昔日的歌仙加以当代人的解释,各图之首,都书写着各人的简历及咏歌一首,绘姿中渗入其歌的情趣。
似颜绘的手法, 不仅用于画当代人物, 不久也应用于将逝去的人物画成肖像,
歌仙绘就是其特殊形式。日本称中国诗歌为汉诗,本国诗歌为和歌;中国称李白为诗仙,于是日本产生了歌仙。
《三十六歌仙绘卷》传说是藤原信实所画的作品,他描绘了一位歌仙一种姿态,十分注意男女歌仙的不同相貌和瞬间即逝的表情,歌仙们的衣着也表现出一种极其夸张的装饰之美,他的作品成为日后流行的“歌仙画”的范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