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儿童文学「口述历史」经验

(2009-06-24 21:35:58)
标签:

儿童文学

教育

文化

分类: 關於王淑芬

2007年3月,香港教育学院中文系,

有个研究主题「儿童文学创作与教育」,

其中四位老师进行一项名为

「口述历史的视角」之作家访谈,

他们锁定中港台几位童书作家为对象,

已于上海访谈了:陈丹燕、沈石溪、梅子涵,

这回来台湾,

则是为了访谈林良、林焕彰、陈致元与我。

 

我们约定见面后,老师们以对谈方式进行录像。

谈话内容大致为:

一、作家的经历和儿童观

二、作家创作儿童文学的历程

三、作家对儿童文学教育的看法

 

乍看严肃主题,

但是他们编定的具体题目倒是轻松,

期间甚至还引发几次不甚严肃的爆笑。

(主要也是我生性爱搞笑吧)

 

总之,是我甚觉荣幸的一次访谈。

但我此文的重点是:吃。

 

平时与我家先生聊天时,常有此一问:

「如果有外地、甚至外国朋友来访,

我们该带人家吃什么,最富台湾味?」

但因不常有此机会,所以也从来没有答案。

 

这回因为香港来的老师们,与我是童书同好,

访谈结束又值午餐时间,

我家先生一定要请他们吃一顿「台北」风味餐,

结果选中永康街里的「老张川味牛肉面」。

(其实地址是在金山南路)

 

没想到香港的老师们十分满意,

不但把面啊、汤啊全吃光,对小菜也赞不绝口,

连粉蒸排骨也喜爱,所以我家老公一连点了三份,

害得服务的小姐以为她弄错,

直问「不是已经端来了吗?」

 

虽然不是大餐,

但小馆子更能感受庶民生活真章,

希望香港的老师们齿颊与记忆皆留香。

 

在访谈中,听不懂广东话的我,

很努力辨识担任访问者叶老师的粤式普通话,

也不知是否答非所问?

 

左起↓

唐秀玲老师、张永德老师、我(王淑芬)、叶瑞莲老师、王良和老师

我的儿童文学「口述历史」经验

 

四位博士老师都是文学爱好者,

对儿童文学也各有见地,此次访谈对我收获很大,

让我也藉此机会审视自己创作的一些理路。

比如,有则问题是

「童书作家对儿童的接近与喜爱,是刻意还是天生?」

让我思索颇久呢。

我的答案是「天生」,

我想:天性不爱孩童的人,写起儿童文学一定很辛苦,

这辛苦也一定会渗入作品中,被尝出苦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