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建筑游人
建筑游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787
  • 关注人气:15,6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光与影匪合的教堂—Cathedral of Evry

(2013-06-03 23:47:46)
标签:

建筑

工程

设计

法国

教堂

分类: 建筑游记-欧洲

既然写了《建筑游记》这么多年,是时侯开始写多一些别的建筑师的作品,今日所介绍的建筑师的建筑师是来自瑞士的Mario Botta. 他曾经在建筑大师—Le Corbusier 和Louis kahn处工作,而他的设计特色是很喜欢使用圆形,而且很善于处理阳光与空间的关系。另外,他设计的手法与其他的建筑师有一点不同,他不会因应建筑物的外形来作为一个设计的出发点,亦不会以人流动线作为首要考虑。

他主要是以主空间作为一个设计的核心,以今次介绍的例子为例,他设计的重点是由教堂的主礼堂作为设计的原点,主礼堂设在整座圆形建筑的核心,四周的通道则设在圆形的外围,在通道的外围便是主入口和其它附助设施,所以可以说是整个建筑物的空间是由部的核心空间,一层一层向外推展出去的。

为了使主礼堂进一步突显其重要性,整个建筑物是由两层墙来组成的,内围的墙自然是包围主礼堂, 外围的墙自然是建筑物的外墙,双层墙的做法除了让主礼堂在视觉上与外界完全分开,亦为教堂提供理想的隔音效果,而室内的空心砖墙亦有助隔声。

这建筑物以圆形作为一个基础的元素,是因为主礼堂之上有一个圆形的天窗,当阳光以不同的角度射进室内时,阳光的投影会​​在室内造成不同一投影,换句话说室内的效果是根据不同时侯的阳光倒影来造成。因此,圆形便自然是一个最理想的形状来体验这种效果,简单来说圆形的主礼堂便是一个巨型的时钟,亦自然是体验「天人合一」的空间。这种设计在香港或新加坡等地方就自然不合适,因为如此巨型的天窗当然会在夏天时带来太过猛烈的阳光,使主礼堂变成一个大火炉一样,但是在法国的北部就完全不同,从南方阳光所带来的温暖是可遇不可求的恩物。


这一种与阳光结合的设计方法其实是源自歌德式教堂的设计基础,歌德式教堂的本堂是容许阳光通过画上圣经故事的玻璃照射在本堂之上,而阳光会因应不同的时侯而在室内空间做出不同的效果,今次所介绍的教堂其实可以说是欧式教堂的进化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