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完成了这星期需要的完成东西, 下星期的事, 下星期才算, 今天终于可以安心看书.
续上会, 上一次讲到Lloyds
building 主要的功能是保险交易平台, 而当Lloyds 决定在另一地方建新大楼时, 他们便邀请不同的则师提出方案, 当Richard
rogers 参与这设计比赛时,他没有马上到图桌画则, 而他是先到旧大楼坐下一个星期 , 观看各Underwriter 和Broker交易的情况并对各高层进行会面了解他们的需要. 因为他是老板, 所以才可以为了一个未收钱的project 如此使用时间, 相信其他则楼未必可以有如此豪举.
Richard
Rogers 的设计好像很复杂, 杂乱无章, 但其实从平面来看其实是超级简单. 他设计的理念是先画一个大长方形而中心加一个大中庭作为4 层的交易平台. 大中庭的功能除把阳光带进入室内之外, 另一个功能是希望让各Broker 可以容易找到其他Underwriter 的位置,让他们方便交易. 然后对上的13 层是各保险公司的办公室, 各办公室都是包围在这个大中庭的四周, 中庭便是由大天窗覆盖. 整个大楼最高层是Board
room, Board room 的室内装饰全是由旧大楼搬来的, 连天花、地脚都是搬来的. Board
room内的灯光是经过特别设计,务求突出室内的名画,请看影片.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6/09/IXuk5lMaszV4844Vp4MEZw.jpgLloyds
building (建筑上篇)" />
为了让整个交易平台没有任何东西阻碍交易, 所以连柱、水喉、电梯、洗手间都放 在大楼之外. 无错, 大家没有看错, 我没有打错字. 如果你要乘电梯的话, 你先要离开这大楼, 然后经过一条桥才到达电梯和洗手间部份, 各电梯和洗手间部份可以算是单独的大厦.
电梯更是玻璃顶的, 让人有一种在室外的感觉. 由于洗手间在大楼之外, 所以大楼外墙便会有这么多水喉, 其实Rogers 是刻意把水喉变为这大厦的特色. 不过, 这便是他败笔的地方,我并不反对大楼外墙有这么多水喉, 但在这图中便看到这些水喉完全阻碍了这个窗以外的景色, 浪费了这么好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