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和大家讨论一下建筑与植物的关系,讲起植物就必须要讲Ken
Yeang的例子,Ken
Yeang是马来西亚华侨, 他可以说是世界上除贝聿铭之外唯一能上到国际舞台的华裔建筑师。
他成名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的建筑特别美观,相反他的建筑经常被批评为不够美观,他的成名绝技就是把植物融合在摩天大厦之中。
以往一般的建筑物都只是在平台和街道上融入绿化空间,极其量都只是有一个绿化天台,在摩天大厦中更是很难出现绿化完间,情况就好像香港的大厦一样,只可在平台和救生层才有绿化空间的出现。 现实地, 很多建筑师都不大懂得如何处理绿化的空间, 绿化的空间都只是用作填补一些不知如何处理的空间, 又或者是要满足绿化率的需要, 在国内建房子是必须提供要求的绿化面积, 通常是整个地盘的15%
- 20%.
所以, 很多时建筑师在规划时都只会在图则上画出绿化面积便交由园境师负责设计,所以很多时, 植物和建筑物都是一个分离的独立个体, 而且有时只是为满足法例要求而存在.
如果是这样的话, 为何建筑师不进修一下关于Landscape design 或了解一下有关的事情, 因为如果要了解一下Landscape
design 的话, 便需要学习landscape
planting. 我并没有读过这一科, 但知道是需要认几十种植物的名称, 并要了解植物的大少、高度、花的颜色和何时开花等资料, 如果要认真读还需要学习植物的生长情况和天敌等Ecology的东西. 虽然很多人中学时都曾经读过Biology, 但当听到有关的课程之后便已经觉得很难, 根本不会用心来进修. 现实地很多建筑师连建筑史都不用心来读,更何况是读一些自己本行以外的东西.


不过, Ken
Yeang 就对绿化空间采取了不同的想法, 他将高层的建筑设计方式重新想一次, 重新考虑建筑和绿化空间的关系. 就以这个位于吉隆玻附近的商业大厦 -
Menara
Mesiniaga为例,
Ken
Yeang 是先以座向和绿化为第一步的考虑因素.
首先, 早上最热的地方在东面, 中午最热的地方在南面, 下午最热的地方在西面. 所以, 这大厦的电梯糟放在东面, 因为这处不多见阳光而且不是办公位置, 因此可以帮助减少大厦的受热程度.
之后, 在南面和西面都安放了平台花园用来吸收阳光并减少受热程度, 另外在低层便在外墙上加上铝板来阻挡大阳. 平台花园之上的凹入的空间便可以避免阳光直接射入室内.
整座大厦的柱都是外露的, 目的是预留空间在将来安装太阳能板之用, 多层的平台花园除了是用作吸收阳光之外, 亦用作为一个员工的休息和抽烟的空间,
Ken
Yeang 相信这个平台空间可以为每一层的员工带来不用看电脑的时间并因而提高生产效率,这亦逐渐成为他设计风格的标记.
平心而论, 这座大厦的外形未必是十分美观, 而且好像给人东一块、西一块的感觉.另外, 这个平台公园应该可以设计得好一点, 好像没有很多生气的感觉, 始终很多建筑师都不精于设计花园, 因为这始终是另一项的专业.
不过, 我很欣赏他这样的小小绿化空间, 的确可以在密集的都市中带来一点舒适的空间, 而植物亦可以为这大厦带来一些点缀.
明天会讲植物和家居的关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