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英国伯明翰购物中心bullring商场 |
分类: 建筑游记-欧洲 |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6/09/PhbPxT8WMteQsE2B5NuVvw.jpg
发现原来大家对外国的商场都有一些兴趣的话,今日就不如继续为大家介绍外国的商
场。今日为大家带来是伯明翰市的Bullring商场,这商场是位于伯明翰市的中心与
主要的商业街道、火车站、长途巴士站和唐人街,这可以说是与伯明翰市内所有的
重要的商业原素连接,地点可说是极度优秀。
在2003年开幕之前,Bullring原址仍是一个在1960年代发展的美式商场,即是整个
商场完全密封,整个商场是没有阳光,商场通道并不是与现有的城市道路网络连接。
因为美国人到商场购物多数都是从家中开车至商场,因此商场通道的规划都是根据
商铺的组合而作出调整,甚少考虑与四周道路网络上的配合。所以旧Bullring商场
的商业通道只是通过隧道和天桥连接,而它们主要的顾客都是开车到来,因此这商
场是设了500个停车位给顾客。
由于美式商场的顾客只会停在室内活动,情况有如拉斯维加斯的赌场一样,所以旧
Bullring商场的外立面只是混凝土实墙,因为发展商认为所有的投资都是要集中在
室内的购物通道之内,而不是在外墙,因此旧Bullring商场是第一代设有空调的英
国商场,并且为了提高格调还播放了古典音乐。
不过这样的设计根本不能令旧Bullring成功,反而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因为商场本
身只有140间商店,根本不能够提供多元化的购物选择给予客户,再者这商场的位置
是位于市中心的购物区,因此顾客是可以在市中心附近有不同的选择,所以旧Bullring不
能如孤岛一样与四周的街道脱离。美国的商场是可以独立地生存是因为商场与商场
之间的距离较远,在300m步行范围之内是没有太多的竞争对手,因此孤立的模式是
可以生存。
但是旧Bullring商场对伯明翰市来说,根本就如外星人的怪物一样,完全阻碍市中
心的连接。另外,由于商场的主入口多数是天桥和隧道,因此主入口聚集了很多露
宿者,他们,多数都会随街大、小二便(在白天都一样如此),因此旧Bullring商场
的情况是相当肮脏,而且隧道一直是英国罪恶的温床,所以旧Bullring商场长期以
来都是亏损。
在招租率长期低企的情况下,Bullring商场在1990年代尾终于来一个大翻天,由英
国Benoy Architect负责拆卸整个旧商场并重新设计,(Benoy亦是负责设计香港Element、
APM、I-square和上海IFC商场的建筑师。)
他们的设计理念是重新把商场连接市中心的各部分,首先把商场分为东、西翼,让
商场的中轴线连接火车站和伯明翰主要的商业街道─New street,并且连接了市内
的重要地标─St. Martin church。因为在旧Bullring商场建设前,市中心确实是有
一条连接New street和St. Martin church的步行街,但由旧Bullring商场是完全密
封关系而封闭了。
除了重新置回步行街之外,东、西翼的V型购物通道亦同样使用作公共通道。因为整
个地盘是在斜坡之上,火车站与St. Martin church之间的层差大约为12m,所以市
民除了可以通过中轴线上的步行街至另一端时,亦可以从3楼的通道经扶梯至低层,
并经过St. Martin church至伯明翰的唐人街,这样便大大增加了市中心内的连贯性
并大幅地提高了商场的人流。
下会继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