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城
城市花园
写了近50 篇 blog 都好像未讲过香港的建筑 , 其实是刻意不讲 . 因为不知道怎样讲 , 如果直接讲行内的事情可能开罪很多行家 , 也可能打破人家的饭碗 , 更无谓打破自己的饭碗 . 所以 , 香港的事情一直避而不谈 , 直至家慈希望我讲一下屏风楼 , 另外 , 公众开始讨论关于露台、窗台的建筑面积计算方式的同时 , 我便开始构思如何避重就轻向大家解释一下发水楼的由来 , 终于 , 在第五十篇 blog 开始讲我们的家 .
在讲之前, 先小人 , 后君子 , 香港的楼是否发水楼 ? 我答你肯定是 , 不单只是发水 , 简直”屈机” . 如何发水 ? 我会避重就轻地答大家 . 最重一点 , 我从来没有在香港建住宅 , 所以我只在其他情况屈大家机 , 请不要太恨我 . 老实向大家说 , 我是真小人 , 不是伪君子 , 在香港工作多年虽然没有建住宅但同样都是建发水楼 , 我胆敢自居我是屈机界的箇中高手 , 因为我在香港时的直属上司是屈机界的奇楚 , 每个 project 在我们手上都能屈出个未来 , 屈到灯爆 . 不过我主要在北京和上海建房子 , 所以在骂我之前 , 请大家口下留情 , 我只曾屈大家小小机 .
如要了解发水楼, 首先要知道香港每一块土地的可建筑面积、高度、覆盖率、土地用途等都有严格的限制 , 所以发展商都这限制下争取最大的利益 . 大家有否发觉香港为何有这么多 Mix
use 住宅 , 即低层是商场或停车场 , 高层是住宅 . 为什么这样 ?
其实和建筑法例很有关系, 根据基本法第 123 条的附件 . 若建筑物的首 15 米高度内是非住宅用途的话 , 便可以有 100% 覆盖率 (Site
coverage). 假设地盘是 100 平方米的话 , 低于 15 米高的商场 , 便可以有 100% 覆盖 100 平方米的地盘 . 所以 , 发展商都会用尽土地的首 15 米高的空间作商场或停车场 , 借此提高实用空间 , 香港的街道会如此密不通风 , 就是这原因 .
另外, 大家会否发现家中都会有天井 , 因为根据建筑法例厨房的窗需向外街 , 厕所的窗不用向外街 , 可向天井但要与对面墙有 2.3 米的距离 , 因此早期的住宅如美孚新村、太古城等都是井形则 , 行内称十字则或井形则 . 好处令房和厅都四四方方 , 但坏处是厅望厅 , 所以有钻石厅则出现如丽港城、海怡半岛般 .
第一招: 楼底很低
大家会否发现香港住宅的楼底很低? 其实根据建筑法例第 123F 章第 24 条 , 由楼面量度至天花板的高度须不少于 2.5 米 , 但为何香港那么多的住宅楼底都不够 2.5 米 ? 因为当只做好楼板后 , 则师便邀请屋宇署来验楼 , 由于还未做地台、地板 , 天花还未做批荡、油漆时 , 楼底便有 2.5 米 , 但做完后楼底便没有 2.5 米高 , 可能只得 2.3 米高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