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起了的建筑─凌霄阁 (Parti 解说篇)

标签:
安藤忠雄、aldorossi、zahahadid香港建筑 |
分类: 建筑游记-香港/澳門 |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7/02/94xXBKulGIygdjMLdPPpQ.jpg(Parti
原有的淩宵閣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7/02/3L8nOXn04TM8muQWDfFOJg.jpg(Parti
重建后的凌宵阁
相信大家都对凌霄阁非常熟悉,无论是本地的居民和海外的旅客都必定曾到此一游,因为在这处是最能够尽览维多利亚港的地点之一,无论是日景和夜景都别有一番风味,因此每天都有大量旅客都到此一游。
现在的凌霄阁是在1991年由英国建筑师Terry Farrell
负责重建的,这亦是他首次参与英国以外的项目,借着这个项目他开创了整个亚洲市场,香港的九龙地铁站、西隧口的通风建筑、香港的英国领事馆和汉城的仁川机场等项目。业主的设计要求很简单,就是要建一个从远方都能够看见的地标性饮食和娱乐中心。因此Terry
Farrell的设计理念是很简单,首先把零售和缆车站部分设在下半层,然后将餐饮部分放在升高的一部分,升高的一部分是成半圆形,因为香港的高楼大厦主要是长方形的柱体,所以利用半圆形的外形便可以从远方的角度一看都会认出这建筑物。由于地盘面积不大,而且依山而建的,所以不能够制造出庞大的建筑物,在建筑比例亦需要平衡上、下两部分在功能上的比例。因此半圆形顶部的高度是水平线以上428m,
之后将整座建筑物的高度大约分为4部分,半圆形部分占4分之1的高度,中空的部分占另外4分之1,余下的正方形部分便是4之2。这样半圆形部分在白天时与四周建筑物形状不同,看似是升起了一样。在灯光上的配合之下,晚间时从远观看凌霄阁的半圆部分,真的是飘浮在半空中的飞船一样。讲到这里,凌霄阁的设计概念其本上已讲完了,但作为建筑师如何用图像来表达他们的概念,又或者如何去推销方案呢?
Terry Farrell 是很懂得利用一些简单的图像来表达他的设计,以下几张草图便是他用来解释有关设计。http://f20.yahoofs.com/hkblog/GVMIniyBHh_H4f9qllLWL54-_10/blog/ap_20091116011719924.jpg?ib_____DTm8NaOd5
1)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7/02/YYuak.CotafUNECzXSHSLQ.jpg(Parti
2)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7/02/AZqNHVGZRVHBoclLbzkCOw.jpg(Parti
3)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7/02/YwrWV2KOx1ggaM9AbLTtA.jpg(Parti
4)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7/02/O2ZoHNzBP.AH_6K2MH6ujA.jpg(Parti
5)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7/02/hXGgvj_mXqq8K1Vd7_x9sA.jpg(Parti
6)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7/02/rV3guvgfuDznH3ghiceYwA.jpg(Parti
7)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7/02/39aCRycsAZSYOztP02cKRw.jpg(Parti
8)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7/02/9YcV48W0S8_5zJjR5NoLEg.jpg(Parti
有人称这种表达手法为Parti,亦有人称为concept
diagrams。不过对我而言,Parti
坦白这,我觉得他的最终设计成果未必是最理想的效果,但是他的表达方式是很容易令人明白,而且整个设计是很具说服力,令很多外行人都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明白他的设计,所以他能够在众多高手中赢得这个项目(当年参加凌宵阁设计比赛的公司包括安藤忠雄、Aldo
rossi、Zaha Hadid 和3间香港的大则楼。)
后记:凌宵阁在近年曾作出扩建,就是把中空部分连接起来,务求增加商业空间和人流的连贯性,但是为了保持飘起的概念,这部分便使用了全玻璃,使人感到升起了的感觉一样。对我个人而言,升起了的概念是很好的,但为了维持结构上的安全,半圆形需要4枝大柱来支持,的确令“升起了”的感觉降低了,现在还把上下连结起来就更进一步削减了 “升起了” 的感觉。
另外有一点不得不提,Zaha Hadid在参加这比赛前时是一名无名的建筑师,亦可以说是一名纸上建筑师(paper architect) ,因为她根本没有建过什么特有的房子,但是凌宵阁这次比赛令她一鸣惊人,尽管她没有在这次比赛胜出,但已大大提高了她的知名度,她之后陆续在不同的比赛中大放异彩,现在成为世界建筑坛的大师。
香港和北京的确是制造建筑大师的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