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重要的建筑 - 故宫博物馆(科举篇)

标签:
紫禁城故宫博物馆科举北京文化艺术设计建筑午门故宫 |
分类: 建筑游记-中国 |
http://f20.yahoofs.com/hkblog/GVMIniyBHh_H4f9qllLWL54-_2/blog/ap_20080726085723665.jpg.jpg?ib_____DR2gY5Hlf-
午門
http://f20.yahoofs.com/hkblog/GVMIniyBHh_H4f9qllLWL54-_2/blog/ap_20080726085710185.jpg.jpg?ib_____D1jU.bcbL-
保和殿
如果要讲北京的建筑一定要讲紫禁城/故宫博物馆.
不过,要讲紫禁城真是很难讲,
不过以我反叛的性格, 我一定不会如此就凡, 所以先从科举制度讲起. 大家可能会奇怪科举与故宫有什么关系? 关系就大.
众所周知, 科举制度是古时中国用来挑选人材的方法亦是中国的一大发明, 现代社会挑选公务员都是从这方法演变出来. 科举制度始于随代605年至清代完结, 科举虽在元代短暂停止, 但1300多年以来都是中国人材选拔最有效的方法.
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由宋元两代演进出来, 亦变得相当成熟, 科举制度分乡试、会试、殿试三个级别。但要进乡试就先要童试,亦称童子试, 童试亦分为县试、府试及院试三个阶段。如果童试合格便成为生员, 俗称”秀才”. 成为秀才后便算是有功名, 亦成为士大夫阶级. 成为士大夫后, 便可以见官不用下跪, 官亦不能随意用刑.
如果不经童试,亦可成为监生参加科举, 监生分三种:
“恩监”即皇上特别恩准的考生、”荫监”即祖先得到皇上特别恩赐, 后人可免童试,
最后一种就是最直接的一种
成为秀才后便可参加科举第一级的考试-乡试,
乡试合格后便成为”举人”, 乡试第一名便称”解元”.再进一级便是会试
会试合格后便成为”贡士”, 会试第一名便称”会元”, 最后一级便是殿试,
殿试合格后便成为”进士”,
因殿试合格后亦就不再能参加科举, 进士便成为他们终极的功名. 所以能中状元的人是万中无一的奇材. 进士及第的人都会殿外的榜上提名, 而殿试头三名 状元、榜眼、探花是会另外用金漆把及第人的名字写在一甲榜上, 身份地位自然是超然,“金榜提名” 就是这意思.
读书人最高的成就,就是” 连中三元”,先中”解元”, 再中”会元”, 最后中”状元”, 又称”三元及第”.根据资料,中国1300年以内都只是得13人是连中三元,明清两代数百年内只有4人,连中三元的武状元应只得3人.
由于最后一级的殿试是在紫禁城的三大殿的保和殿内进考, 而殿试的题目由皇上亲自出题和挑选头十名的进士, 所以进士都称为”天子门生”要进保和殿便必须经过午门, 通过午门亦即是通过紫禁城内最后一道城墙, 亦即到达皇上生活的核心地带. 所以读书人的一句话: 一登龙门,身价十倍. 因为一进入殿试便多数由贡士进身为进士, 身价自然十倍上升.
不过, 亦有另一个说法, 一个古代传说的说法: 古人发现金色鲤鱼经常逆水上朔,在龙门瀑布形成跳跃的群体, 但在瀑布以上,由于水流湍急,没有任何鱼类可以生存。所以古代人想象这些金色的鲤鱼跳过龙门以后可能都成龙升天了, 一登龙门,身价十倍便是这样出来的. 虽的说法是对就不得而知.
由于, 会试在京城贡院内举行, 而殿试更在保和殿内进行, 对读书人来说紫禁城就是他们的一生梦魅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