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建筑 ━(三栋屋博物馆、海防博物馆、弯仔)

标签:
建筑三栋屋博物馆海防博物馆弯仔街市第五度空间 |
分类: 建筑游记-香港/澳門 |
上一回讲到香港的街道,今日不如讲一讲香港活化建筑的例子,讲到活化建筑的经典例子便一定需要讲荃弯的三栋屋博物馆,三栋屋博物馆是陈氏家族在乾隆年间开始兴建,之后经过多次的重建和加建,
在1981年,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4/02/McEiWL_KLk07pMONAMxERg.jpg━(三栋屋博物馆、海防博物馆、弯仔)" />
海防博物馆
另外,一个很优秀的例子就是筲箕湾的海防博物馆,博物馆原是具百年历史的旧鲤鱼门炮台。由于鲤鱼门地区控制维多利亚港东面入口,位居军事要冲,
这座炮台在1941年12月8日,日军入侵香港时曾发挥重要的作用,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4/02/tyylY8j4LobzHw.aMGqysQ.jpg━(三栋屋博物馆、海防博物馆、弯仔)" />
这座香港二次大战的活教室在1993年被建筑处重新发展成海防博物馆,现在的中央展厅就是在当年的堡垒中央的露天广场上加一个拉伸的织物屋顶,其他的展厅就是当年的士兵营房或弹药库。所以,整座大楼都因为新的功能便得而保留。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4/02/KlvXHLFeQo9Bjrj.H7RKIg.jpg━(三栋屋博物馆、海防博物馆、弯仔)" />
另一个更深入民心的例子就是弯仔的和昌大押,和昌大押就是典型的广州式骑楼唐楼,
这种楼下地铺,楼上住宅的唐楼乃是十九世纪在中国南方城镇甚为常见的建筑模式,连同和昌大押的四座唐楼一同在2004年左右被重建,现在已改为高级餐厅。由于唐楼的结构还是良好所以只需加入洗手间便可,因为这几座唐楼都是用马桶需要找人倒夜香。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4/02/znXaqy.KZVEcf_cA_aYPPw.jpg━(三栋屋博物馆、海防博物馆、弯仔)" />
讲到弯仔就必须要讲弯仔街市和中环街市都是包豪斯的建筑风格,迟一点我会尝试详讲包豪斯的建筑风格。弯仔街市原是属于弯仔太源街的重建项目之一,第一期的重建项目便已经发展为尚硗峰。但由于民间很多团体的抗争所以有关计划就暂时停止,但如果万一取消有关计划的话,市建局便需要向发展商赔偿有关的损失,金额是数以千万元来计算。
接连讲了四座香港的旧的建筑,大家可能会问究竟我想讲什么呢?
为何大家都对摩天大厦觉得反感?对一些旧有建筑情有独钟?是否古代的建筑师比现在的建筑工师出色呢?所以,大家就反对有关的发展计划?
首先,我认为旧的建筑不是比新建筑出色,现实地讲这些旧建筑根本不能再延续它们现代功能上的需求,就算有洗手间和空调,你会否愿意住在三栋屋?或和昌大押般的唐楼?
这些建筑为何会给人一些特别的印象就是因为建筑的比例是比较接近黄金比,我早前就曾经详细讲过黄金比的系数,在此不作重覆。
就是因为这些建筑是比较合乎黄金比的关系,所以比较适合人类眼球的角度,于是就更容易在大家的心中记录下来,相反现代的摩天大厦根本就超出人类视线角度的范围,所以在感觉上与人的关系比较疏离。
另一点当然是情感的问题,弯仔街市的高楼底,自然通风的设计都仍然能够满足现代的功能上的要求,但现实的是究竟有多少现代人会选择在街市购物而不在超市呢?现代人的生活模式是不断在改变,对空间的要求亦不断在改,旧有的建筑同样需要与时并进,不过人类始终会怀念昔日的时光,这亦可以说是第五度空间。
三度空间就是长,阔,高(X,Y,Z),根据相对论来说,第四度空间就是时间。有些人说第五度空间就可以说是人类的情感和记忆。
都市发展并不是一种罪行,摩天大厦的出现并不是一种错误。建筑物是需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配合功能上的需求,大家需要知道建筑是包括商业层面的原素,如果物业发展得不到回报的话,就不会吸引人来投资。如果只是用纯情感的角度来讨论保育计划就未免过于主观,社会的土地都是公共的资源,如果只为保留而保留的话,就很可能浪费社会的资源来保留一些大型垃圾。
旧有的建筑不是不作保育,而是如何为旧建筑带来新的使命,因此这个系列是名为活化建筑而不是保育建筑。所以对我个人而言,我是非常喜欢海防博物馆和和昌大押的新面貌,三栋屋不是不喜欢,只是展品而言欠一点吸引力。
至于网友问我关于弯仔街市的看法,我认为是现在的大厦的结构是很良好,可以重新的找一个新的用途,一些小型商场或大型食肆应该是可以考虑,但到底大家会否愿意用数以千万元来作为这样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