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辇来于秦”中“辇”字的用法

(2020-07-24 22:59:17)
分类: 教学随笔

《阿房宫赋》中有个句子是:“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辇”字的用法,不少参考书说是名词活用作状语。笔者以为不妥,应该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大家知道,名词可以活用作动词,也可以活用作状语。《古代汉语教程》(宋学农主编)归纳名词作动词的第六种是名词充当连动式谓语中的一项,举例:“相如前进缶”,“前”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上前的意思,和“进”构成连动谓语。该教程归纳名词活用作状语的第三种是表示完成动作所用的工具或采取的方式,举例:“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是名词,表工具,活用为状语,翻译作“用船”。这个例子与“辇来于秦”极为相似,怪不得会混淆,其实是不同的。

初见“辇来于秦”,笔者也觉得是用船载来这些亡国奴,但是看完整个句子便知不妥。整个句子的主语是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谓语是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翻译为用辇车行吗?不行!翻译为用辇车载,行吗?还是不行!语法就是语法,施动者是妃嫔媵嫱,王子皇孙。不会自己用辇车载自己吧?翻译为乘辇车就对了!语文课本的翻译就是乘辇车。“用辇车”与“乘辇车”有何区别?前者是介宾结构,表工具,作状语;后者是动宾结构,表行为,作谓语。

“辇来于秦”的施动者是妃嫔媵嫱,王子皇孙;他们乘辇车来到秦国。你不要管他们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语法上他们是主动的,是施动者!语法就是语法。所以“辇”字的用法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2019/12/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随便翻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