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炯、阚宁辉:把童书展办成小朋友异想天开的盛大节日

标签:
文化 |
分类: 人物访谈 |
谈到相比去年,本届童书展有何新的提升和拓展?徐炯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是“丰富”。
在徐炯看来,本届童书展的丰富性,及更高的国际化程度,可以从一组对比数字上看出:参展商从去年的六十多家,增加到今年的一百多家,参展的国家和地区从去年的十个,增加到今年的二十三个,今年举办的国际化、专业化的活动,更是从去年的三十多场,增加到今年的上百场。“因去年童书展产生的广泛影响,越来越多国家愿意来参展,很多国内外顶尖童书机构早早就锁定了参展席位。”
以徐炯的理解,这种丰富性也体现在更为多样的图书形态上。“一般的童书展,就是版权之间的交流。上海童书展,则在图书功能及新的国际合作交流的形式上,有更为丰富的体现。”徐炯表示,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和巴西插画家罗杰·米罗合作出版《羽毛》就是很好的一个范例。“中国作家写文字,外国画家画插图,这种跨国联袂创作的形式,特别值得探讨。据我所知,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也在做这方面的尝试。相信在这方面,本届童书展会有更好的表现。”
除版权交易外,童书展的另外一大功能,就是“阅读推广”。徐炯举例表示,去年童书展,国外的很多参展商,奔着版权交易的目的而来,带的书非常有限。然而现场却来了很多观众,这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最后考虑到展示的需求,他们只能婉拒读者购买。今年考虑到读者的需求,国外参展商带来了更多的图书。事实上,正是为了解决展商对商务氛围和大众购买需求的矛盾,今年在扩容并优化空间上做出了很大的提升。童书展总规模达到1.7万平米,新增的7000平米中,有2000平米用于为参展商增加展出面积,另5000平米用来设立公众区,全程向普通读者开放。“这样既保证了商务洽谈的气氛,又满足了观众入场的热情。”
当然,优化阅读需要有更多的设计。徐炯表示,跟很多国家相比,我国的全民阅读基础并不是很好,这就是为什么数字阅读会对我们造成这么大冲击的一个重要原因。“相比而言,北欧、日本,受到的冲击就不大,因为这些国家全民阅读基础好。即使有了数字阅读的冲击,他们依然延续了深阅读的习惯,而不只是像我们很多读者那样限于浅阅读和平面阅读。”
虽然如此,在徐炯看来,这使得主办方更有责任,抓住童书展这一有利的时机来促进全民阅读。“其实,上海有亲子阅读的很好的基础,很多妈妈在网上分享阅读的经验,并推荐一些优秀图书。她们还把自己的文字作品录成音频,在网站上分享。我们应该善用这方面的资源,通过合适的渠道,把这些小圈子整合起来,让这些小圈子在保持独立性的基础上,相互之间增进交流。”同时,以徐炯的理解,对亲子阅读的推进,事实上对成人阅读也会有所推动。“本届童书展开展了各式各样的阅读论坛,在推广阅读的设计方面,相比去年要丰富多了。”
本届童书展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源于主办方先进的办展理念和开放性的组织架构。事实上,上海童书展不仅发挥了版权贸易、作家交流、市场拓展的主体功能,还覆盖了影视、动漫、音乐、数字版权、幼教等全产业链条。
根据首届经验,今年童书展大幅增加了原版和双语童书品种,且不局限于英美作品,许多小语种童书将成为亮点。徐炯表示,本届童书展邀请的国外参展商和专家百分之六十以上,都是英语国家以外的人士,更是兼及了亚洲、南美、非洲及欧洲小语种国家。“童书展要体现对文化多元性和童书多样性的追求。”
同时,考虑到童书的创作出版需要有一个科学的基础,本届童书展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开展了更多跨界的论坛。徐炯表示,中国的家长们,都知道要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但对于教育的理解比较功利化。“打个比方说,让三四岁的孩子就背唐诗,符合孩子的成长特点吗?我看未必。因为这些功利性的需求,我们往往会忽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少给他们情感教育和自信心教育。”
徐炯也注意到,相比纸质阅读,孩子们对数字阅读表现出更大的兴趣。但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过早接触电子介质,会对他们的眼睛、视力产生不好的影响,也担心电子阅读器的快速切换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在论坛的程序设计上做了些改进。比如,我们希望主讲人或嘉宾,不再只是推介技术,只是讲它有什么用,而是希望他们能把技术与人结合起来,努力去打消家长的顾虑。毕竟技术发展更新,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准则。”
把科幻文学元素纳入进来,也体现了本届童书展的开放性。徐炯表示,中国的孩子普遍缺乏科学幻想,现在更是为玄幻取而代之了,但玄幻毕竟只是无根的想象。“依我看,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还是要有科学基础。当然,也不是说就不能有玄幻、穿越等小说,但要孩子只能看这些图书,他们的营养就不均衡。”
在阚宁辉看来,科幻文学一直以来就是儿童文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类型,也是孩子们最喜欢阅读的文学图书之一。“我国也有像《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读物,只是在儿童文学创作上体现得不够明显。现在我们有了像刘慈欣这样优秀的科幻作家,写出了特别好的作品,我们就要为他提供平台,扩大他的社会影响,这样可以对孩子的阅读能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这也很好地体现了童书展的开放性。”阚宁辉还特别提到,本届童书展为儿童文学批评提供平台。“我们要让最活跃的评论家们聚集在一起,展开交流碰撞,让他们发出最有价值的声音。”
在本届童书展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更名为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引发了业界内外的高度关注,徐炯表示,借助展会专业化的平台,未来陈伯吹奖的国际影响力必然会大幅提升,会促使更多国内外小读者了解和喜欢上中国童书。
作为本届国际儿童文学阅读论坛的主题,陈伯吹倡导的“给小孩子写大文学”也引起了徐炯的强烈共鸣。徐炯表示,重提陈老这句话非常有意义,作家给孩子写作其实并不容易,他要有一个开阔的视野,要有力量去滋养孩子的心灵。“不可否认,在童书界,市场化的影响也是存在的。尤其是针对年龄大一些的孩子的书,像青春文学等,也的确存在一些观念上的问题。比如炫富、拜金主义等等。这些书会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让他们从小羡慕物质生活。相比而言,像张天翼、叶圣陶,还有秦文君的儿童文学作品,一直坚守好的观念。在眼下,却没有那么大的市场占有率,我们就有必要借助陈伯吹奖,重申儿童文学的价值导向,让这样一些以儿童为本的好作品,真正走进他们的阅读世界里去。”
以阚宁辉的理解,陈伯吹先生的这一倡导,也是希望最优秀的作家,那些名作家、大作家、老作家,能发挥他们的文学影响力,给孩子多写童书。“在这方面,上海其实有很好的传统。王安忆、陈丹燕都写过儿童文学图书,叶辛任这次陈伯吹奖的评委会主席,赵丽宏也创作了新的儿童文学作品。”阚宁辉认为,陈伯吹的这一理念,还包含了不要给小孩子写小作品的意思。“陈老提倡的‘大文学’,当然指的文学性上的大,而不是市场的大。他希望作家们写出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淘洗的,真正站得住脚的好作品。”
基于此,本届书展在保持一定价值品质的同时,还特别强调人文气息的培育。徐炯表示,围绕儿童文学的一切,都应该坚持以儿童为本。我们也要从儿童成长的角度,去评价儿童文学的价值。“给孩子一个好的起点非常重要,因为这个起点有没有价值,将会决定他们一生的品味和修养。所以,提供给孩子的产品,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而不只是市场的标准。我们对儿童文学的评判,有必要回归到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起点上。童书展也会下大力度,在这方面做一些有利的引导。”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徐炯强调,办一个书展,不能把它简单看成是一个市场性的行为。从政府的角度看,更要考虑对社会的贡献。“首届童书展成功举办以后,就有不少人建议说,在数量和规模上要争取赶超博洛尼亚童书展。实际上,中国有这么大的人口基数,我们没必要担心数量和规模,在这方面,追上博洛尼亚书展,甚至超过它,都只是时间上的问题。那么我要问的是,你追上了又能怎么样呢?如果你这个童书展的质量一直落后于人家,那追上它又有什么意义呢?”
同样,在事关“童书走出去”的问题上,也要坚持质量优先的原则。徐炯表示,童书展当然要为“童书走出去”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但他希望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我总感觉,在‘走出去’这个问题上,我们表现得过于急切了。我们很多书译成了外文,但并没有真正进入国外的主流图书市场,走出去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在徐炯看来,走出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举王安忆《长恨歌》的法语译本为例。从最初达成翻译意向,到最后完成,《长恨歌》的翻译前后经历了七年的时间。“首先要找一个最合适的翻译者,他认真研读了原著后,会跟王安忆本人,或是她作品的研究者沟通,等初步翻译好后,还得反复修改,进一步提高翻译的质量,之后是把它打入国外的主流市场。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你这本书才算是真正走出去了。”徐炯表示,从市场反应,及多方面的反馈看,《长恨歌》的翻译是成功的。“也只有成功的翻译,才能让人家真正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真实水平。”
徐炯表示,包括主要负责对外翻译工作的上海新闻出版发展公司在内的一些组织,都在努力为中国文学及童书“走出去”牵线搭桥。“虽然他们的工作,做得很慢,却是极为细致的,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上海新闻出版发展公司,每年只做十几本书,但做得很扎实。我举个例子,很多外国人看不懂中文,但能看懂英文版。他们就可以通过那些优质的英文版来了解中国图书。有波兰人就看中了‘文化中国’系列里面的十八种书,通过英文转译后,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徐炯看来,目前怎样把中文翻译成地道的外语,是我们的一个软肋。“我们的想法,是倾向于资助国外的翻译家来翻译。童书展也正在做这方面的努力。”
对本届童书展,徐炯显然有着特别的期待。他希望能进一步拓展童书展在发现和推广新人新作上的功能。根据他的考察,在博洛尼亚童书展上,一些新人会带着自己的作品,直接去找出版社或版权代理商洽谈书稿。“我们也希望能引进这种形式,给新人新作更多的机会。”徐炯表示,童书展会通过系列活动积极建立这样的渠道。“对已经出版的新人新作,则通过阅读推广,提高其市场认知度。”
恰如徐炯所说,童书展会做得更大更强,是在预期之内的。但无论怎么发展,都要紧紧围绕提高价值品质和人文气息,从而扩大文化影响力这个核心。“说到对本届童书展的期许,我还是一句话,我们更注重品质,希望家长和孩子,在童书展期间有高品质的收获。”阚宁辉也表示“童书展要给孩子插上翅膀,让他们飞向更高的世界,更远的未来,衷心希望把童书展办成一代代中国小朋友异想天开的盛大节日,也希望它能给中国作家和出版提供一个走向世界的更好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