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审判研究当务之急,是要真正“学术化”
(2010-01-28 19:29:36)
标签:
文化 |
分类: 文化现象 |
69年前的1946年5月3日,由美、中、英、苏等11国在日本东京开设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发动二战的元凶之一日本军国主义统治集团,俗称“东京审判”。正是在这场历时两年半的东京审判中,东亚战场最大受害者中国,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无可辩驳的证据第一次公诸于世。
在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举行的出版座谈会上,该社社长韩建民介绍说,作为东京审判的关键文献,此次出版的50卷、3万余页《证据文献集成》包括检方和辩方提交而又被法庭采纳的证据即法庭证据,是当时法庭认可的最为完整的证据集成,日文为主,包含少量的东、西方语种,构成系统的法庭审判文献。这些法庭证据,有相当一部分系被美军缴获的日本政府未及销毁的秘密档案,还包括红十字会或其会员团体的报告书和有关个别人员的报告以及与案件有关的私人日记的摘录、信札和其他的私人文件等。
这套文献主要内容包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设立的基础资料、一般阶段部分、日本的基本战争准备;有关中国问题部分,涉及中日战争重要的历史事件;日本与德、意三国同盟谋划与合作;日本对苏联的侵略;日本对法属印度支那、对荷属东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缅甸等地的侵略;日本对战争法规的违犯与战争暴行等六个部分。
由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文献集成》卷帙浩繁,为便于读者阅读、检索,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主任程兆奇教授主持编纂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文献集成索引、附录》(3册)。此次出版的文献也是继2013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之后出版的又一部关于东京审判的重要大型文献。
程兆奇表示,我们在东京审判上无论是要有所坚持,还是要发出有说服力的“中国声音”,中国学界要迎头赶上,当务之急是使东京审判研究真正“学术化”。韩建民也表示,东京审判不仅是影响深远的审判,也是关系重大的学术研究课题。“我们社充分认识到出版东京审判相关文献的重要性,携手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收集、整理、编纂出版了一系列重要文献资料。”
如其所说,在建设东京审判出版基地的过程中,除了庭审记录、证据文献集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还出版了“东京审判研究丛书”,包括从法国欧戴勒·雅各布出版社翻译出版的《东京审判:被遗忘的纽伦堡审判》、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从交大出版社引进的《东京审判:中国的记忆与观点》等14种。圣智学习集团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共建的“东京审判数字资源库”也在推进之中。
据悉,此次出版的50卷《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文献集成》及3卷《索引、附录》还将在今年5月的美国书展上举行全球首发,让真实的历史在国际舞台上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