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国梁和他的爱将们-马龙,张继科,许昕的故事

(2016-10-29 13:45:52)
标签:

杂谈

丨从乒乓球梦之队到网络流量担当丨


网络上开始疯传“不懂球的胖官员”、“张继科你醒醒”、“第一局输了是为了让对方一局”等奥运会“金句”和“段子”的次日,乒乓球队总教练刘国梁自己也把这些合辑转发到了自己的朋友圈,他心里是自豪和开心的。“中国体育界,大家现在唯一敢调侃的也就是乒乓球了。大家敢调侃乒乓球队,是对我们的信任。”旁人看个热闹,于他则是巨大的压力。“今天你赢了,大家一起刷刷微博乐呵乐呵,明天你输了,马上就是一个巨大的反差。能做到一直让观众处在这种仿佛过节一般的喜悦中,没有别的办法,就是要一直赢球,赢球。”


他的清醒和铁血,也是借由这届奥运会,才一点点被大家所熟知。他在场边搂着张继科的肩膀说“你醒醒啊这可是奥运会”的视频被疯狂转发后的第二天,就有网友找出了他几年前在队内内测比赛后的视频,20分钟时间里,全世界最会打乒乓球的十几个男人站在他跟前,一个个被他训话训得垂头丧气。

这是刘国梁的作风。他2004年临危受命接手国家队帅印的时候只有27岁。什么概念?今年奥运会男子乒乓球单打新科冠军马龙,现年已经28岁了。刘国梁当主教练的时候,比现在的马龙还要小1岁,当时队内好几个队员甚至比他年龄还大。


从1996年他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夺得单打和双打两枚金牌,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他用20年的时间完成了从一个优秀运动员到一个传奇教练的进阶。


今年里约奥运会,乒乓球队几乎承担了一大半的网络“流量担当”。原本“默默耕耘”的马龙在拿下单打冠军后微博粉丝量一夜之间暴增一百万,除了极速传播的“地表最强六边形战士”是对他专业技术能力的一种认可外,就连他一场球打下来纹丝不动的发型都被网友追捧为“帝国铁刘海”。与他并肩作战的张继科、许昕,更被视为是可以代表中国乒乓球一个时代的三位佼佼的明星。


这一切,不得不说,得益于2008年北京奥运之后,刘国梁提出的“弘扬血性、打造个性”的带兵理念。他不爱听那些流传了多年的言辞,“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员就是金牌机器,除此之外就连接受采访、说话、言谈、表情都是一样的。”他觉得他们说的不完全对,却也不无道理。从2012年伦敦奥运会到2016里约奥运会这个周期里,他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赢得人心比赢得金牌更重要。”


“一味地拿金牌,而忽略了这帮孩子身上的个性、血性,他们身上的价值,完全可以做得更好做得更大,他们做好做大之后,才能影响更多的年轻人。”


他从2008年之后就一直在激励队员,“事实上,这三届奥运会我都是这么激励的,我说我要把国人看乒乓球的比赛,当成一种球迷的节日,就让大家敢于去释放、敢于去自信、敢于去开心。”而这背后需要他去付出的,远超过于我们的想象。


习惯了看中国乒乓球队一直赢球的观众并不知道,乒乓球比赛其实充满了悬念与未知,能够站上奥运赛场的选手,技战术水平其实没有天差地别,心理的较量与状态的把持于是在这样的重大比赛中显得尤为重要。一个球的得失,就会改变一局比赛的输赢,进而是一场比赛的结果,一个球员的一生。


马龙一直记得刘国梁对他们说过的一句话:赢球只是一场,输球却是一辈子。


丨乒乓球队都是有故事的男同学丨


生性内敛韧劲十足的马龙成名甚早,更是刘国梁心目中一个技术全面能成大器的好苗子,却在之前十年的时间内一直隐忍不发,内因在于“缺乏信心”、“有时过于恐惧对手”是刘国梁曾经给过他的评价。


“怕输”至今都还是马龙的一个心结,即使已经有“全满贯”在怀,还是怕。这一次采访时问及他,有什么东西,是你以前害怕,现在不怕了的?他沉默思量一会儿,从沙发里挺起腰板直愣愣回答:“刘指导。”


后来我们将这个答案转述给刘国梁,他脸上没有闪过任何表情,平静地表示理解:“顶尖的运动员,非常难带,因为他们都已经是世界第一了。这些超级运动员,他们内心非常强大,但是你怎么能够在他们在那样的高度的时候,依然可以给到一些帮助、提醒,甚至批评,指引他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挑战自己。你只有做到这些的时候,才会得到他发自内心的一个尊重,马龙他说害怕我,我觉得更多是一种敬畏。”


和马龙、张继科一同拿下男子团体金牌的许昕对刘国梁有同样的仰视和尊敬。


2013年“直通巴黎”队内选拔赛,17个人大轮转比赛,最终只有4个人可以入选。第一天比赛日,许昕赢两场输三场。他算了一下,按照大轮转比例,他如果再输一场或者两场球,进前四名的希望就彻底没有了,而接下来还有11个对手要打,其中还包括世界排名在最前面的那几个队友。当天,刘国梁就毫不留情把他骂了一顿,“意思就是你要是打不进,我们教练也不可能把手上的直通名额给我用,让我自己看着办。”然后从第二天开始打到最后一天,他连着打了十一连胜,最终队内排名一算,还是第一。集合的时候,他自己听到成绩没忍住偷笑了一下,“然后就被刘指导看见了……”本来就是天生乐观的性格,又实在不懂得藏着掖着,“正好就被抓着了,又是一顿说。说我天天就打快乐乒乓球,许昕你说你快乐什么呢?”打得不好被批评许昕明白,打得好,还是要被批评。“感觉一头雾水,当头一棒。就是因为我太快乐了……”


”许昕其实说白了,心智还是稍微稚嫩了一点,更像一个大男孩,所以这次奥运会我希望他能够真正成熟。奥运会是没有硝烟的战争,它不是快乐乒乓,赢了才快乐,输了能快乐吗?你得知道什么时机干什么事儿,得长心。你看张继科,小事有点糊涂,不拘小节,大事上还是明白的,他有的时候聪明着呢。”


刘国梁可以一针见血说出每一个运动员的个性,优劣。这源于他出色的洞察力,自开始打球时候起就是这样,喜欢“动脑子、琢磨人”。

他鼓励运动员的个性施展,实则因为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个人风格极其强烈和突出的人。他亦把自己的运动作风,带入教练工作中。“第一,我一直告诉队员,要积极进取,永远主动进攻,中国队再强,我也不让他们去守,不让他们去放松,就是去进攻,去拼搏,永远不会把主动权放在对手手里。第二个就是创新和改变,不断的自我否定。不管打球还是做教练,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静下来思考,前一段时间哪做的有点不好了,或者今后发展要怎么样。”


在这一点上,马龙可谓深得刘国梁“真传”。他现在可以非常自信地说,自己的一个突出的优势即是在比赛中超强的观察力,在迅速抓住对手漏洞这件事上一直做得不错。他总结自己属于“控制型”选手,“我的打法无论是控制我自己、控制对手、控制局面,都有优势。继科或小樊(记者注:樊振东)他们更在乎自己打好自己,我是属于先控制对手,就是我当老师他们当学生,比赛的时候,我先出题。他们答。刚开始他们如果进入状态慢的话,可能答不上来,但是他们一旦好的时候,就会答得会很快,也有答到我没题出的时候。”


许昕同样清楚自己的风格、特点和优劣。这位近视度数超过300度且还在不断加深的“帝国第一盲打”的打球风格和他喜欢的运动偶像很类似,“篮球我喜欢克里斯保罗,足球喜欢哈维,他们打球的风格和灵感跟自己有的时候很相似,不是说一味的凶猛的进攻,我更喜欢观赏度高一些的比赛,并不一味只追求要赢。”当然,这也是刘国梁多年来一直在“训”他的原因之一,但许昕自己清楚,只要他愿意,“打球时候的杀伤力也是可以一招毙命的。”


经历过里约奥运会,许昕对待比赛的态度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原来是享受,现在是必须要打好,必须要拿上奖杯。这种转变必须要经历一些事才能去改变自己,因为每个人的毛病都不好改,要克服对自己之前一些习惯性的东西,战胜自己的惰性。之前对目标的信念,更多还是顺其自然,’尽力而为’和’全力以赴’这两个词我现在觉得是不一样的,因为尽力而为的时候就是自己只要尽力了,结果无所谓,但是全力以赴就完全是属于捕捉一个目标,死磕。”


对马龙而言,这一次奥运的“终极考试”他通过了,但未来还是要打下去。“打下江山容易,守住更难。冠军永远只有一个。乒乓球在中国的特殊性在于,队内竞争相当激烈,要能够保住这个位置,或者说继续成为最有力的竞争者,你就得付出更多,一茬茬年轻运动员们在成长,他们的目标和信念同样坚定。有过成绩以后,心里稍微给自己一点退路或者借口,差了一口气,结果就会完全不同。”他还是怕输,“知道了赢的滋味,谁还想输啊。”


这几年,马龙慢慢开始喜欢看书,尤其喜欢金融类和经济类的书,还能融会贯通把书里的内容和国家大事联系在一起,“关注一下就知道,我们乒乓球太渺小了。这样也能让自己心态好点,反正你赢没赢,过了多少年之后,也没多少人会记得你。”


前几年他们封闭集训偶尔遇到压力巨大、心情沮丧或者低落的时候,就几个人相约着去唱歌。一般是马龙主动约大家,几个大老爷们儿上午训练完睡个午觉,起床之后带着茶叶就去KTV了,“鬼哭狼嚎几个小时回来”。马龙点的几乎全是周杰伦,许昕最初爱唱摇滚,现在大部分都是“杨宗纬系列”情歌。


“你只要在乒乓球队,经历就不可能少,不仅是我们,那些每个在竞争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所以时间长了,我们都成了有故事的男同学了。”许昕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