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北京情书菜菜六年级三八线 |
这篇名为《你》的情书,洋洋洒洒写了3页作文纸,文笔稚嫩却饱含深情,文中不乏一些网络用语,甚至提到了不久前炒的火热的心形石头。这位名为“六年级二班—王乐乐”将这封情书写给自己喜欢的女同学菜菜。文中提到5.12地震时,乐乐拉着菜菜的手逃出教室,当得知菜菜要跟着全家迁往北京时,乐乐用伤感的语气回忆了两个人的一些经历,并毫不掩饰的表达了对菜菜的依依不舍之情。信中一些桥段明显是受到了影视作品的影响,然而这段两小无猜的告白依然萌翻了众多网友。
这封被网友称为史上最感人告白的情书,也让一众女网友们掀起了追忆自己收过的第一封情书的热潮,并纷纷感慨“要是我六年级有人写给我这样的情书,我就跟他好了!”网友“小小小小依米”更是直呼,“哎哟,想起姑娘我收到的第一封情书呀,若是当年那人有你一半才华,姑娘我现在估计早就儿孙满堂了呀!”
然而,这则新闻也让一些家长忧心忡忡,担心孩子过度早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想起若干年以前的学生,上初中了还在为桌子上的三八线和同桌的女同学拌嘴斗气,现在上小学的孩子却都已经公开展示自己的情书了。不光是情书,在一些小学的贴吧里,发帖者主要是五六年级的学生,他们聊得最多的还是评选校花、校草。另外,还有部分小学生给班内男女同学发帖表白,主题多为“××我喜欢你!接受我吧!”然而,无论是这些“示爱贴”还是“情书”,都不足以证明这些孩子陷入了早熟的漩涡。
我们小时候都玩过“过家家”的游戏,游戏里有人模仿爸爸、有人模仿妈妈,而这仅仅是模仿,模仿中可能也会懵懵懂懂的充满对成人感情生活的向往,而这却只是一种稚嫩的表达。就像写情书和示爱贴的小学生们一样,这些充其量只有10岁左右的孩子,即使写出了“我爱你”我“喜欢你”和大人的“我爱你”不能同日而语,这里面没有大人那种求偶、结婚和关于男女关系的欲望,也没有大人强加于感情上的各种复杂、功利的想法,只是他们对美好事物最纯洁的一种向往。
现在的孩子接触外界信息的渠道很多,无法回避的网络、铺天盖地的影视剧、还有满大街毫不掩饰的爱的表达。在孩子懵懵懂懂的心里,更多的是对这种零散片段的似懂非懂的理解,他们更多的是在模仿和尝试,并不是意义明确的爱。写情书示爱,也只是他们对心中那个看似难以企及的美好字眼的表达,因为在他们的心里,不会似成人对爱情掺杂进诸多的条件,没有太多的社会性,像两只毛绒绒的小猫咪追逐嬉闹,想相互取暖。
所以,对于小学生写情书这件事,家长大可不必惊慌,就像教育专家所说,这种传递“爱情”小字条的行为,对于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其实只是件十分“孩子气”的事情,类似于过家家,大人不必当真。这个年龄层次的小孩,他们根本不太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喜欢,家长只需要在事情淡化之后慢慢的去引导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