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父母学会上网”何以忝列“24孝”?

(2012-08-14 22:15:21)
标签:

24孝

关爱卡

日新京报

传统美德

工作机制

杂谈

节假日经常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昨日,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8月14《日新京报》)

“教父母学会上网”何以忝列“24孝”?随着网民年龄结构由年轻转向成熟,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网民如今已成为网民群体中比较孤立的部分。老年人虽然在学习和接受能力上不及年轻人,但退休后赋闲在家,由于与子女渐渐疏离,为了能排解寂寞,他们越来越对互联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如果子女在异地工作,父母们学会上网,还可借助视频聊天的方式与子女经常保持联系,沟通了感情,还能极大丰富他们精神生活,避免因亲情缺失而导致失落。

正因如此,做子女的,就应该常回家看看,利用双休或是假期好好教教父母如何上网,这样不仅能拉近彼此间的亲情,也缩短了老年群体与网络之间的隔阂,何乐而不为?

倡导孝敬父母是好事,这是提升公民素质,营造社会文明的实际行动,不过,这个好行动的落实除了强化宣传力度,提升个人素质外,还有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单位的配合举措。

我认为,这个单位的配合举措十分关键,甚至可以说起决定作用,因为孝敬父母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需要时间的,没有这条,即使有心也难以有实际的行动。

有一则公益广告就是这样的,一对老夫妻做好了一桌饭菜,等着孩子们归来团聚,可是等啊等啊,也没有等来,老夫妻虽然渴望,但也理解:忙呀,忙呀!为什么忙呢?当然是单位工作忙,因此,我们的用人单位有必要给员工设计探亲工作机制。这个工作机制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时间上的,我们可在法定休假日之外设计探亲假,作为员工的一个福利来落实;对于一些有特殊情况的员工,我们可设计探亲时间,帮助员工解决特殊问题;等等,我们的单位应该在员工能够孝敬父母上研究工作新举措;二是金钱上的,孝敬父母需要感情,也需要金钱,我们的单位可设计探亲费,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金额,提醒员工为父母买些礼物,体现孝敬之心。这些举措从单位角度出发,对员工肯定有督促与落实作用,也有利于提升员工的凝聚力了。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个传统美德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时代当然应该张扬,当然应该有新的保障机制去落实,光靠口头宣传远远不够。尤其是当前,我们的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有些子女要负担两对甚至四对老人,你想让他们孝敬他们也无能为力,因为他们自己也要生存,也要工作,这个时候,就需要发挥我们的单位力量,国家力量去做工作,去把孝敬老人当做一个单位责任去认识,当做一个社会事业去开发。

应该说,新“24孝”行动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平台,但需要一个具体的举措,尤其是单位举措去落实。

新“24孝”行动标准

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

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

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

4、亲自给父母做饭

5、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

6、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

7、为父母建立“关爱卡”

8、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

9、教父母学会上网

10、经常为父母拍照

11、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

12、打开父母的心结

13、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

14、支持单身父母再婚

15、定期带父母做体检

1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

17、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

18、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

19、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

20、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

21、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

22、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

23、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

24、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