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国兰兰东南网社会舆论歌厅校园 |
一场浪漫的跨国网恋,不料却是布下重重机关的骗局。一老外利用与中国女生交友的方式,取得女友信任,将毒品通过邮寄的方式从国外运到中国进行贩卖。女大学生兰兰(化名)就因坠入爱河,不幸变成老外的“运毒工具”。昨日,记者从厦门中院获悉,兰兰因犯走私毒品罪,近日被判处死刑。最近,法院判决的一系列贩毒案中,出现多起老外利用中国女友贩毒的案件。这一现象,应该引起那些跨国网恋者的警惕。记者从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最近,该院受理了多起因“交友不慎”而起的贩毒案,多数都是国内女子陷入网恋后,帮外国男友运输毒品。福建凌一律师事务所林志铭律师认为,中国女孩频频被老外利用,作为贩毒工具,根本原因还在于贪图钱财。他说:“试想,如果没有任何报酬,她们还会去做吗?”(2012年1月2日东南网)
看了女大学生兰兰沦为毒贩洋男友的工具报道后,禁不住浮想联翩。无独有偶,近日,有朋友向记者透露说,由于工作关系他时常出入于省会的一些歌厅、酒吧等娱乐场所,了解到在省会部分歌厅、酒吧内的坐台小姐中,有一部分是省会高校在读的女大学生。她们一般不像其他小姐一样定时在歌厅、酒吧等场所“候客”,而是将手机号码留在多家歌厅、酒吧进行“备案”,等到有客人点名要她们陪伴时呼之即来,然后陪形形色色的客人喝酒、唱歌以赚取小费。
而博主打开电脑,在百度输入“女大学生”,得到的居然大部分是与女大学生卖淫,怀孕,包养有关的新闻,其数量之多,令人瞠目结舌。是什么让这群本来应该充满朝气和活力,向着无限美好明天进发的大学生们如此这般?
首先,不能否认大学生自身修养的浅薄,他们抵挡不住物欲横流的社会的侵染,不能踏实的伏下身子投身于知识的海洋,而是时刻翘起脚尖,艳羡着外面的灯红酒绿。其次,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理想缺失,信仰缺位的情况,进了大学就等于进了一个该好好休息一下的乐园,再也没有了高中时奋发图强的精神。同时,大学生疏于对职业前景的规划和设计,没有危机感。即使有,也是一种盲目的惶恐,反而促进了大学生沉沦。除却大学生们自己的原因,我们断然不能忽略学校和社会的因素。
虽然,大学生大部分已是成年人,应该有良好自我约束和自我掌控能力,但如果学校就此放弃理想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是万万不可的,大学在大学生的成才道路上除了担当知识传播的任务,同样还担当着极其重要的人生启迪与导航的任务。另外,大学应该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助学贷款的政策,不能让贫困成了大学生堕落的理由。而社会在大学生的成长道路上则起着塑造与影响的作用,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能够使大学生们更好的发展。但如果学校周围网吧林立,舞厅成排,那么男大学生天天“网游成瘾”,女大学生夜夜“推杯换盏”的现象就很难彻底根除。
当然,博主并不否认现代大学生群体存在各式各样、令人费解且值得反思的问题,也需要心理上的疏导与指引,同时更需要社会舆论的监督和关注。
应该看到,一方面,现在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对各方面的冲击都非常大;而另一方面,大学生却正处于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过渡的关键阶段,没有完全脱离家庭,同时也没有完全进入社会,他们正面临自我认知、学习和爱情及毕业就业等问题,这个过程不可避免会出暴露一些问题。正在这双重因素作用下,出现诸如大学生“想不开”、“想的太开”等问题都在所难免。解决此类问题,除了加大教育力度外,辅以社会舆论的监管和指引自然不可或缺,但是,舆论却不能动辄以“娱乐化”的方式媚俗受众,进行吵作或夸大渲染,这很容易与公众的“一个人就是一个群体标签”意识产生合力,进而扭曲现代大学生的形象。
必须指出,有统计显示大学生并非各种问题爆发的“高发人群”。公众应该相信,大多数现代大学生的道德情操、知识水平、判断能力和与日俱增的社会阅历足够他们在“一方净土”里“明辨是非、予取予舌”。须知,有时候信任要比胡乱猜测更科学。
大学的归大学,社会的归社会。这就要求媒体多一点理性,不要动辄“贴标签”、“大声喧哗”;也要求公众多一点信任,不要动辄冠之以“堕落的一代”。当代大学生在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理想有信念,对未来充满好奇和憧憬的同时,我们也大声呼吁学校和社会,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