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鲜不腐奶”刺痛谁的神经?

(2011-10-14 08:50:49)
标签:

中国

乳业

稳定剂

伊利

增稠剂

杂谈

最近,章丘市民在家里发现了一箱13个月前朋友送的牛奶,打开一看,最令人惊奇的是牛奶竟然还没坏,在太阳下暴晒后也没有发酵,最后让狗喝了也没问题。颇有点“奶坚强”的味道。(10月11日齐鲁网)

众所周知,牛奶很容易变质。刚挤下来的牛奶,如果不赶紧喝,放在碗里,两三个小时就可能坏了。经过乳企加工出来的牛奶,保质期也不长,严格低温保存的条件下,一般也就是一个月的时间。但是,章丘市巩传瑞家里出现这箱200毫升袋装的伊利“大红枣酸味牛奶”,居然能保鲜一年都没有坏掉,确实让我们很受伤。

山东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教授赵祥中表示,该牛奶里面有羧甲基纤维素钠、果胶、黄原胶等增稠剂、稳定剂。该牛奶没有变质,一个可能是加的稳定剂比较多,没有分层;再一个可能用了防腐剂。我们期望伊利集团作为品牌牛奶会对此事有个合理的解释。

或许这只是个例,但是暴露出的问题我们不能不重视。其一,牛奶的保鲜期是如何准确限定的?显然,如果只让生产商一家说了算,就如同让一个人既做裁判又做运动员,难免有失公允,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地保障。

其二,食品监管部门只在牛奶的生产过程中进行了监督,却在保质期的限定上处于监管的空白。

其三,很难保证市场上没有贴着伊利牌子的假冒产品,据不少媒体报道,在城市实行严格食品监管后,一些不法生产商就把黑手伸向了处于监管难度大的偏远小城镇,原本落后的农村市场面临更大的威胁。这都是摆在食品监管部门和偏远地区农民面前的一个问题。

食品安全带给我们的焦虑是全民性的,我们真的已经处于一个伤不起的环境中。希望那些生产商们多一点良知和道德心,恪守商业伦理道德,莫再让蹦出来的8年不变质的“坚强月饼”和一年后仍能喝的“坚强牛奶”刺痛我们的神经。

清查牛奶袋上保质期的时候到了,牛奶究竟能保鲜多久,不能只让生产商一人说了算,作为食品终端的消费者才最有权发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