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雷锋雁栖镇长城急救知识上海浦东机场 |
本该被人们爱如珍宝的长城,却时刻经受着垃圾的玷污。今年,英国人威廉·林赛和怀柔村民,自发在长城上捡垃圾,已有十一载。然而垃圾屡捡屡现,今天,长城古迹周边,沾满油渍的食品袋、踩瘪了的易拉罐仍四处可见。它们打哪儿来?是络绎不绝的长城游客,在兴尽之余随手所赐,威廉日前调查显示,随处丢弃垃圾的游客仍占百分之七十五。(6月9日《北京日报》)
十年前,英国人威廉·林赛在雁栖镇建立长城环保组织,吸纳6名当地村民作为环保员,定期到长城上捡拾垃圾。威廉和环保员们以及他们所请志愿者十年来捡拾的垃圾已达数千公斤。一个“洋雷锋”,竟然在我们的长城捡拾垃圾捡了10年,可他的行动并没有多少感化国人乱扔垃圾的坏习惯,至今还有百分之七十五的游客乱扔垃圾。这让谁脸红?要知道,长城可是我们的骄傲,为何就这么忍心在长城上乱扔垃圾呢?
在我们的身边,“洋雷锋”并不少。上海浦东机场留日学生刺伤母亲的事件后,一名网友向报社提供了当时拍摄的视频。现场围观者有很多,但是只有一名老外上前救人。在他的咆哮下,有另一名老外上前帮忙。有围观者表示,自己不是不想帮忙,只是没有相关急救知识怕帮倒忙。这些“洋雷锋”不知羞煞了多少国人?
其实,国人乱扔垃圾早就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每逢长假,风景区垃圾总是陡增。以前媒体也总是报道国人不文明行为,但“喧嚣”过后仍然我行我素。面对“洋雷锋”的举动,或许当时会有心灵的触动,但却不会真正去彻底改变。
日本大地震之后,某一避难所中无一人抽烟,无一人乱扔纸屑。这对我们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可这却是人家平时养成的好习惯。
“洋雷锋”,映射出我们制度的缺失和弊病。我们并没有养成将垃圾带回家去的习惯。在别的地方乱扔垃圾,难道到了长城就变了?当我们救人的时候,总是表现出这样那样的顾虑,且不懂任何的急救知识,即便是面对“洋雷锋”的咆哮,也仍然会是停滞不前。
我们很多制度都存在缺陷,比如对国人急救知识的培训,比如培养卫生习惯。由于没有一贯的坚持,没有一贯的制度保障,结果总是表现出很差劲,即便是面对“洋雷锋”,至多也只是表现出瞬时的脸红,过后就一切如故了。
一味的指责国人卫生素质低,一味的指责国人不积极施救,其实是毫无意义的。最为关键的是,将制度完善,着力培养良好习惯。否则,再多几个“洋雷锋”又有何用?说得口干唇燥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