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会计学者学术影响力50强名单
标签:
新闻转载 |
分类: 动态新闻 |
中国会计视野网
评价一个学者的学术影响力的高低有多种渠道,可以看他的学术任职、职称、官方荣誉等,也可以看同行的评价。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来自同行公正的评价,正在变得简单而具有可行性和公开性——H指数和G指数。
H指数和G指数,是被学术界公认的评价学者学术影响力的指标。其中,H指数(也叫H-index )代表“高引用次数”(high citations),指在一定期间内该学者发表的论文至少有h篇的被引频次不低于h次。
比如,某学者在一定期间内,发表了10篇文章,每篇被同行引用了10次,那么他的H指数就是10。
武功高低,不能单靠菜刀。H指数虽然简单明了,但也有明显的不足,所以,G指数诞生了,更像评价学者的学术“内功”。G指数是H指数的衍生指数,主要是弥补H指数不能很好反应高被引论文的缺陷提出的,即将论文按被引次数由高自低排序,将序号平方,被引次数按序号层层累加,当序号平方等于累计被引次数时,该序号则为G指数。
如序号平方不是恰好等于而是小于对应的累计被引次数,则最接近累计被引次数的序号即为G指数。G值越大,说明该学者的学术影响力越大、学术成就越高。G指数相比H指数更加科学和公平,是H指数的进一步提高或完善。
上面的文字,虽然在学术圈看来已经清晰明了,但对非圈内人士,估计还是有点犯晕。比如,你想考研究生,想找一个学术影响力的大腕当导师,怎么知道他的学术H指数和G指数呢?
在这方面,百度学术显示出的他非常公益性的一面:利用百度学术搜索平台可以搜索到中国高校不同学科研究领域学者的各种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包括G指数。对每位网友而言,不管你是不是学术圈中的人,所做的仅仅是点开度娘的百度学术链接,将你想查找的学者的名字输入,然后点击,查看,结果就清楚地出现在你面前。
百度学术下可搜索到几乎中国学术最常使用的中英文数据库资料,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SpringLink、ScienceDirect等。
下面即是中国高校会计学者学术影响力排名50强名单,对会计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浏览。小编认真统计了下,在这份50强名单中,除了第一名的吴世农教授是厦大的,另外还有18名学者有厦大会计背景,他们要么是厦大的会计本科毕业生,要么是博士或者硕士毕业。
http://upload.news.esnai.com/2016/1028/1477662834441.PNG
http://upload.news.esnai.com/2016/1028/1477662834514.PNG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