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头中的万卷书

(2017-10-07 08:10:02)
标签:

地理中国

于胜春

吴凯

科学教育

杂谈

石头中的万卷书

主持人:于胜春

解  说:吴  

各位好!欢迎收看我们今天的《地理·中国》节目,我是胜春。

化石见证了地球沧海桑田的变化,通过研究化石,人们能够了解到地球的历史。其实发现化石并不算是什么新鲜事,古生物化石可以说是几乎遍及全世界各地。

但是,在山东省有一个小盆地叫山旺盆地,在这里出土的生物化石不仅数量多,有十几个门类七百多种,而且非常完整、非常精美,就连知了的翅膀、昆虫的触角、鱼儿的鳞片都保留得非常清晰。可以说,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相当罕见。那么,这样一座化石的宝库是如何被发现的呢?这还要从70多年前的一天说起。

1935年的一天,一位名叫杨钟健的古生物学家来到了山东省中部的一个小盆地。那时,他的交通工具还是一头小毛驴。

在山路旁,杨钟健捡到了一块石头,他如获至宝。经过鉴定,这竟然是来自17001900万年前中新世的古生物化石。从此,山旺盆地吸引了无数科学家的到来。

令大家非常兴奋的是,在这里发现的化石精美得超乎想象。树叶还能见到清晰的叶脉;水草似乎还在水中摇曳;鱼儿的鳍还可以点数清楚;鸟儿的羽毛仿佛刚刚飘落;青蛙好像马上就要跳起来;最易凋谢的花、极难形成化石的蝌蚪、蚊子都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山旺还出土了很多形体庞大的动物化石,比如鹿和犀牛。它们的骨骼形态都保存得很完好,似乎因为某种原因突然死亡,被集中埋在这里。

山旺盆地位于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的东部,这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为什么能保存下如此精细完整的化石?几十年来,科学家们苦苦寻找答案。

201012月,《地理·中国》摄制组在两位地质专家的带领下来到了这里。

罗照华,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火山和岩石。

厉大亮,中国地质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地层和化石。他们在这一地区从事研究工作已经有二十年了。

在普通人眼里,山旺一带的风景很平常。低矮的山包绵延起伏,纵横的沟壑间分布着农田。

当地人时常在山路边、小溪旁挖出一些奇怪的石头,石头里似乎长出了树叶、花朵,甚至还能看到羽毛、牙齿,大家都见怪不怪了,可其实它们就是1700万年前的化石。它们藏身于这些好像书页一样的石头里,专家告诉我们,这种石头叫硅藻土。

在盆地的中心地带有一处大坑被称作主剖面,这里的硅藻土高达几十米。

硅藻土是在水中形成的,所以,科学家可以一下子判断出山旺过去必然是个湖泊。主剖面一带就是湖的中心,古生物的化石主要出自这里。

虽然被称作硅藻土,这种物质不是土,而是一种沉积岩,学名叫硅藻土页岩。看上去黑白相间、纸一样薄厚,当地人叫它万卷书。因为硅藻土风化碎裂极为严重,只有取到一块新鲜的样本才能看清楚纹层。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厉大亮】

这种很细的那样一层深的、一层白的,组成一对叫层偶,一般的认为暗色层是生物比较生长旺盛的阶段,春天和夏天。

白色层是硅藻比较繁盛的时期,光剩硅藻了,这个时期主要是硅藻了,就是秋天和冬天,所以在一个层偶记录了一年,代表一年的时间。

一对层偶的厚度大约是100微米,歌里唱爱你一万年。一万年对人类来说是一个漫长的存在,但对硅藻土来说,一万年只是一米的高度,形成这样的硅藻土岩层大约要用几十甚至上百万年的时间,这说明化石里的生物并不是一夜间突然死亡的。

想要不加处理的保留一块山旺化石,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也许没过几分钟,它就碎在了你手里。化石所在的硅藻土竟然这样脆弱,这些宝贝怎样经历了1700万年的风风雨雨呢?

考察队决定先从周围地质地貌信息入手,山旺的北面有一座小山叫擦马山。山脚下是一个小村落,不少村民用一种黑色的大石头来垒墙,这些石头引起了地质专家的注意,他们认出这是火山喷发形成的。难道山旺曾经发生过火山喷发?火山和动物的死有关系吗?

据说,这些石头就来自于山上,考察队决定去找找看。

在山顶一带,草丛中露出了很多灰黑色的岩石,它们就是那种用来垒墙的石头,叫做玄武岩。

玄武岩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特有产物,原来,这座宁静的小山曾经是一座火山。不仅如此,从擦马山顶看过去,我们才发现附近的古火山远远不止这一座。

火山就是地下岩浆喷出地面,它的分布有一定规律。

在中国东部有一条规模巨大的断裂带,叫郯庐断裂带,山旺正处在这条断裂带之中。受到断裂带活动的影响,山旺盆地周围布满了古火山。

通过对岩石的分析,专家们测定出,古火山活动大约开始于1900万年前。那么,是不是在火山爆发时,生物大规模死亡又正好被埋在湖里保留下来成为了化石呢?

既然山旺盆地周围都是大规模的古火山,于是,专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假想。这里的动物大批的死亡会不会跟当初的一次火山爆发有关呢?然而,实地的考察却否定了专家的这种说法。因为,如果化石的形成是因为火山爆发,那么,岩层里必然会夹杂大量的火山物质。

但是,科学家们经过详细化验发现,在山旺的硅藻土岩层里,火山灰的含量很少。所以,火山喷发造成生物直接死亡的这种说法并不成立。那么,这么多的生物又是怎么死去的呢?

这头母犀牛怀着一头小犀牛却死于非命,小犀牛牙齿和骨骼形态清晰可见,估计已发育八个多月。

母犀牛的四肢用力蹬地,头向上昂着,显然它进行了一番挣扎却没有逃过死神的魔爪。如果说山旺曾经是一个湖,为什么会有大量陆地上的动物死在湖里呢?

事隔一千多万年,山旺的地形地貌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科学家们几乎踏遍了附近的每一寸土地进行详细的勘查。在一处农田附近,罗照华和厉大亮有了一些新的发现,在黄土中露出了硅藻土的痕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厉大亮】

这种就是硅藻土的东西,这就是火山碎屑的东西。一层硅藻、一层火山碎屑、一层硅藻,这是更大的火山碎屑。

他们发现这里的硅藻和湖中央的明显不同,夹杂着植物的碎片还有火山碎屑,这说明当时这里靠近湖岸。由于火山和地震活动会发生小的垮塌,动物可能是伴随着垮塌失足落水而死。

在盆地边缘有一座普通的土坡,据专家们的经验,它其实是火山喷发时堆在旁边的碎屑,叫火山碎屑岩。

原来,山旺古湖不是一个普通的湖,它是火山造就的火山口湖,这片土坡就是当初的湖岸。

专家告诉我们,火山不但能喷涌火热的岩浆,也能造就平静的湖泊,这就是火山口湖。它是火山爆发后,火山口被水填满形成的。

湖一般都是圆形,外面是缓坡、内壁却十分陡峭。动物很容易在湖边失足落水,而湖的危险还远远不止于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厉大亮】

火山会有热上涌的现象,有气体排出的现象。那么,排出这些有毒的气体,如果正在饮水的动物当然也可能当场就被熏死了,倒进水里以后,下面的过程自然就差不多了。

火山活动间接造成了很多动物的死亡。但是,为什么它们的化石会保存得如此完好呢?由于山旺地区地貌变动较大,考察一时陷入困境。

根据当地人提供的线索,在临朐县有一个矿坑,里面也有化石,也许它跟山旺有着共同的成因,将能揭开山旺化石保存如此完好的原因,考察队决定赶往那里。

这次要去的地方叫青山,专家们猜测那里可能也曾经是一个火山口湖。

刚到青山,罗照华就发现了一个让他兴奋的现象,在玄武岩层中夹着一团核桃仁似的东西。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罗照华】

你能看到一层一层的东西,我们在地质学上就叫层理,有这个层理就表明是在水里头堆积的东西。

【记者:王穆丹】

就是说这块儿也是一个湖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罗照华】

对,也是一个湖。这一层是往北边倾的,我们就可以断定这边应当是一个湖。这边是盆地边缘或者说是湖的边缘,火口沿等于是从这边滑下来的。

【记者:王穆丹】

也就是说那边还是有一个湖,圆圆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罗照华】

对,往前走就是往湖水深的地方走。

【记者:王穆丹】

那边是不是也有硅藻土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罗照华】

应该有,假如说我们的推测是对的,那边也应该有硅藻土。这个沉积物越往那边越来越细,应当是这个样子。我们可以去看看它是不是这个样子。

【记者:王穆丹】

那儿也有化石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罗照华】

应该有啊!

专家们找到了不少证据证明青山跟山旺古地理环境很相似。那么,在青山能否解开山旺化石保存完好的秘密呢?

远远的,记者就看到了黑白相间的岩层。那不就是硅藻土吗?硅藻土是一种矿物,这里其实是当地人挖开的矿坑,目前已经停止开采了。

【记者:王穆丹】

这石头堆是硅藻土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罗照华】

这可能不完全是,但有些可能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厉大亮】

底下掉下来的那些层理比较好的是硅藻土。

【记者:王穆丹】

那可能是硅藻土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厉大亮】

对,旁边是玄武岩,散下来的是潜火山的碎屑岩。这些就是硅藻土,它有叶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罗照华】

大量的,这个可是有成就感。这真是个大树,一直到这个地方整个都是树干,山旺好像没有看到那么大树干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厉大亮】

说明这周围的确是植被丰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罗照华】

你是不是给它拍下来呢?

化石的形成和这里大量的硅藻土有着密切关系。专家们介绍说,生物形成化石需要很多条件,如果生物被石头砂砾等掩埋,很难得到完好保存,但恰恰掩埋它们的是硅藻。

硅藻生活在水里,肉眼看不到它。它的外部罩着丝网状的笼子叫藻壳,由二氧化硅构筑而成。在富含硅的火山口湖里,硅藻特别繁盛,造成了一个缺氧的环境。

普通湖泊的底层会有细菌存在,细菌会破坏掉动物的尸体。而在山旺古湖里,由于底部缺氧细菌难于生存,生物的骨架得以保存原貌。

硅藻死去了,藻壳就会沉在湖底,同时掩埋了生物的遗体。如此经过百万年形成了厚厚的沉积层,后来湖水干涸,沉积层露出来,这就是今日所见到的硅藻土岩层。

由于硅藻土是那样的细腻,对化石保存十分有利,许多细微构造得以清晰地保留下来。

考察队在青山进行了大量勘察,这里虽然有化石,但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如山旺。既然都是火山口湖,古地貌近似。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呢?

在青山的硅藻土岩层中凸出着一座巨大的石头堆,根据专家的经验,它也是火山的一种,叫做潜火山,就是火山底下潜伏的火山。

原来,在化石形成的后期,青山又发生了多次火山喷发,冒出的潜火山正好在湖的中央,把硅藻土质量最好的部分全部损坏了。那么,山旺的化石为什么没有被破坏?难道山旺后来没有发生过喷发吗?

地质专家告诉记者,其实在山旺也同样有着一座潜火山。就在山旺硅藻土层的一角有一块巨大的岩石,它也是一座潜火山,还好它是从靠边的位置冒出来的,而不像青山是从中央的位置冒出来的。幸运的是,山旺的潜火山只造成了硅藻土边缘的上翘,绝大多数的化石才死里逃生。

通过在青山的考察,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了山旺化石保存精美完好的原因。虽然逃过了火山再次喷发造成的破坏,可是看看这些脆弱的硅藻土,它们酥脆得好像饼干渣一样。在漫长的岁月里为什么没有被风化侵蚀掉呢?

考察队扩大了考察范围,临朐县旁边的昌乐县有一片壮观的岩石,是火山喷发形成的柱状节理。更让地质专家兴奋的是,化验结果表明这里的火山很年轻,它形成于山旺化石之后。

可以想象千万年前的一幕,大地的压力使得岩浆向地表浮升。一部分岩浆正好在还没有喷出地面之前就凝固了,在凝固过程中发生了爆裂,而且收缩力非常平均,于是就形成了今天我们见到的柱状节理。

【记者:王穆丹】

我们现在是在火山的里面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罗照华】

对!就像在脖颈子,就像是到了这个地方,就相当于火山的脖子,它的脑袋就已经给剥蚀掉了。

在化石形成之后,山旺一带的火山再次活跃起来,这一次喷出的岩浆覆盖了化石所在的硅藻土层,把它保护起来,避免了化石被风化的命运。

经过多年研究,科学家渐渐还原了山旺的古环境。今天的山旺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但在1700万年前存在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当时,山旺地区的火山活动减弱,由于深部岩浆的热力作用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繁茂,和今天的亚热带差不多,在一处火山口形成了山旺古湖。

穿越1700万年的时光隧道,我们看到的山旺古湖是一个生命的乐园。成群的三角原古鹿在水边散步,无角犀在林中闲逛。湖边是茂密的树林、盛开的花朵,蜜蜂穿梭其中,到处欣欣向荣,充满着生机。

湖周围自然死亡的生物会落入湖中、沉入湖底,由于火山口湖的特殊性质还有火山活动的影响,不少动物也都死在了这个湖里。死去的生物被硅藻迅速掩埋,在湖底年复一年的沉积起来。

由于硅藻土极为细腻,所以化石里的动物都保留了完好的形态。

天长日久,湖水渐渐干涸、沉积物石化,成为了硅藻土岩层。

火山还在继续活动,一座潜火山冒了出来。但是,化石侥幸逃过了这一劫。

又一场更剧烈的火山喷发喷出了大量岩浆,岩浆覆盖了硅藻土,形成了玄武岩层,将化石保护了起来。

由于地壳的变化,山旺化石所在的地层隆起,顶层的玄武岩被剥离掉了。在化石遭到破坏之前,科学家发现了它们,这些珍贵的宝藏才得以重见天日。

今天,在山旺盆地已经建立了山旺国家级地质公园。但是,关于这里的化石仍然存在着不少未解之谜等待着人们去寻找答案。

了解到山旺化石形成的秘密之后,让我们不禁感慨,原来这个过程当中竟有着那么多的巧合。看来,这本由石头做成的万卷书应该说是大地对人类的慷慨馈赠,研究这些化石有着多方面的意义。

比如说,山旺化石中的动物很大一部分处在向现代类型过渡的阶段。所以,可以通过化石来研究生物的演化过程还有生物和环境的关系。

再比如说,山旺的植物化石非常丰富,通过这些植物化石可以知道1700多万年来气候变化的规律,有助于预测未来的气候。只有了解了昨天,我们才会更好地计划明天。

好了,感谢您我们今天的《地理·中国》节目!我是胜春,咱们下期节目再见!

制 片 人:阚兆江  于  波  李  

策    划:邓  翔  怀  

编    导:王穆丹

摄    像:赵  琦  孙  

责任编辑:张黎黎  李  彧  薛  

技术保障:昌  力  李纪宏

制    作:朱小川  高  杨  侯媛媛

音    乐:寇春丽

解    说:吴  

统    筹:张广义  王  伟  杨  

监    制:阚兆江  张  

总 监 制:金  

中国中央电视台

2011.2.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解密泥石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