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跬步居
跬步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45
  • 关注人气: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庆赏升平》——清宫戏曲人物图谱

(2010-09-10 21:55:36)
标签:

杂谈

http://s13/middle/609f22aat8fe845e220fc&690

http://s15/middle/609f22aat8fe8493fb0ae&690

http://s3/middle/609f22aat8fe84c191bf2&690

    下午去文津街国图古籍馆院内的北京图书馆出版社门市部,购得《庆赏升平》一书。自从上周在国图参观时见到《升平署戏曲人物图谱》并得知该图谱有复制品问世,便坐卧不安。虽然价格不菲,还是忍痛购回。 

该书是国家图书馆馆藏清末《升平署戏曲人物图谱》的复制品。《升平署戏曲人物图谱》原是宫中所藏,后有部分留出。图谱共九十七幅,并无年代及作者记载,人物按剧目排列,标明剧目的有《玉玲珑》《太平桥》《泗州城》《反西凉》《蔡天化》《千秋领》《空城计》《骆马湖》八出,还有若干幅未标明剧目。根据人物,应还有一出《铡判官》。 朱家先生认为,图中所绘人物应为“乱弹”戏(也就是后来的京剧)人物扮相。因嘉庆、道光之前,宫中还主要是演昆腔、弋阳腔,咸丰以后乱弹才逐渐增多,所以图谱不会早于咸丰。较之清末一些京剧名伶,图谱中的扮相又显得稍古,可以推测图谱不会晚于同治。该图谱应为清宫造办处中画画处的画师根据升平署演职人员的实际扮相绘制,供后妃们观赏,并非是升平署演戏扮戏的模板。至于“穿戴脸儿具照此样”的题字,朱先生认为,由于故宫现存的图谱上没有这些字样,可以推测是图谱留出宫后的经手人为抬高价格故意伪造的,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理由似并不充分。

    图谱画工精致,美妙绝伦。人物穿戴的盔头、服装都区别于一般戏班所用,显出皇家气派。对比现今京剧舞台上所用的行头,图谱中人物的穿戴显得尤为精细。现在的京剧服装越来越粗糙,工艺、图案、材质都不如以前,很多服装看起来花里胡哨,但总觉得不是那个味道。这原也不足为奇,连唱腔、身段都越来越趋向简单、粗糙,行头就更别提了。

http://s11/middle/609f22aat8fe839dc0bca&690

http://s12/middle/609f22aat8fe83ddbf33b&690

http://s7/middle/609f22aat8fe8405ce466&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