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将迎巨变,未来3年格局重塑,一切要从石英砂说起…

下半年,光伏行业将迎来一个转折点。
我们知道木桶理论,木桶容量取决于最短的板。而在产业链价值分析上,产业链上大部分利润会被最稀缺的环节拿走。就好比当10个人只有9瓶水时,一瓶水的价格会涨到多少呢?会涨到直至有一个人买不起为止。
而硅料,就是光伏产业链过去几年最短的板。
光伏产业链主要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当然也有其他环节如辅料、逆变器、设备等,今天并不讨论)。主链上的这几个环节几乎没有什么技术门槛,历来都是一个极其内卷的行业,拼的是规模与成本管控。
由于产品自身特点,硅料扩产是比较慢的一个环节,因此,过去几年,硅料一直都是产业链上的卡脖子环节,硅料吃掉了产业链7成的利润,占最终组件的成本80%以上。这也是如中环等硅片企业为什么一直在推进硅片的薄片化,做的越薄,越省钱啊!
然而,这种情况正在悄悄地发生改变。
最早在2022年初的几个月,一些二线的硅片企业,开始反映出缺少石英坩埚,可能面临停产的问题。最初,在行业内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
后来分析师们调研了几个一线硅片企业,发现大家真正缺的并不是石英坩埚,而是高纯度的石英砂,而全球只有美国、印度有可以稳定供应石英砂的矿。所以这个环节的关键,既不是石英砂的提纯技术,也不是坩埚的生产能力,而是石英矿本身。
随着分析师们进一步对这个环节进行深入调研,渐渐意识到光伏石英砂没有那么简单,与普通的建筑石英砂完全不同。虽然说是叫高纯石英砂,但实验室合成出来的石英砂也是有的能用,有的就不能用,似乎既需要较高的纯度,又需要某种杂质的含量刚刚好。
石英砂不同于硅料,硅料的成本占了组件成本的80%多,硅料涨价涨太多,会抑制电站运营方的需求,毕竟电站方不会亏钱去上新能源发电。而石英砂不同,石英砂在硅片生产过程中成本才占了1%左右,哪个硅片厂家会因为这点成本而错过在硅片上挣大钱的机会?
于是,石英砂企业开始惜售,而硅片厂家又大量的补库存,石英砂价格从此一天一变,而A股上市公司石英股份的股价也是一骑绝尘。
高纯石英砂
据估算,23年硅料支撑光伏装机500Gw,石英砂330Gw,IGBT360Gw,EvA粒子410Gw,可见,就在22年下半年,光伏产业链的卡脖子环节将由硅料转换到石英砂。
当这个时点来到后,光伏产业链格局将重塑,各环节价值将被重新评估。而石英砂的扩产能需要开矿,从这些年开锂矿的经验来看,开矿这个事也不是1年2年可以随便开出来的,因此,也许至少未来3年,石英砂都会是光伏产业链的“短板”。
石英砂毕竟只是产业链上一个很小的环节,尽管最受益,但也不至于吃下产业链上太多的利润,那产业链的利润到底如何分配?
6月26日,TCL中环的硅片进行了提价,当天,股价高开,随后3天斩获两板,市场上多出这样一种声音,既然石英砂稀缺,那一定是有锁定石英砂能力的企业理应获得更多利润,而硅片企业中只有中环和隆基绿能有石英砂保供能力。
也有这样的声音:有石英砂的硅片企业确实受益,但是否就意味着这些企业的盈利从此就一骑绝尘?
我想,只有时间能给我们答案。
今天第一次以这种讲故事的方法给大家梳理了过去这段时间光伏行业发生的事,从小语文拿不出手,勉强靠数理化考上大学的我还是有点惶恐,不知道讲的好不好。
讲这些也是希望大家做投资能真的理解产业链上正在发生的一些事,这样遇到了问题才知道如何分析。我把我的一些思考总结一下:
1、硅料确实很超预期,但硅料产能下半年就彻底赶上来了,硅料的价格真的要降了,通威股份的中报肯定很好,但这也是硅料最后的巅峰时刻。
2、硅料降价之后,整个产业链将会过的舒服很多,电池片、组件企业利润可能会有很好的回升。但要注意的是,以上这些事市场上有一定预期。
3、硅料降价之后,硅片没有那么迫切需要做薄了,中环的技术优势不再那么显眼,高测股份的切片代工业务恐也难持续高增。
4、关于石英砂,市场上有争议的一点在于:即使没有高纯石英砂,也会有合成石英砂,无非是成本高一些,或者说石英砂纯度不够,无非是硅片良率下降,还不至于被完全卡死。这点目前我也没有定论,我倾向于高纯石英砂难以替代,欢迎大家讨论。
另外,现在石英股份股价高位,该如何估值争议都很大,交易能力弱的朋友一定要谨慎。
5、短期来看,中环、隆基的硅片先后涨价,预计后续其他二三线硅片厂也会涨价,先前市场(包括我在内)确实对硅片企业的竞争格局太过悲观,而一个企业或一个环节敢于涨价就是对竞争格局恶化的最好回击。这也是为什么天合光能走的更弱,因为四大组件龙头隆基、晶澳、天合、晶科,只有他没有硅片产能,为什么这四家中隆基走的相对强,因为隆基他还有硅料。
说这个是因为有朋友问天合可不可以抄底,是硅片的原因,短期来看硅片格局稍有改善,我认为这里有预期差,所以选了中环,至于天合,当硅料硅片开始降价,他的弹性会有所体现,但短期没看到,而我的风格是:看到再说,看不清就先不看。
6、关于传言硅片涨价遭下游抵制的事,昨天分析过了,一线组件企业影响相对小,主要是硅片涨价后,国内需求被抑制,一些二三线组件企业主要客户都在国内,所以很多停工了。国外的话,恐怕也只有欧洲、美国能接受现在的价格,其他如巴西、印度等恐怕需求被抑制也是早晚的事,现在就等着硅料降价了。
市场方面:
1、国金证券、国盛证券先后唱多恒瑞医药。主要逻辑是后续几个集采品种对恒瑞影响较小,且今年有多款创新药出台,有望走出第二成长曲线。
我是感觉第二成长曲线这个词被券商玩坏了。。。恒瑞2000多亿的市值,得是啥创新药能带动恒瑞走出第二成长曲线?看不到恒瑞下一个大单品种的话,只能看超跌反弹,不宜看反转。
2、猪肉板块大涨,牧原股份涨停。我好像很少说过猪肉板块,并不是我不关注,其实只要有大趋势的板块我都愿意研究,主要还是因为前年的猪周期太强了,不太可能连续走出两个猪肉的超级周期,去产能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也许肉价确实过了底部了,但这顶多是个小周期,这种机会,错过就错过吧。
我是“零基础投资”,逻辑、观点、实盘。期待你的关注。
前一篇:多莉宝宝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