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表导演实践基础(大三上学期考试内容)

(2012-02-22 18:51:08)
标签:

杂谈

分类: Me

表导演实践基础

.名词解释:

1.戏剧:

从剧场的角度而言,要求有舞台、演员、观众这三个基本要求,当然还有演出的内容—故事。从戏剧性的角度而言,戏剧是行动的艺术。男演员和女演员向观众展现行动的冲突、对抗和贯彻;从游戏的角度而言。叫做“活人演活人给活人看,是游戏和寄情寄梦的方式。

2.梅兰芳体系:

是与斯坦尼体系,布莱希特体系并称的世界三大演剧体系。是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的总称。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也是梅兰芳体系的核心。这些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演剧观,使中国戏剧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

3.陌生化(或间离)

布莱希特戏剧中提出的一种戏剧艺术方法,布莱希特戏剧是20世纪德国戏剧的一个重要学派,他对世界戏剧发生着很大影响。布莱希特在戏剧上重要贡献是创立了“叙事剧”,理论。这种理论艺术方法的核心是“间离效果”(又译“陌生化效果”)布莱希特有意识地在角色、演员和观众之间制造一种感情上的距离,使演员既是文化的角色表演者,又是它的“裁判”使观众成为“旁观者”,用探讨、批判的态度对待舞台上表演的事件。他要求导演让演员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同样,他也让观众在思考上及美学上欣赏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并通过观众的主观能动性使作品达到更高的美感教育作用。

4.斯坦尼体系:

斯氏体系是有着世界影响的、前所未有的一套较完整的、系统的演剧学说。其中发现和总结了许多戏剧艺术的规律,有大量艺术科学上的创见,自然也还存在许多值得商讨研究的问题。

(一)斯氏体系核心内容:

斯氏自己归结为两个主要部分:

1.演员内部和外部的自我修养2.演员内部和外部的创作角色的工作。

(二)体系探讨的中心内容:

斯氏研究了演员既是创作者、是创作工具,又是形象(作品)体现着这样三位一体的表演艺术特征;

提出了演员创造性舞台自我感觉的理论,创造获取舞台自我感觉的方法。并进而提出了“从自我出发创造角色的方法。这方面的全面理论贡献,可以说是前无他人。

5.程式化:

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之一。程式是戏曲反映生活的表现形式。它是指对生活动作的规范化、舞蹈化表演并被重复使用。

程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活,但它又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对生活经过提炼、概括、美化而形成的。其中凝聚着古往今来艺术家们的心血,它又成为新一代演员进行艺术再创造的起点,因而戏曲表演艺术才得以代代相传。戏曲表演中的关门、上马、登舟等等,旨有固定的格式。

除了表演程式外,戏曲从剧本形式、角色行当、音乐唱腔、化妆服装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程式。优秀的艺术家能够实现程式的某些局限,创造出自己最有个性化的规范艺术。程式是一种美的典范。

6.布莱希特体系:

布莱希特戏剧是20世纪德国戏剧的一个重要学派,并形成了自己的演剧体系,对世界戏剧发生着很大影响。

布莱希特在戏剧上的重要贡献是创立了“叙事剧”理论、他的戏剧美学思想是建立在辨证唯物主义认识理论基础上的,基本出发点是:戏剧必须起教育作用,不但说明世界,而且要改变世界。

其艺术方法的核心是:间离效果:(一译“陌生化效果”)。布莱希特有意识地在角色、演员和群众之间制造一种感情上的距离,使演员既是他的角色的表演者,又是它的“裁判”使观众成为“旁观者”,用探讨、批判的态度对待舞台上表演的事件。他要求导演让演员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并通过观众的主观能动性使作品达到更高的美感教育作用。

这种所谓的以“陌生化效果”为核心的“表现型”戏剧理论,正好同苏俄著名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以情动人”的“体验型”戏剧理论对立。但两者在基本没学观点上区别不大。

.简单题

1.什么是质朴戏剧

波兰戏剧家格洛托夫斯基提出并极力实践的一种戏剧表演理论;又叫“贫困戏剧”“穷干戏剧“。”贫困戏剧“就是逐渐地把并非为戏剧艺术所必须的戏剧“附加物”排除掉,把目光完全集中在戏剧的必不可少的两大因素—演员与观众身上。

代表著述《迈向质朴戏剧》,书中格洛托夫斯基试图还原戏剧的本质,将“质朴戏剧”的美学和方法概括为三个方面的独特理论建树;即质朴的戏剧、圣洁的演员和理想的观念。

“质朴戏剧”把对戏剧的本质思考和探索推到了斯坦尼之后的另一种极致,创造了斯坦尼表演体系之后的又一戏剧表演理论的高峰,成为20世纪下半夜戏剧人类学最重要的方法论支点。

2.演员创作的基本素质有哪些?

演员应该具备的特殊素质是创作素质,一般说,要成为一个称职的演员,最起码应该具有“七力”和“四感”。

1)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力(2)积极而稳定的注意力(3)丰富而活跃的想象力(4)敏锐而真挚的感受力(5)真实、准确而合理的判断力与思考力(6)灵敏而细腻的适应力(7)鲜明的形体与语言的表现力。“四感”——真实感、形象感、幽默感、节奏感。

3.简述戏剧导演艺术的产生过程

西方导演的确立,大致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师导演

希腊人称导演为教师,中世纪,导演的名称在各种各样的欧洲语言里都是一个意思——大师、主人。早期导演就是简单地把积累的智慧和正确的表演交给或传递给别人。

第二阶段:现实主义导演

开始于19世纪后期,这时涌现出一批突出的导演。他们重现研究戏剧传统,努力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使戏剧更加逼真。

“导演”这个词汇第一次出现是在德国宫廷剧院“梅宁根剧团”,梅宁跟公爵乔治二世是这类导演的第一人。他通常被认为是第一位现代导演。

1887年巴黎的安图昂在他著名的自由剧院开始了更彻底的现实主义运动;1898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启动了他著名的莫斯科剧院,并在全面戏剧革新方面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第三阶段:风格化导演

紧随现实主义的尾声,导演进入了第三阶段。

这个阶段开始于与非现实主义剧作家合作创作现状反现实主义戏剧的导演。

他们导演的首要目标就是创意、剧场性和风格化。他们要探索纯粹的戏剧和纯粹的剧场想象力。莫斯科剧院的梅耶荷德最具代表性。

4.什么是戏剧?

戏剧的定义:

从剧场的角度而言,要求有舞台、演员、观众这三个基本要素,当然还有演出的内容——故事;

从戏剧性的角度而言,戏剧是行动的艺术。男演员和女演员像观众展现行动的冲突、对抗和贯彻;从游戏的角度而言。叫做“活人演活人给活人看,是游戏和寄情寄梦的方式。

对戏剧定义的理解——

第一,戏剧是“场”。

第二,戏剧是合作,也是游戏。

“戏剧就是将游戏变为工作的艺术,也就是说将游戏变为艺术作品。”游戏式的“扮演”是戏剧的基础。表演最终是为别人而采取的一个行动或一系列行动,目的是提供或引起关注、娱乐启迪或参与。那个别人就是观众。

第三,戏剧能量或能量的释放。

《敞开的门》中,布鲁克说:戏剧指的不是剧场,也不是文本、演员风格或者形式。戏剧的本质全在一个叫做“此时此刻”的谜面里

此时此刻能量惊人。

5.简述好剧本的特征:

1)可信并引人入胜——

可信即现实,是戏剧的基础、引人入胜就是一部剧作中引起人们的好奇;好的戏剧都是让人戏心悬在空中,处于不断地好奇和期待之中。

2)可说性、可演性、流畅性

可说性、可演性要求创作的戏剧对白能够在舞台上表演得铿锵有力,并与场面、故事、人物性格浑然一体。剧情连贯,剧才能流畅、张弛有度富于节奏和戏剧性。

3)丰富性:丰富的细节、丰富的层次。

4)人物塑造的深度:

人物塑造的深度就是要捕捉到人物身上的深刻性、复杂性和独特性。

经典好戏都是靠人物钻进人心、占领人心的。

5)严肃性和相关性:

作品的严肃性一般指其主题在人类精神、道德和心智生活中具有严肃、持久的意义。

6)集中、洗练和强烈:

既符合艺术创作和观赏规律,能够产生审美效果和生产经济效果,成本降到最低。

7)赞美——赞美生活但不能滥用。

6.什么是残酷戏剧

是由戏剧家阿尔托倡导的理论。在他的论文集(戏剧及其替身)(1938)中阐述了这个理论。阿尔托主张戏剧应该是残酷的,应该表现“生的欲望、宇宙的严峻以及无法改变的必然性”;他认为戏剧的功用就是使人摆脱文明的压抑,并把天生的能力解放出来。他主张表演神秘的奇景,如呻吟、尖叫、脉动式的灯光效应、异常的舞台木偶和道具等,来震撼观众;认为在理想的剧场中,舞台与观众席在融于一体。此外,在戏剧的表现手段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已不再是舞台对白,而是形体语言,通过形体语言表达有声语言所无力表达的一切。这就要求导演的作用举足轻重,他需要在舞台空间中创造。

论述:《梅兰芳》和《窝头会馆》——6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