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追分木造老車站

因爲車票上的起訖站名連成寓意吉祥的句子而成名的車站,在臺灣最廣爲人知的應該就是追分成功和永保安康,再借其諧音,引申出追婚成功,所以除了考生青睞,適婚年齡者也可以視爲祝福語。夏日的午後,在路邊吃了一份包裹了蘿蔔乾、豬肉丸、滷鴨蛋,并且淋上美味醬汁的碗粿之後,我來到追分車站,這不是我第一次經過這,但是是第一次走進這座古老的木造的車站。
小時候過年縂要去臺南和長輩拜年,通常會乘坐火車,因此會經過追分站,追分站在臺中市大肚區,臺灣鐵路有海線和山缐之分,「追分」為日文漢字,是「分岐路」的意思,早年縱貫線行至追分這裡之後路線開始分歧,其中一邊繼續沿海岸線通往彰化,另一邊則經成追線通往山線的成功車站,因爲位在分歧的位置而得名,所以在日本也有多個因為相同原因命名為「追分」的車站。追分車站的站房以檜木建成,是海線鐵路中少數未經改建的車站之一,近來因爲鐵路局販賣的「追分-成功」紀念車票,使得車站成爲吸引懷舊旅人的景點。
這座古老的火車站附近,有一所歷史逾百年的小學,母親從師範學校畢業之後,分發任教的第一所小學就是這所追分國小,那時她總是從這搭火車去臺中,置身小小的火車站裏,我想像年輕的母親穿著套裝端莊的站在月臺候車,在售票口買票,在長椅上等待時間慢慢過去,然而時間的流速遠比你以爲的快啊,一晃眼,她在月臺上留下的足跡已經是六十年前的事了。
追尋歲月記憶流,祈願幸福如其分。
小小的追分站,承載了當地人長久的記憶,離家的游子由此出發,亦由此返鄉,雖然如今印著追分成功的硬卡車票透過網路亦可買到,但是親往追分小站走走看看的感受才更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