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日據時期歷史建築之一 放送局和市長官邸
 (2017-08-30 13:01:37)
	
			
					(2017-08-30 13:01:37)		| 标签: 文化旅游 | 
台中除了逢甲夜市,一中街商圈也吸引許多遊客,在一中街商圈附近還有兩處日據時期留下的古老建築,可以一觀。
從雙十路轉電台街,在一座院落裡的典雅建築是台中放送局,這是日本名詞,自然也透露出臺中的殖民歷史,在我小時候這裡是廣播電台,一般人不能隨意進出,因為父親認識電台裡工作的人,有一回我們來到這個院子拍照,可能因為日式老建築加上院子裡的防空洞,讓我留下的印象披上一層神祕色彩。


2002年,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將放送局登錄為歷史建築,建於1935年,外觀樣式為「過渡式樣」的現代類型建築,如今開放參觀,據說這座建築物共有94扇窗,這些窗戶因應不同機能,設計出不一樣的窗型,從日出到日落,屋裡的人可以看見不同色彩。
1935年,台灣放送協會在台中市新高町的辦公地點落成啟用,同年5月11日台中放送局開始廣播,這是台灣第三個廣播電台,呼號「JFCK」。日本戰敗之後,中華民國政府派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接收台中放送局,後改組為中國廣播公司臺中廣播電臺。1998年,中廣臺中臺遷出台中放送局,台中放送局移交臺中市政府。1999年921地震使台中放送局受損,2004年建築物修復完成。
雙十路上另有台中市長官邸也是日據時代留下的古建築,原是台中市政商界名人「宮原武熊」醫師在西元1929年(日治昭和4年)創建的宅院,台灣光復後為國民政府接收,做為市長官邸。但自第八任台中市長曾文坡市長,至胡志強市長都未居住於此。胡志強市長上任後為提升台中市的文藝氣息,將市長公館重新定位為藝文展演場所。



市長官邸為巴洛克式建築,平頂具現主義特色,二樓陽台為瓶型欄杆扶手,廊道則採古典仿埃及柱列式。建築風格為和洋混合風格作品,目前是臺中市保存情況最完整的日據時期洋房宅院建築。如今市長官邸為藝文之家,提供文學、音樂、美術、戲劇、舞蹈等藝術家,舉辦展覽、演出、座談會、講座或工作坊等活動的場所。
中學六年搭校車幾乎天天都要經過這裡,但是中學時候我並不知道這座建築的歷史,那不過是途中的標點意味著即將到達台中一中,如果要吃豐仁冰就要預備下車了。
如今這裡除了藝文之家,還有一座餐廳。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