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告诉我一个故事,关于爱因斯坦的。
一天,愛因斯坦要去钓鱼,父親喊住他,和他說:
「昨天,我和傑克大叔去清掃南邊工廠的一個大煙囪。
那煙囪只有踩著裡邊的鋼筋踏梯才能上去。
你傑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後面。
清扫完,鑽出煙囪,我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事情:
你傑克大叔的後背、臉上全都被煙囪裡的煙灰蹭黑了,
而我身上竟連一點煙灰也沒有。」
爱因斯坦父親說:「我看見你傑克大叔肮脏的模樣,
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樣,於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裡去洗了又洗。
而傑克大叔呢,他看見我鑽出煙囪時乾乾淨淨的,
就以為他也和我一樣乾淨呢,
於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樣上街了。
結果,街上的人還以為傑克大叔是個瘋子呢。」
爱因斯坦的父親说这个故事,其實是要告诉儿子,別人誰也不能做你的鏡子,
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拿別人做鏡子,白痴或許會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愛因斯坦從此時時用自己做鏡子來審視和映照自己。
后来,愛因斯坦問學生:「有兩名工人修理老舊的煙囪,
當他們從煙囪裏出來後,其中一人全身髒污,
而另一人卻是乾淨的,請問,誰會先去洗澡?」
一位學生說:「當然是滿身髒污的工人先去洗囉!」
而另一位學生
卻認為骯髒的工人看到對方是乾淨的,
可能以為自己並不髒,
而乾淨的工人看到骯髒的工人時,
會以為自己很髒,所以會先跑去洗澡。
話一說完,所有學生似乎都同意這個答案,
这时,愛因斯坦告诉学生:
「這個答案是錯的!兩個人同時從老舊的煙囪爬出來,
怎麼可能一個是乾淨的,另一個是髒的呢?
我要教你們的就叫作『邏輯』。」
當人的思路受到牽絆,就無法釐清一切事理的根源──邏輯,
我們有时会受到事物的外相左右了判斷,加上認知上的偏差、性情上的執著,
或是他人的論斷,而忘了背後的真理?
也就是當心中有了「執著」,就沒有多餘的空間容得下「真理」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