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抓住爱情的滋味--对杨明的《午夜点心》有感

(2011-01-02 10:13:49)
标签:

杂谈

有些事真的很巧,前几天有同学建议我,可以考虑写些旅游美食方面的文章,其实我以前就是旅游记者,也撰写过美食专栏,还以料理为主题,结合温馨的故事,出版过一本书,书名是《抓住爱情的滋味》,结果今天就有人传了这篇文章给我:

 

人文学院06中本四班   欧飞   

爱情的开始,就像面对一道佳肴时味蕾蠢动,而当爱情结束的时,最美的就是回味无穷的回忆。每段爱情,每道食物,都蕴含着一个特别的故事,留有一道难忘的食物!于是爱情和食物就有了美妙的结合,浪漫的故事散发着阵阵香味。台湾著名作家杨明就品味到豆配油条平凡而又不简单的深情的滋味,再用细火慢慢的加温,写出一篇让我们唇齿留香的《午夜点心》。

《午夜点心》写的是一对每天都在为三餐拼搏的青年情侣,下夜班后都会在附近的豆浆店点一碗豆浆,一份蛋饼包油条,坐在亮晃晃的日光灯下一边吃一边发牢骚。一天她加班,他对她说等她一起喝豆浆,他和往常一样,说些琐碎事。。。等她们离开豆浆店的时候,街上已经可以看得到赶第一班公车的学生,他说:“他们忙碌的一天才要开始,我们却可以回家睡觉了,这样子想觉得自己还算是幸运。”回到家后,她意外的发现他被裁员的通知单,她心痛他在豆浆店里提都没有提,她明白到他当时的感受:平时不觉得豆浆店简陋,但是知道自己就要失业了,还坐在豆浆店里,就不免有些落魄,平时带点怀旧色彩的家常情调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廉价的印象。第二天她给他磨了一碗香滑滑的豆浆,向他求了婚。。。。。。

一碗豆浆,一份蛋饼包油条是再平常不过的宵夜了,但是它们却是他和她爱情的见证,豆浆的浓滑,蛋饼的柔软配搭油条的香脆无时无刻不在飘逸着她们爱情的滋味,他们没有多余的钱去高级的餐厅享受,吃宵夜就是她们在寻找生活中的安慰,一样的食物,若是当作三餐吃,就会觉得对自己是理所当然的责任,但是当作宵夜就多了一分纵容,再加上是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感受,吃在嘴里也有了不同的滋味。这就是爱情的味道,平凡而又甜蜜。。。。。。

八年后 他们有了一个上小学的儿子,房屋贷款早已经付清。当然他很快有了新的工作。他们还是天天去吃那豆浆店点一碗豆浆,一份蛋饼包油条,他最喜欢说,他没有向她求婚,是她向他求婚,语气中有骄傲也有甜蜜。也许真的豆浆油条比较适合他的心情和口味,家常的温暖,虽然有一点纵容,却很实在。

微型小说研究者梁多亮指出:“微型小说因为跟生活取零距离,他反映的几乎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可以说很多微型小说都是因为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个画面,一个场景的触发而进行艺术构造,敷演成篇的。”(见《微型小说写作》)而《午夜点心》的立意就是如此贴近生活的现实性,因体制的精短构成其爱情的滋味迅速反应现实生活的高度灵活性。 《午夜点心》是写一对在现实生活中挣扎的青年在平凡的豆浆店发生的爱情故事,贴近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有相当强的现实意识,感受他们的爱情滋味,就像是自己和心爱的人面对面的坐着感受豆浆和油条的温暖,还有甜蜜的滋味。

法国艺术美学理论加丹纳说:“艺术品的本质在于把一个对象的基本特征,至少是重要的特征,表现得越占主导地位越好,越明显越好,艺术家为此特别删节那些遮盖特征的东西,挑出那些表明特征的东西,对于特征变质的部分都加以修正,对于特征消失的部分都加以改造。”(丹纳《艺术哲学》)艺术是如此,文学更是如此。这就是文学的“单一律”主要表现在“带特征的单纯”。由于篇幅的限制,微型小说在塑造主题的时候会集中力量写一个元素《午夜点心》多次提到“一碗豆浆,一份蛋饼包油条”,从而象征着他们爱情的滋味。从简单的豆浆油条中体会到爱情的滋味。

毋庸置疑,文章因文体字数的限制和“单一律”内涵的规定,它没有出现大段大段独立的环境介绍和描写,但是在杨明的构思意图下,运用了白描的手法来突出立意,这就产生了小说的精简之境。走进小说中豆浆店的环境,就好象进入了爱情的殿堂,嗅着爱情香滑的滋味。

。。。。。。传统的吃法应该是桶炉中烤出的芝麻烧饼夹油条,但是店家不甘寂寞,于是变出许多花样,烧饼不一定配油条,夹荷包蛋也行,油条当然也可以外裹蛋饼,比起烧饼油条,蛋饼的柔软搭配油条的香脆,别具滋味。。。。。。

杨明用不少的笔墨写豆浆油条的搭配,在平易朴素的食物中感受爱情的味道,正是杨明赋予了豆浆油条的味道,读者再用自己的心灵和感觉去扑捉其中爱情的滋味,他的手法是朴素的白描,使用了凸现特征并略带质感的朴素的语言,更加突出了轻轻滑滑的滋味。

在微型小说中可以创造前后变化的环境,但是《午夜点心》则是营造了精简的不变的环境,在开始热恋的地方到她向他求婚的地方都是那一家豆浆店,让人感觉的温暖的熟悉,心里一直弥漫着淡淡的甜甜的味道,《午夜点心》就是在创作中设计这种非常的效果,在短时间的阅读中迅速点破主题,传达出无法言语的爱情的滋味。

在不变得环境中杨明更是用“物品借代”的方法,用“一碗豆浆,一份蛋饼包油条”代表中爱情的滋味。因为文章的短小,它必然要省略许多的生活内容的描写,然而杨明的机智却在于采用修辞学里的借代手法,精心挑选了“豆浆油条”作为与他们爱情有着密切关系的具体物件,让这两件物件来折射和代替他们的生活环境的内容,当然在文章中没有明确的表示,却又是这样的真实的从其中感受到他们每天的生活,细腻的爱情。

杨明沿用的创造表现对象的手法和有着“实录”传统的中国微型小说很相似:通过形似来传达出对象的“神似”的艺术道路。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小说文体,它要求事件能写出将具体的进程,要求环境能体现出可见可闻的质感。在《午夜点心》里用了“豆浆油条”来当做他们爱情的象征。用“豆浆油条”的形似来强调“爱情”的神似内涵,文章多次提到详细的描写“豆浆油条”追求“形似”,但这不是作者最终的目的,它达到了“第二个艺术层次”,就是通过 “豆浆油条”的形似实现“爱情”的神似,,杨明的《午夜点心》充分的体现了“以形写神”的特点,中国的微型小说在写作上特别要求“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境界,形似和神似都不得有所偏废,形似是神似的基础,真正的艺术境界,不能只有形似而没有神似,也不能只有神似没有形似,它们是相互存在的。

杨明的《午夜点心》不仅在写作手法上多次的运用到微型小说的精髓,最重要的是让我们体会到爱情的滋味,送给爱情最好的礼物,应该是食物,它也许不象珠宝那样恒久,也不象鲜花般灿烂,但是它绝对最真实。食物触动的是人最原始的感官,最容易在人心灵深处留下感动。送她巧克力作为相恋的礼物,因为它的味道是浓烈的——细腻、滑润,丝丝入扣,唇齿舌间,余香漂渺,让人感觉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送她精制果酱作为分离的礼物。因为相思的滋味永远说不清是酸是甜,希望她快乐就多放点糖吧。这种耐吃的食物会在分离的日子替你陪伴她,在茶饭不思的时候替她打开胃口。即使是寒冷的冬季,果乡也随时为她送去温暖的气息。

煲一锅汤给她作为相守的礼物。它融汇食物的精华,温暖而滋补。是种脉脉无语的爱。

这是三种炮制不复杂,却费时费力的食物,需要耐心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如果你爱一个人,那么为他/她做吧,没什么比这更能说明你的诚意;如果有人为你做这些,请珍惜他/她,珍惜一颗玲珑心。

祝愿你送出的是巧克力,因为此刻的你一定是快乐的;更祝愿送出的是汤,因为此刻的你一定是幸福的;当爱情演变为亲情,当他对你的思恋成为一种习惯,其中起催化剂的,不过是早餐的一杯精心调制的咖啡,恰到火候的煎蛋,或者浓浓的,热腾腾的豆浆,油条;或者可口的粥,爽口的小菜,金银馒头,小笼包,或者是一碗早起赶着端回来的混沌……

其实爱一个人很简单,准备他喜欢的食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这就是《午夜点心》给我的全部感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1新年快乐
后一篇:期待春暖花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