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2011-07-03 10:06:24)
标签:

书法

杂谈

分类: 论文

中国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任京生

2008年发表于《学术周刊》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一个特别要向外国学生讲授,但是却往往被教师所忽略的问题,那就是汉字的书写——书法。在中国近代史上,随着钢笔取代毛笔,随着计算机打字取代手写汉字,书法已渐渐地被人们所忽略。但是,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是中国历史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也是不应该忘却的。了解这一点,对于外国学生学习中文,学写汉字,会有很大的帮助。中国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书法是一门艺术。

        汉字与英文一个很大的差异就是,英文是工具,而汉字不仅是工具,汉字的书写——书法,还是一门艺术。在西方,一提到美术,往往就特指其油画、雕刻等艺术作品,人们不会专门举办一展览来比试26个字母谁写得最美。但是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美术是“书画”,书法与图画是联系在一起的,“书画同源”,而且是“书”在前,“画”在后,可见书法的地位。汉字之所以能成为艺术,主要因为两个原因,第一,汉字最早来源于图画,古人们最早是通过画图来表达自己的意思的,由此逐步演变成了今天的汉字。第二,自从毛笔发明之后,人们就开始用毛笔来写字和画画,毛笔成了人们既用来写字,又用来画画的主要工具。而古代西方人则用鹅毛管来写字,用排笔来画画。鹅毛管粗细一致,笔划单调;而毛笔则粗细浓淡变化万千,加上汉字是用点、横、竖、撇、捺等不同笔画组成的文字,汉字本身这种结构就具有图画特性,因此古人书写汉字时,实际上就是通过点和线条的粗细、虚实、浓淡、强弱等的不同变化来创造汉字的优美形状,写字仿佛是在画字,增加了其艺术效果。不仅单个的汉字讲究造型,整个篇章也很讲究行距分布,章法布局。由此可见,中国书法是一种线条艺术,是一种点线结合的造型艺术,人们不仅通过写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好的书法还产生一种视觉美,给人们提供美的欣赏。并且,中国国画,总喜欢在图上提上一行字,并盖上印有自己名字的图章,“书”与“画”彼此点衬,相得益彰。因此“书”与“画”自古就成了一对孪生姐妹,形影不离。

这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仅表现在文字的书写上,还表现在其他许多方面。例如,西方饮食文化讲究科学,吃饭主要是用来果腹,用来维持健康;而中国饮食文化不仅用来果腹,还是一种艺术,甚至是人们用来进行人际交往的一种艺术。西洋拳动作简单,主要用来搏击;而中国武术不仅用来搏击和炼体强身,还发展成了一种表演艺术。

 

2、书法中蕴藏着一种民族精神。

中国古人不仅用诗歌来抒情写性,而且还用书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由于书法与作画具有一脉相承之处,通过图画能表达出来的意境,书法依然能够表达;并且,书法比图画更为抽象,更能体现作者深层的理念。

中国书法讲究藏锋,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含而不露,谦虚不骄的内心修养。书法给与人们视觉上的静中有动的感觉,又表现出古文人静观万变,以不变应万变的超然心态。楷书讲究笔画协调、结构平衡、大小一致等等,表现一种求同、求稳的民族心理。而草书的豪放不拘,又体现了知识分子挥洒豪迈,对自由精神的向往。书法讲究神韵,又与中国古代诗词散文的写作方法相一致的。书法的抑扬顿挫又与音乐的音符相媲美。

书法的笔画虚实结合、阴阳相依、变化多样,正好表现了古代文人刚柔相济、柔中带刚的性格特征“书法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但这种和谐不是简单的线条均衡分割,状如算子的等量排列,而是通过参差错落、救差补缺、调轻配重、浓淡相间等艺术手段的运用,达到的一种总体平衡,即‘中’、‘和’意义上的平衡。”[i]

中国书法最讲究风骨,要通过柔软的笔锋传达出一种苍劲有力的精神,一种飘逸豪迈的情怀,和一种胸怀高远的志向。唐代张怀瓘在《书议》中说:夫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见其志。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也说:写字者,写志也。例如岳飞的四字榜书还我河山,谭嗣同的壁书去留肝胆两昆仑等等许多中国古代仁人志士的绝妙手笔,一种豪迈的志向和情怀在字里行间跃然纸上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常常喜欢在情绪激昂之时提笔疾书,以抒情怀。手上笔在腕中运动,心中情透过笔尖直达纸上,一气呵成,力透纸背。这个时候书写出来的文字,旁人也能从中感受出一种真情表述。

 

3、书法表现了一种中华民族的审美倾向。

从太极图到书法,到水墨画,都是一种黑白相间的强烈反差审美效果,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这种黑白搭配图案具有一种情有独钟的爱恋。中国水墨画不像西方油画那样五颜六色,而只是黑白两色。中国书法也只是白纸黑字,不用红,不用蓝,也不用绿,可以说,黑白两色,是中国几千年社会认为最具审美效果的搭配。因此,一幅白底黑字,黑白相衬的书法总给人们一总体的美的视觉效果。在这一点上,中西文化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洋画讲究用七彩颜色浓妆艳抹去表现事物本来的实际面貌,而中国书画则讲究用黑白两色的自然搭配去传达事物的深远意境。“书法艺术以静态的形式,通过黑白关系的处理,揭示出虚实相生的对立统一关系,证明了万事万物的得失互转、阴阳相赞、和谐共存的矛盾辩证规律[ii]

 

4、书法可以修身养性。

写书法时讲究入静,讲究凝神静气。唐代著名书法家虞世南练书法时就讲究“收视返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入静可以培养人们的耐性,克服急躁心理,久而久之,可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练气功就讲究意念,讲究平心静气、全神贯注、排除杂念,在这一点上,书法与气功的养生方法非常相似。有资料统计,“历史上欧阳询、颜真卿等大书法家平均寿命79.2岁。”“明清两代著名书画家(书画相通)同高僧比较,28人中,书画家比高僧长寿12.7岁。[iii] 这说明,书画家的寿命比高僧还要高。因此说,练习书法,实在是一种修身养性的绝佳运动。

 

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件瑰宝,这在西方文化中是没有的,就像中国武术,中国京剧一样,举世无双,更显其稀世价值。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把中国书法也作为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补充进去。目前“汉语学习热”在海外不断升温,但是,很多外国学生反映学写汉字是他们最难的地方,有的学生想放弃写字,干脆用电脑来进行打字。因此,介绍一些中国书法,可令外国学生对中国书法耳目一新,以提高外国学生学写汉字的兴趣,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刻地了解。

 



[i] 孙鹤《人民网》 2003-07-15  http://www.9wh.net/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305

[ii] 国际艺术网,2005-1-12 11   http://www.6art.net/2005/1-12/11591684354.shtml

[iii]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521.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