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以一种中国足球的方式输掉了亚锦赛决赛,很多篮球专家都认为,是少帅郭士强的指挥失误令中国队丢掉冠军。
郭士强肯定有责任,中国和伊朗交手时几无还手之力,郭士强从换人到战术调整始终没有任何效果,中国没有在任何一个时段打出一支强队应有的小高潮,任对手玩弄于股掌之间。这是郭士强的失职之处,但我总觉得,在失去姚明之后,中国男篮不敌伊朗是一个正常结果,郭士强只不过是将一场小负变成了惨败而已。惨败,是郭士强的问题,失利,则是中国篮球整体的问题。
大快灵是笑柄
这么多人怪罪于郭士强,是因为在绝大多数人看来,中国男篮是亚洲的超级强队,即便没有姚明,拿个亚洲冠军还是比较轻松的。因为我们拥有NBA现役球星易建联,有前NBA球员孙悦、王治郅,有CBA超级明星朱芳雨、刘炜等。但纸上谈兵式的实力榜似乎只适合中国篮球,并不适合伊朗队。
易建联能里能外,王治郅步伐灵活,朱芳雨擅投三分,孙悦防守够强,刘玮长于调度,可惜这只是五个点,不是一个整体;伊朗内有哈达迪,外有巴赫拉米,纸面上防住他俩就能搞掂一切,但伊朗人在亚锦赛决赛上展现出的是一个水银泻地般的篮球体系。毫不夸张地讲,中国球员是在单打独斗,5个人和一支队抗衡,惨败在所难免。
前几天,有一名国家队球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了一句话:“现在我们要打大快灵。”言下之意,失去姚明后,中国男篮要追求速度,中国队在亚洲又有身高优势,所以就要打大快灵。这名球员说这句话时,中国队在亚锦赛时还顺水顺风,大家自我感觉都很好,直到碰上了伊朗人,所谓的大快灵就成了一个笑柄。自90年代中期那批黄金一代淡出江湖之后,中国男篮丢掉了快速灵活的传统优势,以姚明为轴心建立起了一个新体系,而今,姚明离去,整个体系彻底坍塌。男篮亚锦赛的失利,只是说明了一个基本事实,中国篮球需要重新建立一个体系,当然不是大快灵。
男篮其实技不如人
我们做一个假设,如果亚锦赛上坐镇指挥的不是面对困局无解的郭士强,而是一位纯熟的战术大师,中国男篮是否就能稳拿冠军?答案恐怕是否定的。以伊朗之实力,中国只能说能与之抗衡而已,就个人能力而言,中国应该是出于劣势的。
对中国球员的个人能力,之前很少有人提出质疑,因为我们是世界前8,孰不知这个世界前8是姚明这名超级巨星给中国男篮输血的结果,失去姚明,我们才能洞悉一切。中国篮球这些年风生水起,其实就是因为上天给我们了一个姚明,而姚明的天赋有一半是上天所赐,另一半要归于NBA的锤炼,其实和中国篮球的训练理念没什么关系。
姚明之外,我们在亚洲能拿得出的顶级球星还有谁?易建联和王治郅算,其他人呢?朱芳雨,只是一个定点投手,没有突破能力的小前锋,身上有着致命短板;孙悦,防守出众,他的投篮命中率太低;刘炜,中国快攻得分如此之低,控卫难逃其咎。即便是易建联和王治郅,没有一个人是真正意义的中锋。
中伊之战,中国的篮板球只有26个,伊朗的前场篮板就有19个;伊朗快攻拿下10分,5倍于中国。抢篮板是一个基本技术,快攻是衡量一支球队整体技术含量的重要指标,两项对比,能说中国球员的个人能力突出吗?
我总觉得,近10年来,无论是CBA联赛,还是各级国字号球队,中国篮球都在退化,篮球是一项高智商运动,姚明的存在,令中国球员对篮球整体的理解简单化:把球交给姚明,其他人全部干脏活。不和世界强手比较,以亚洲冠军伊朗为坐标,或以胡卫东、孙军、巩晓彬、刘玉栋这代球员为坐标,无论横向比,还是纵向比,中国球员的篮球智商都在萎缩。
教练只是一个方面,培养不出一批特点突出、能力出众的球员,中国男篮无法出头。现在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明年的世锦赛,中国男篮遭遇欧洲强队时,会出现何种惨不忍睹的局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