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京剧系列:京剧剧本《西厢记》[全本](第三节)
(2011-02-23 23:06:52)
标签:
转载 |
分类: 伴奏原味 |
原文地址:京剧系列:京剧剧本《西厢记》[全本](第三节)作者:万俟鑫淼
【第十二场:拷红】
(崔夫人上,气。)
崔夫人 (念) 只为娇女事,操碎老人心。
(白) 这几日见莺莺言语恍惚,神思加倍,腰肢体态,比往日大不相同。莫非做下不才之事?此事都在红娘身上。
红娘哪里!
红娘 (内白) 来了。
(红娘上,望堂上。)
红娘 (白) 哎呀,老夫人今天变脸变色的,想必是小姐与张生之事发了。红娘啊红娘,这一顿粗棍儿怕是逃不了啦。
崔夫人 (白) 红娘还不滚出来!
红娘 (白) 来了来了。
(红娘见崔夫人。)
红娘 (白) 老夫人您叫我?有什么吩咐吗?
(崔夫人怒。)
崔夫人 (白) 跪下!
红娘 (白) 跪下?哦,是是。
(红娘跪下。)
崔夫人 (白) 红娘你知罪么?
红娘 (白) 不知罪呀。
崔夫人 (白) 唔,还敢强嘴!你每晚跟小姐到花园里去,深夜不归,可有此事?
红娘 (白) 哦,花园是去过的呀,可是每晚很早就回来了。
崔夫人 (白) 还敢强辩么?说了实话便罢,如若不然,定要打死你这小*人!
(崔夫人打红娘。)
红娘 (白) 老夫人您别闪了手。
(红娘想,扶住竹板。)
红娘 (白) 听红娘我说。
崔夫人 (白) 你说!
红娘 (白) 老夫人哪!
(唱) 那一夜俺小姐停下了针绣,主仆们对银灯闲话在楼头。她说起:“张哥哥骨如柴瘦,可怜他异乡作客多病多愁。咱何不背着夫人——”
崔夫人 (白) 背着我怎么样?
红娘 (唱) “前去问候?”
崔夫人 (白) 你们见着那张生无有?
红娘 (唱) 那张生见小姐才把眼泪来收。
他说道——
崔夫人 (白) 他说些什么?
红娘 (唱)他说道:“老夫人你不顾信守,忘却了解围事将恩作仇。东阁内饮下了悔婚闷酒,眼见得病奄奄一命难留。”俺小姐劝张生:“不要难受,少年人要图个万里封侯。”张生说他不羡金印如斗,他宁愿作鸳鸯绿水同浮。他二人直谈到初更时候,那张生还说个无了无休。他对我说:“红娘,你且先回——”
崔夫人 (白) 小姐呢?
红娘 (唱) “她权时落后,”
崔夫人 (白) 你小姐是个女孩儿家,怎么能让她落后呢?
红娘 (白) 可说得是吓。
(唱) 怎奈她也不愿回转高楼。我只说小姐她会神针法灸,却原来他们结下了燕侣鸾俦。
崔夫人 (白) 后来呢?
红娘 (白) 后来么,夫人哪!
(唱) 他二人一月来双飞双宿,不识忧不识愁两意相投。
崔夫人 (白) 竟有此事,气煞我也!
红娘 (唱) 夫人你得好休,便好休,这其间何必苦追求?彩凤求凰自古有,常言道“女大不中留”!
崔夫人 (白) 都是你这小*人之过,着打!
(崔夫人打红娘。)
红娘 (白) 此事非张生、小姐、红娘之过。
崔夫人 (白) 是谁之过呢?
红娘 (白) 乃是夫人的不是。
崔夫人 (白) 这小贱人竟敢扯上我来了,怎么倒是我的不是呢?
红娘 (白)夫人,信者人之根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当日兵围普救之时,夫人亲许:“退得贼兵者以莺莺相许。”张生若非慕小姐容貌,岂肯进退军之策?后来兵退身安,夫人一旦悔却前言,叫他们兄妹相称,这不是失信是什么?既然不允张生亲事,就该重谢张生,叫他远离此处。却不该又把张生留在书房,使怨女旷夫早晚间互相窥视,才有今日之事。老夫人若是声张起来,一来辱没老相国的家声;二来张生施恩于人,反受奇辱,天下都将为张生不平。再说此事告到当官,夫人也有个治家不严之罪。再若知道夫人忘恩负义,负信于人,纵然治得张生之罪,也有损夫人贤德之名,请夫人三思。
崔夫人 (白) 唔,依你之见呢?
红娘 (白) 依红娘之见,小姐与张生正是天生一对,不如恕其小过,成就他们百年之好。
(崔夫人怒。)
崔夫人 (白) 你说什么?
红娘 (白) 夫人哪!
(唱) 那张生擅才华文章魁首,俺小姐美姿容仕女班头。那张生诸子百家皆通透,俺小姐绣凤描鸾第一流。得罢手时须罢手,大恩人怎好做冤家对头?经官府免不得出乖弄丑,还不如来一个顺水推舟。
崔夫人 (白) 这小贱人说的也是。我不该养下这个不肖之女,待经官吧,又怕玷辱家门。
红娘 (白) 可说得是啊。
崔夫人 (白) 多口!
罢罢,就与了这禽兽吧。红娘,叫那小姐来。
红娘 (白) 有请小姐!
(崔莺莺上。)
崔莺莺 (白) 红娘怎么样了?
红娘 (白) 老夫人的棍子滴溜溜地在我身上转,被我说过去了。于今老夫人请您过去。
崔莺莺 (白) 羞人答答的,怎好见我母亲?
红娘 (白) 唷,小姐,您又来了。娘跟前有什么臊的?过去吧!
(崔莺莺入。)
崔莺莺 (白) 母亲哪!
(崔莺莺哭。)
崔夫人 (白) 莺莺我儿!
(崔夫人、崔莺莺同抱哭,红娘哭。)
崔夫人 (白) 我儿被人欺负,做下这等之事,都是为娘的业障,待怨谁来?经官吧,又怕辱没了你父亲名字……
崔莺莺 (哭) 喂呀!
(崔夫人扶住崔莺莺。)
崔夫人 (白) 咳,红娘,你去书房唤那禽兽来!
红娘 (白) 是。
有请张相公。
(张君瑞急上。)
张君瑞 (白) 红娘姐,唤小生何事?
红娘 (白) 还“何事”咧!你们的事发了。小姐先招了。你过去。
张君瑞 (白) 是谁告诉老夫人的?
红娘 (白) 是红娘出首的。别假小心了,老着脸,快过去吧!
(张君瑞见崔夫人。)
张君瑞 (白) 见过夫人。
崔夫人 (白) 好个张秀才,做下这等非礼之事,本当把你送到官府治罪,只是辱没了我的家门。没奈何将莺莺配你为妻。
(张君瑞急跪。)
张君瑞 (白) 多谢岳母。
崔夫人 (白) 且慢!崔家三辈不招白衣女婿。你明日便得上京应试,皇榜高中,前来迎娶;倘不得官,休来见我!
(张君瑞跪拜。)
张君瑞 (白) 是是。但凭岳母。
崔夫人 (白) 红娘,你去吩咐收拾行装,安排酒宴,明日送张生到十里长亭饯行去者。这正是:
(唱) 寄语西堤河畔柳,安排青眼送行人。
(崔夫人向崔莺莺。)
崔夫人 (白) 儿啊,随为娘来呀。
(崔夫人领崔莺莺同下。)
红娘 (白) 张先生,你总算做定了我们姑老爷了,什么时候吃你的谢媒酒啊?
(红娘笑下。)
张君瑞 (白) 咳!
(念) 只道同心侣,终偕白首盟。一波刚落下,又是一波生!
(张君瑞摇头,下。琴童、张君瑞同上,过场,同下。)
【第十三场:哭宴】
(崔夫人、崔莺莺同上,红娘随上。)
崔莺莺 (反二簧散板)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
(反二簧原板) 北雁南翔。问晓来谁染得霜林绛?总是离人泪千行。成就迟分别早叫人惆怅,系不住骏马儿空有这柳丝长。七星车与我把马儿赶上,那疏林也与我挂住了斜阳。好叫我与张郎把知心话讲,远望那十里亭痛断人肠!
(崔夫人、崔莺莺、红娘同下车。张珙旅装迎上,拜见崔夫人。)
崔夫人 (白) 张生,你近前来,自家骨肉,无须回避。
儿啊,你来见过。
(张君瑞与崔莺莺相见。崔夫人邀张君瑞入席。)
崔夫人 (白) 张生这边坐,老身这边坐,孩儿这边坐。
红娘,斟酒来。
红娘 (白) 是。
(红娘斟酒。)
崔夫人 (白) 张生!
(唱) 俺崔家择婿要门当户对,三辈的姑爷都擢高魁。我既把娇儿将你配,还望要夺个状元回。
张君瑞 (白) 老岳母!
(唱) 古道长亭骏马催,怎敢劳岳母举金杯?虽然是天涯落拓张君瑞,时来平地起风雷。
崔夫人 (白) 红娘斟酒,你夫妻分别了吧。
崔莺莺 (二簧原板) 斟美酒不由我离情百倍,恨不得与张郎举案齐眉。
(白) 张郎啊,
(二簧原板) 学梁鸿与孟光夫高妻贵,又何必到长安去候春闱?作一对并头莲朝夕相对,不强似状元及第衣锦荣归!
张君瑞 (二簧原板) 岂不想与贤妻朝夕相对,怎奈是棒打鸳鸯两处飞。
崔夫人 (白) 唔,此番上京应试,必须夺个状元回来,不要辱没了我的孩儿。
张君瑞 (白) 岳母但放宽心,小婿蟾宫折桂就来迎娶。
崔夫人 (白) 但愿如此。
家院,套起车儿,我们回去了吧。
张生,天色不早,速速登程。
张君瑞 (白) 是。
(崔夫人下。崔莺莺见崔夫人下,向张君瑞。)
崔莺莺 (白) 郎君此去,不管得官不得官,必须及早回来。
张君瑞 (白) 记下了。
崔莺莺 (白) 张郎啊!
(二簧原板) 人生最苦生别离,未曾登程先问归期。
张君瑞 (白) 娘子!
(二簧原板) 低下头,心如醉,眼泪汪汪不敢垂。青云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崔莺莺 (白) 张郎啊!
(二簧原板) 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则怕你停妻再娶妻。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频寄,你休要金榜无名誓不归。
张君瑞 (白) 娘子放心。此去定夺宝马、宫花,迎接娘子。
琴童,早行一程儿,寻个宿处。
娘子保重了。
(琴童拉马上,张君瑞欲上马。)
崔莺莺 (白) 张郎啊!
(张君瑞急回。)
崔莺莺 (二簧散板) 伯劳东去燕西飞,鞍马秋风好护持。一路上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你要起迟。
张君瑞 (白) 娘子放心,这正是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娘子保重了。
(张君瑞一揖,骑马下。)
崔莺莺 (白) 张郎!夫!
红娘 (白) 张相公去远了,到林子后面去了,山那边去了。咳,迷迷糊糊地看不清楚了。
崔莺莺 (二簧散板) 一鞭残照人离去,万种相思诉与谁?
红娘 (白) 小姐,回去了吧。
崔莺莺 (哭) 喂呀。
(崔莺莺掩泪扶红娘同下。)
【第十四场:逐婿】
(崔夫人上。)
崔夫人 (念) 三场下第怜张珙,千里求婚待郑恒。
(白) 红娘哪里?
(红娘上。)
红娘 (白) 红娘在,老夫人有何吩咐?
崔夫人 (白) 小姐近来做些什么活计?
红娘 (白) 小姐近来抑郁多病,描鸾绣凤也是有一针没一针的了。
崔夫人 (白) 那张生可有书信与你小姐?
红娘 (白) 有过一次信,好久没有来了。
崔夫人 (白) 去告诉小姐说,要她死了这颗心吧。她的表兄就要来了。
红娘 (白) 这——小姐一心等着张相公回来,怎么又提起表少爷呢?
崔夫人 (白) 那张相公是不回来的了。
红娘 (白) 怎么见得?
崔夫人 (白) 长老买登科录看了,并无张珙的名字,只怕他无面目回来了。
红娘 (白) 可是小姐说,她嫁的是张珙,不是什么状元、榜眼的。
崔夫人 (白) 我崔家三代不招白衣女婿,不中状元就作不了崔家的姑爷了。
红娘 (白) 可是表少爷也不是状元啊。
崔夫人 (白) 表少爷虽不是状元,但郑家门第高华,就不辱没俺崔家了。
红娘 (白) 有道是“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以门第取人,只怕有欠公道。
崔夫人 (白) 唔,多嘴!还不下去。
红娘 (白) 是。
(崔忠急上。)
崔忠 (白) 启老夫人:姑爷回来了。
崔夫人 (白) 哪个姑爷?
崔忠 (白) 就是张珙张姑爷。
崔夫人 (白) 他是怎样光景?
崔忠 (白) 鞍马劳顿,满面风尘,光景不好。
崔夫人 (白) 说我不见。
崔忠 (白) 这——
(崔忠欲出。)
崔夫人 (白) 回来,就说有请。
崔忠 (白) 这便才是。
有请张姑爷。
(张君瑞旅装上。红娘转回,注视。)
张君瑞 (白) 岳母在上,小婿参拜。
(张君瑞跪拜。崔夫人急扶起。)
崔夫人 (白) 唷,状元公远道回来,老身得信太迟,未曾远迎,状元公不会见罪吧。
来呀,快给状元公看座。
张君瑞 (白) 小婿惶恐,此次入京应试,诗文颇堪自信,不想抡才大权,操在少数权贵之手,以致落第而归。
崔夫人 (白) 怎么你落第而归了?
张君瑞 (白) 正是。
崔夫人 (白) 当日长亭话别之时,我是怎样对你说的?“不得官休来见我”,是这样说过的么?
张君瑞 (白) 说过的。
崔夫人 (白) 却又来!你既然落第而归,连个榜眼、探花也不曾中得,有何面目前来见我?
张君瑞 (白) 临别之时小姐也曾说过:得官不得官,及早回来。于今只求见小姐一面,小婿死也甘心。
崔夫人 (白) 你既不得官,见她何益?
红娘 (白) 待我禀知小姐。
(红娘下。)
张君瑞 (白) 岳母啊!
(唱) 临别时贤小姐叮咛于我:“有官无官要早渡黄河。”夫妻们见一面有何不可?望岳母开鸿恩寿多福多。
崔夫人 (白) 谁是你的岳母!
(唱) 不得官,休见我,我已将小女另结丝罗。
张君瑞 (白) 怎么岳母已将令嫒另配高门了么?
崔夫人 (白) 正是。
张君瑞 (白) 但不知小姐她是何主见?
崔夫人 (白) 小女已听从老身言语,只待我侄儿郑恒一到,就偕花烛。
张君瑞 (白) 小生但求见小姐一面,一言为决。
崔夫人 (白) 小女多病,不能相见。先生鹏程万里,何必纠缠一女!犹恐远来不易,备得有白银五十两,以助旅途之需。
家院,薄礼呈上。
(崔忠献银。)
张君瑞 (白) 张珙清寒,还不致饿死。厚礼请夫人收回,致意令嫒,善葆玉体……告辞了!
(张君瑞怒下。)
崔夫人 (白) 哈哈哈,倒也走得爽快。
家院,准备悬灯结彩,收拾洞房,只等表少爷一到,就与小姐成亲。
崔忠 (白) 老夫人,这?
崔夫人 (白) 不要多言,速速去办。
(崔夫人下。崔忠下。)
【第十五场:抗命】
(红娘上。)
红娘 (唱) 老夫人,心肠狠,把一个姑爷赶出门。兰闺哭坏多情女,来看长安下第人。
(红娘进西厢。)
红娘 (白) 姑爷,姑爷。
(法聪上。)
法聪 (白) 红娘,你找谁啊?
红娘 (白) 找我们张姑爷。
法聪 (白) 你说张相公吗?他刚走。
红娘 (白) 怎么他走了?
法聪 (白) 师父把他给逼走的。
红娘 (白) 长老好狠的心哪!
法聪 (白) 咳,那还不是你们老夫人的意思。还走得不远,刚才还看他在这儿写诗来着,瞧。
(法聪指案上。)
法聪 (白) 墨迹还没干哩。
红娘 (白) 您知他往哪里去了?
法聪 (白) 谁知道!不过他既要渡河回家,今晚准住在草桥店。咳,我倒是可怜张相公的,一位挺有才学的人,没中到状元连媳妇儿也给丢了,咳,这年月!阿弥陀佛!
(法聪下。红娘急向内。)
红娘 (白) 有请小姐。
(崔莺莺上。)
崔莺莺 (白) 你姑爷呢?
红娘 (白) 姑爷他走了。
崔莺莺 (白) 怎么他、他、他走了?
红娘 (白) 长老给逼走的。还走得不远,留下一首诗,墨迹还没干哩。
崔莺莺 (白) 待我看来。
(崔莺莺急转入室内,从桌上取诗。)
崔莺莺 (念) “燕归空有恨,花落不成春。从此兰闺客,应忘肠断人。
(白) 张珙留”。哎呀!
(崔莺莺晕,红娘急扶。)
红娘 (白) 小姐,小姐。
崔莺莺 (唱) 读罢留诗痛断肠,不由血泪湿衣裳。人去楼空余惆怅,拚将一死报张郎。
(白) 待我碰死了吧。
(红娘扶住。)
红娘 (白) 小姐,干吗呀?只要您有必死之心,咱们就能冲破这个罗网,远走高飞。
崔莺莺 (白) 怎么,远走高飞么?
红娘 (白) 正是。
崔莺莺 (白) 我非不想远走高飞,怎奈爹爹死后,老母带领孤女幼子,扶爹爹遗榇寄寓蒲州,道途阻梗,还不知归乡何日。于今我若私逃,老母必然伤感恼怒,万一有个好歹,莺莺不孝之罪通于天了。
(唱) 他乡寄寓一年整,旅榇何时返博陵?高飞远走非不省,怕只怕伤了老母的心。
红娘 (白) 小姐!
(唱) 老夫人前门逐张生,结彩悬灯待郑恒。岂不知小姐心不忍,这节孝两全万不能!
崔莺莺 (白) 红娘一言来提醒,
倒叫莺莺无计行。
(白) 红娘啊,我自幼不曾出闺门一步,叫我往哪里走哇?
红娘 (白) 找到了张姑爷就知道了。老院公是向着咱们的,就请他雇两匹坐骑,咱们走了吧。
崔莺莺 (白) 也不知张郎如今他在哪里?
(红娘低声。)
红娘 (白) 刚才问过法聪,说八成今晚住在草桥店。
崔莺莺 (白) 倘若有人追到这里,如何是好?
红娘 (白) 我们连夜赶到蒲关白马将军那里求他相助,料然无事。
崔莺莺 (白) 话虽如此,老母深恩,叫我怎生割舍?红娘啊!
(唱) 但愿得老母回心意,
许我夫妻永不离。
(崔夫人、仆妇同上,崔夫人怒视崔莺莺。)
崔夫人 (白) 你你你果然在此!好个不出闺门的千金小姐,你又到西厢看你那下第的书生么?
崔莺莺 (白) 母亲哪!女儿奉母亲之命匹配张郎。闻得张郎回来,女儿来见夫主。不想他被长老逼走,留诗一首情词哀切,女儿痛不欲生。所幸张郎走得不远,母亲疼爱女儿,望求将张郎追回,夫妻重聚,女儿有生之日,感母亲罔极之恩,母亲,娘啊!您您您依了女儿吧。
崔夫人 (白) 为娘也曾说过,张生若不得官,不许见我。如今他自不长进,不第归来,就与我家一刀两断了。
崔莺莺 (白) 有道是文场胜败如同战场,张郎才高学赡,正在青年。今科虽然下第,安知下科不擢高魁?
(崔夫人冷笑。)
崔夫人 (白) 下科?哈哈哈哈……为娘已把我儿终身许配你那表兄郑恒,张珙之事,再休提起!
崔莺莺 (白) 只是女儿既已身事张郎,母亲也休提表兄之事!
崔夫人 (白) 崔家三代不招白衣女婿,你敢违抗母命么?
崔莺莺 (西皮二六板) 孩儿怎敢违母命?
(西皮流水板) 旧事桩桩记得清:东阁娘把名分定,同送张郎十里亭。做夫妻恩爱是根本,何用区区蜗角名?娘吓,你说过崔家无有再婚女,却为何逼我嫁郑恒?
崔夫人 (白) 我儿好一张利嘴。
红娘,快把你小姐拉回绣楼!
(仆妇强拉崔莺莺同下,红娘随下。崔夫人下。)
【第十六场:并骑】
(琴童、张君瑞同上。)
张君瑞 (西皮导板) 望蒲东萧寺暮云低,
(西皮原板) 往事思来好惨凄。骏马不嘶人不语,行来不觉草桥西。
琴童 (白) 相公,到了草桥店了。
张君瑞 (白) 前去打店。
琴童 (白) 店家哪里?
(店家上。)
店家 (白) 客官,来投店的吗?快快请进。
张君瑞 (白) 将马接过,多加草料。可有上房?
店家 (白) 有有。随我来。
(店家引张珙入座。)
店家 (白) 用些什么?
张君瑞 (白) 饭已用过。明灯一盏,安排衾枕,俺要早早安眠。
店家 (白) 是。
(店家取灯、铺卧具,下。)
琴童 (白) 我也累了,相公早点儿睡吧。明天一早还得过河。
(琴童困倦。)
琴童 (白) 真是早点回去吧,出来一年多了,怪想家的了。
张君瑞 (白) 只是不见小姐一面,叫我怎好回去?
琴童 (白) 是啊,红娘也不来送个信。不过,您也别气坏了身子,早点儿睡吧。我真困了。
张君瑞 (白) 你睡吧,我就睡了。
(琴童睡。起初更鼓。张君瑞长叹。)
张君瑞 (唱)听谯楼打罢了初更尽,张君瑞凄凉对孤灯。先说是鳌头我占定,宝马宫花转蒲城。谁知权贵操大柄,依然是飘零四海一书生。老岳母嫌贫不相认,苦逼莺莺嫁郑恒。张君瑞孤零何足论?怕只怕兰闺深处哭坏了莺莺。回西洛,心不忍,再回普救又难见佳人!想到此不由我心悲愤,何日里相逢叙衷情?
(张君瑞睡。崔莺莺上,找张君瑞,张君瑞惊喜相迎。崔莺莺具道相思之苦,因约偕逃。崔莺莺、张君瑞相携上路,崔夫人上,拦阻,逼崔莺莺回,崔莺莺反抗无效,崔夫人拥崔莺莺同下。张君瑞惊叫。)
张珙 (白) 娘子!娘子!
(琴童醒,急扶张君瑞。)
琴童 (白) 相公,您怎么了?
(张君瑞醒。)
张君瑞(白) 原来是南柯一梦。这正是:
(念) 无端喜鹊高枝上,一枕鸳鸯梦不成。
琴童 (白) 您怎么叫起“娘子”来了?
张君瑞 (白) 适才梦见小姐,又被老夫人逼走,惊的我一身冷汗。犹恐小姐有意外之事,琴童速速算清账目,回转浦东。
琴童 (白) 是哪。
(马铃响。琴童出外看。)
琴童 (白) 相公,您哪是做梦啊!瞧,小姐和红娘不真的来了?
张君瑞 (白) 竟有此事?
(张君瑞出外看。红娘、崔莺莺旅装骑马同上。张君瑞走出迎崔莺莺,相抱。)
张君瑞 (白) 哎呀,娘子来了。
(西皮散板) 长安下第人憔悴,难得贤妻草桥来。
崔莺莺 (西皮散板) 蜗角虚名何足贵?与郎君布衣粗食也畅心怀。
(白) 张郎,如今情势紧迫,你我早上阳关。
张君瑞 (白) 琴童带马,连夜赶到蒲关。
琴童 (白) 马已鞴好,您请上马吧。
张君瑞 (白) 你我夫妻快马加鞭!
(西皮散板) 夫妻双双把马上,
崔莺莺 (西皮散板) 碧蹄踏破板桥霜。
张君瑞 (西皮散板) 你看那残月犹然依北斗,
崔莺莺 (白) 张郎啊!
(西皮散板) 可记得双星当日照西厢?
(众人同下。)
(剧终)
《红娘》唱段
[西皮流水]:叫张生隐藏在棋盘之下,我步步行来你步步爬,放大胆忍气吞声休害怕,跟随着小红娘就能见着她。可算得是一段风流佳话,听号令且莫要惊动了她。
(崔夫人上,气。)
崔夫人 (念) 只为娇女事,操碎老人心。
(白) 这几日见莺莺言语恍惚,神思加倍,腰肢体态,比往日大不相同。莫非做下不才之事?此事都在红娘身上。
红娘哪里!
红娘 (内白) 来了。
(红娘上,望堂上。)
红娘 (白) 哎呀,老夫人今天变脸变色的,想必是小姐与张生之事发了。红娘啊红娘,这一顿粗棍儿怕是逃不了啦。
崔夫人 (白) 红娘还不滚出来!
红娘 (白) 来了来了。
(红娘见崔夫人。)
红娘 (白) 老夫人您叫我?有什么吩咐吗?
(崔夫人怒。)
崔夫人 (白) 跪下!
红娘 (白) 跪下?哦,是是。
(红娘跪下。)
崔夫人 (白) 红娘你知罪么?
红娘 (白) 不知罪呀。
崔夫人 (白) 唔,还敢强嘴!你每晚跟小姐到花园里去,深夜不归,可有此事?
红娘 (白) 哦,花园是去过的呀,可是每晚很早就回来了。
崔夫人 (白) 还敢强辩么?说了实话便罢,如若不然,定要打死你这小*人!
(崔夫人打红娘。)
红娘 (白) 老夫人您别闪了手。
(红娘想,扶住竹板。)
红娘 (白) 听红娘我说。
崔夫人 (白) 你说!
红娘 (白) 老夫人哪!
(唱) 那一夜俺小姐停下了针绣,主仆们对银灯闲话在楼头。她说起:“张哥哥骨如柴瘦,可怜他异乡作客多病多愁。咱何不背着夫人——”
崔夫人 (白) 背着我怎么样?
红娘 (唱) “前去问候?”
崔夫人 (白) 你们见着那张生无有?
红娘 (唱) 那张生见小姐才把眼泪来收。
他说道——
崔夫人 (白) 他说些什么?
红娘 (唱)他说道:“老夫人你不顾信守,忘却了解围事将恩作仇。东阁内饮下了悔婚闷酒,眼见得病奄奄一命难留。”俺小姐劝张生:“不要难受,少年人要图个万里封侯。”张生说他不羡金印如斗,他宁愿作鸳鸯绿水同浮。他二人直谈到初更时候,那张生还说个无了无休。他对我说:“红娘,你且先回——”
崔夫人 (白) 小姐呢?
红娘 (唱) “她权时落后,”
崔夫人 (白) 你小姐是个女孩儿家,怎么能让她落后呢?
红娘 (白) 可说得是吓。
(唱) 怎奈她也不愿回转高楼。我只说小姐她会神针法灸,却原来他们结下了燕侣鸾俦。
崔夫人 (白) 后来呢?
红娘 (白) 后来么,夫人哪!
(唱) 他二人一月来双飞双宿,不识忧不识愁两意相投。
崔夫人 (白) 竟有此事,气煞我也!
红娘 (唱) 夫人你得好休,便好休,这其间何必苦追求?彩凤求凰自古有,常言道“女大不中留”!
崔夫人 (白) 都是你这小*人之过,着打!
(崔夫人打红娘。)
红娘 (白) 此事非张生、小姐、红娘之过。
崔夫人 (白) 是谁之过呢?
红娘 (白) 乃是夫人的不是。
崔夫人 (白) 这小贱人竟敢扯上我来了,怎么倒是我的不是呢?
红娘 (白)夫人,信者人之根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当日兵围普救之时,夫人亲许:“退得贼兵者以莺莺相许。”张生若非慕小姐容貌,岂肯进退军之策?后来兵退身安,夫人一旦悔却前言,叫他们兄妹相称,这不是失信是什么?既然不允张生亲事,就该重谢张生,叫他远离此处。却不该又把张生留在书房,使怨女旷夫早晚间互相窥视,才有今日之事。老夫人若是声张起来,一来辱没老相国的家声;二来张生施恩于人,反受奇辱,天下都将为张生不平。再说此事告到当官,夫人也有个治家不严之罪。再若知道夫人忘恩负义,负信于人,纵然治得张生之罪,也有损夫人贤德之名,请夫人三思。
崔夫人 (白) 唔,依你之见呢?
红娘 (白) 依红娘之见,小姐与张生正是天生一对,不如恕其小过,成就他们百年之好。
(崔夫人怒。)
崔夫人 (白) 你说什么?
红娘 (白) 夫人哪!
(唱) 那张生擅才华文章魁首,俺小姐美姿容仕女班头。那张生诸子百家皆通透,俺小姐绣凤描鸾第一流。得罢手时须罢手,大恩人怎好做冤家对头?经官府免不得出乖弄丑,还不如来一个顺水推舟。
崔夫人 (白) 这小贱人说的也是。我不该养下这个不肖之女,待经官吧,又怕玷辱家门。
红娘 (白) 可说得是啊。
崔夫人 (白) 多口!
罢罢,就与了这禽兽吧。红娘,叫那小姐来。
红娘 (白) 有请小姐!
(崔莺莺上。)
崔莺莺 (白) 红娘怎么样了?
红娘 (白) 老夫人的棍子滴溜溜地在我身上转,被我说过去了。于今老夫人请您过去。
崔莺莺 (白) 羞人答答的,怎好见我母亲?
红娘 (白) 唷,小姐,您又来了。娘跟前有什么臊的?过去吧!
(崔莺莺入。)
崔莺莺 (白) 母亲哪!
(崔莺莺哭。)
崔夫人 (白) 莺莺我儿!
(崔夫人、崔莺莺同抱哭,红娘哭。)
崔夫人 (白) 我儿被人欺负,做下这等之事,都是为娘的业障,待怨谁来?经官吧,又怕辱没了你父亲名字……
崔莺莺 (哭) 喂呀!
(崔夫人扶住崔莺莺。)
崔夫人 (白) 咳,红娘,你去书房唤那禽兽来!
红娘 (白) 是。
有请张相公。
(张君瑞急上。)
张君瑞 (白) 红娘姐,唤小生何事?
红娘 (白) 还“何事”咧!你们的事发了。小姐先招了。你过去。
张君瑞 (白) 是谁告诉老夫人的?
红娘 (白) 是红娘出首的。别假小心了,老着脸,快过去吧!
(张君瑞见崔夫人。)
张君瑞 (白) 见过夫人。
崔夫人 (白) 好个张秀才,做下这等非礼之事,本当把你送到官府治罪,只是辱没了我的家门。没奈何将莺莺配你为妻。
(张君瑞急跪。)
张君瑞 (白) 多谢岳母。
崔夫人 (白) 且慢!崔家三辈不招白衣女婿。你明日便得上京应试,皇榜高中,前来迎娶;倘不得官,休来见我!
(张君瑞跪拜。)
张君瑞 (白) 是是。但凭岳母。
崔夫人 (白) 红娘,你去吩咐收拾行装,安排酒宴,明日送张生到十里长亭饯行去者。这正是:
(唱) 寄语西堤河畔柳,安排青眼送行人。
(崔夫人向崔莺莺。)
崔夫人 (白) 儿啊,随为娘来呀。
(崔夫人领崔莺莺同下。)
红娘 (白) 张先生,你总算做定了我们姑老爷了,什么时候吃你的谢媒酒啊?
(红娘笑下。)
张君瑞 (白) 咳!
(念) 只道同心侣,终偕白首盟。一波刚落下,又是一波生!
(张君瑞摇头,下。琴童、张君瑞同上,过场,同下。)
【第十三场:哭宴】
(崔夫人、崔莺莺同上,红娘随上。)
崔莺莺 (反二簧散板)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
(反二簧原板) 北雁南翔。问晓来谁染得霜林绛?总是离人泪千行。成就迟分别早叫人惆怅,系不住骏马儿空有这柳丝长。七星车与我把马儿赶上,那疏林也与我挂住了斜阳。好叫我与张郎把知心话讲,远望那十里亭痛断人肠!
(崔夫人、崔莺莺、红娘同下车。张珙旅装迎上,拜见崔夫人。)
崔夫人 (白) 张生,你近前来,自家骨肉,无须回避。
儿啊,你来见过。
(张君瑞与崔莺莺相见。崔夫人邀张君瑞入席。)
崔夫人 (白) 张生这边坐,老身这边坐,孩儿这边坐。
红娘,斟酒来。
红娘 (白) 是。
(红娘斟酒。)
崔夫人 (白) 张生!
(唱) 俺崔家择婿要门当户对,三辈的姑爷都擢高魁。我既把娇儿将你配,还望要夺个状元回。
张君瑞 (白) 老岳母!
(唱) 古道长亭骏马催,怎敢劳岳母举金杯?虽然是天涯落拓张君瑞,时来平地起风雷。
崔夫人 (白) 红娘斟酒,你夫妻分别了吧。
崔莺莺 (二簧原板) 斟美酒不由我离情百倍,恨不得与张郎举案齐眉。
(白) 张郎啊,
(二簧原板) 学梁鸿与孟光夫高妻贵,又何必到长安去候春闱?作一对并头莲朝夕相对,不强似状元及第衣锦荣归!
张君瑞 (二簧原板) 岂不想与贤妻朝夕相对,怎奈是棒打鸳鸯两处飞。
崔夫人 (白) 唔,此番上京应试,必须夺个状元回来,不要辱没了我的孩儿。
张君瑞 (白) 岳母但放宽心,小婿蟾宫折桂就来迎娶。
崔夫人 (白) 但愿如此。
家院,套起车儿,我们回去了吧。
张生,天色不早,速速登程。
张君瑞 (白) 是。
(崔夫人下。崔莺莺见崔夫人下,向张君瑞。)
崔莺莺 (白) 郎君此去,不管得官不得官,必须及早回来。
张君瑞 (白) 记下了。
崔莺莺 (白) 张郎啊!
(二簧原板) 人生最苦生别离,未曾登程先问归期。
张君瑞 (白) 娘子!
(二簧原板) 低下头,心如醉,眼泪汪汪不敢垂。青云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崔莺莺 (白) 张郎啊!
(二簧原板) 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则怕你停妻再娶妻。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频寄,你休要金榜无名誓不归。
张君瑞 (白) 娘子放心。此去定夺宝马、宫花,迎接娘子。
琴童,早行一程儿,寻个宿处。
娘子保重了。
(琴童拉马上,张君瑞欲上马。)
崔莺莺 (白) 张郎啊!
(张君瑞急回。)
崔莺莺 (二簧散板) 伯劳东去燕西飞,鞍马秋风好护持。一路上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你要起迟。
张君瑞 (白) 娘子放心,这正是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娘子保重了。
(张君瑞一揖,骑马下。)
崔莺莺 (白) 张郎!夫!
红娘 (白) 张相公去远了,到林子后面去了,山那边去了。咳,迷迷糊糊地看不清楚了。
崔莺莺 (二簧散板) 一鞭残照人离去,万种相思诉与谁?
红娘 (白) 小姐,回去了吧。
崔莺莺 (哭) 喂呀。
(崔莺莺掩泪扶红娘同下。)
【第十四场:逐婿】
(崔夫人上。)
崔夫人 (念) 三场下第怜张珙,千里求婚待郑恒。
(白) 红娘哪里?
(红娘上。)
红娘 (白) 红娘在,老夫人有何吩咐?
崔夫人 (白) 小姐近来做些什么活计?
红娘 (白) 小姐近来抑郁多病,描鸾绣凤也是有一针没一针的了。
崔夫人 (白) 那张生可有书信与你小姐?
红娘 (白) 有过一次信,好久没有来了。
崔夫人 (白) 去告诉小姐说,要她死了这颗心吧。她的表兄就要来了。
红娘 (白) 这——小姐一心等着张相公回来,怎么又提起表少爷呢?
崔夫人 (白) 那张相公是不回来的了。
红娘 (白) 怎么见得?
崔夫人 (白) 长老买登科录看了,并无张珙的名字,只怕他无面目回来了。
红娘 (白) 可是小姐说,她嫁的是张珙,不是什么状元、榜眼的。
崔夫人 (白) 我崔家三代不招白衣女婿,不中状元就作不了崔家的姑爷了。
红娘 (白) 可是表少爷也不是状元啊。
崔夫人 (白) 表少爷虽不是状元,但郑家门第高华,就不辱没俺崔家了。
红娘 (白) 有道是“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以门第取人,只怕有欠公道。
崔夫人 (白) 唔,多嘴!还不下去。
红娘 (白) 是。
(崔忠急上。)
崔忠 (白) 启老夫人:姑爷回来了。
崔夫人 (白) 哪个姑爷?
崔忠 (白) 就是张珙张姑爷。
崔夫人 (白) 他是怎样光景?
崔忠 (白) 鞍马劳顿,满面风尘,光景不好。
崔夫人 (白) 说我不见。
崔忠 (白) 这——
(崔忠欲出。)
崔夫人 (白) 回来,就说有请。
崔忠 (白) 这便才是。
有请张姑爷。
(张君瑞旅装上。红娘转回,注视。)
张君瑞 (白) 岳母在上,小婿参拜。
(张君瑞跪拜。崔夫人急扶起。)
崔夫人 (白) 唷,状元公远道回来,老身得信太迟,未曾远迎,状元公不会见罪吧。
来呀,快给状元公看座。
张君瑞 (白) 小婿惶恐,此次入京应试,诗文颇堪自信,不想抡才大权,操在少数权贵之手,以致落第而归。
崔夫人 (白) 怎么你落第而归了?
张君瑞 (白) 正是。
崔夫人 (白) 当日长亭话别之时,我是怎样对你说的?“不得官休来见我”,是这样说过的么?
张君瑞 (白) 说过的。
崔夫人 (白) 却又来!你既然落第而归,连个榜眼、探花也不曾中得,有何面目前来见我?
张君瑞 (白) 临别之时小姐也曾说过:得官不得官,及早回来。于今只求见小姐一面,小婿死也甘心。
崔夫人 (白) 你既不得官,见她何益?
红娘 (白) 待我禀知小姐。
(红娘下。)
张君瑞 (白) 岳母啊!
(唱) 临别时贤小姐叮咛于我:“有官无官要早渡黄河。”夫妻们见一面有何不可?望岳母开鸿恩寿多福多。
崔夫人 (白) 谁是你的岳母!
(唱) 不得官,休见我,我已将小女另结丝罗。
张君瑞 (白) 怎么岳母已将令嫒另配高门了么?
崔夫人 (白) 正是。
张君瑞 (白) 但不知小姐她是何主见?
崔夫人 (白) 小女已听从老身言语,只待我侄儿郑恒一到,就偕花烛。
张君瑞 (白) 小生但求见小姐一面,一言为决。
崔夫人 (白) 小女多病,不能相见。先生鹏程万里,何必纠缠一女!犹恐远来不易,备得有白银五十两,以助旅途之需。
家院,薄礼呈上。
(崔忠献银。)
张君瑞 (白) 张珙清寒,还不致饿死。厚礼请夫人收回,致意令嫒,善葆玉体……告辞了!
(张君瑞怒下。)
崔夫人 (白) 哈哈哈,倒也走得爽快。
家院,准备悬灯结彩,收拾洞房,只等表少爷一到,就与小姐成亲。
崔忠 (白) 老夫人,这?
崔夫人 (白) 不要多言,速速去办。
(崔夫人下。崔忠下。)
【第十五场:抗命】
(红娘上。)
红娘 (唱) 老夫人,心肠狠,把一个姑爷赶出门。兰闺哭坏多情女,来看长安下第人。
(红娘进西厢。)
红娘 (白) 姑爷,姑爷。
(法聪上。)
法聪 (白) 红娘,你找谁啊?
红娘 (白) 找我们张姑爷。
法聪 (白) 你说张相公吗?他刚走。
红娘 (白) 怎么他走了?
法聪 (白) 师父把他给逼走的。
红娘 (白) 长老好狠的心哪!
法聪 (白) 咳,那还不是你们老夫人的意思。还走得不远,刚才还看他在这儿写诗来着,瞧。
(法聪指案上。)
法聪 (白) 墨迹还没干哩。
红娘 (白) 您知他往哪里去了?
法聪 (白) 谁知道!不过他既要渡河回家,今晚准住在草桥店。咳,我倒是可怜张相公的,一位挺有才学的人,没中到状元连媳妇儿也给丢了,咳,这年月!阿弥陀佛!
(法聪下。红娘急向内。)
红娘 (白) 有请小姐。
(崔莺莺上。)
崔莺莺 (白) 你姑爷呢?
红娘 (白) 姑爷他走了。
崔莺莺 (白) 怎么他、他、他走了?
红娘 (白) 长老给逼走的。还走得不远,留下一首诗,墨迹还没干哩。
崔莺莺 (白) 待我看来。
(崔莺莺急转入室内,从桌上取诗。)
崔莺莺 (念) “燕归空有恨,花落不成春。从此兰闺客,应忘肠断人。
(白) 张珙留”。哎呀!
(崔莺莺晕,红娘急扶。)
红娘 (白) 小姐,小姐。
崔莺莺 (唱) 读罢留诗痛断肠,不由血泪湿衣裳。人去楼空余惆怅,拚将一死报张郎。
(白) 待我碰死了吧。
(红娘扶住。)
红娘 (白) 小姐,干吗呀?只要您有必死之心,咱们就能冲破这个罗网,远走高飞。
崔莺莺 (白) 怎么,远走高飞么?
红娘 (白) 正是。
崔莺莺 (白) 我非不想远走高飞,怎奈爹爹死后,老母带领孤女幼子,扶爹爹遗榇寄寓蒲州,道途阻梗,还不知归乡何日。于今我若私逃,老母必然伤感恼怒,万一有个好歹,莺莺不孝之罪通于天了。
(唱) 他乡寄寓一年整,旅榇何时返博陵?高飞远走非不省,怕只怕伤了老母的心。
红娘 (白) 小姐!
(唱) 老夫人前门逐张生,结彩悬灯待郑恒。岂不知小姐心不忍,这节孝两全万不能!
崔莺莺 (白) 红娘一言来提醒,
倒叫莺莺无计行。
(白) 红娘啊,我自幼不曾出闺门一步,叫我往哪里走哇?
红娘 (白) 找到了张姑爷就知道了。老院公是向着咱们的,就请他雇两匹坐骑,咱们走了吧。
崔莺莺 (白) 也不知张郎如今他在哪里?
(红娘低声。)
红娘 (白) 刚才问过法聪,说八成今晚住在草桥店。
崔莺莺 (白) 倘若有人追到这里,如何是好?
红娘 (白) 我们连夜赶到蒲关白马将军那里求他相助,料然无事。
崔莺莺 (白) 话虽如此,老母深恩,叫我怎生割舍?红娘啊!
(唱) 但愿得老母回心意,
许我夫妻永不离。
(崔夫人、仆妇同上,崔夫人怒视崔莺莺。)
崔夫人 (白) 你你你果然在此!好个不出闺门的千金小姐,你又到西厢看你那下第的书生么?
崔莺莺 (白) 母亲哪!女儿奉母亲之命匹配张郎。闻得张郎回来,女儿来见夫主。不想他被长老逼走,留诗一首情词哀切,女儿痛不欲生。所幸张郎走得不远,母亲疼爱女儿,望求将张郎追回,夫妻重聚,女儿有生之日,感母亲罔极之恩,母亲,娘啊!您您您依了女儿吧。
崔夫人 (白) 为娘也曾说过,张生若不得官,不许见我。如今他自不长进,不第归来,就与我家一刀两断了。
崔莺莺 (白) 有道是文场胜败如同战场,张郎才高学赡,正在青年。今科虽然下第,安知下科不擢高魁?
(崔夫人冷笑。)
崔夫人 (白) 下科?哈哈哈哈……为娘已把我儿终身许配你那表兄郑恒,张珙之事,再休提起!
崔莺莺 (白) 只是女儿既已身事张郎,母亲也休提表兄之事!
崔夫人 (白) 崔家三代不招白衣女婿,你敢违抗母命么?
崔莺莺 (西皮二六板) 孩儿怎敢违母命?
(西皮流水板) 旧事桩桩记得清:东阁娘把名分定,同送张郎十里亭。做夫妻恩爱是根本,何用区区蜗角名?娘吓,你说过崔家无有再婚女,却为何逼我嫁郑恒?
崔夫人 (白) 我儿好一张利嘴。
红娘,快把你小姐拉回绣楼!
(仆妇强拉崔莺莺同下,红娘随下。崔夫人下。)
【第十六场:并骑】
(琴童、张君瑞同上。)
张君瑞 (西皮导板) 望蒲东萧寺暮云低,
(西皮原板) 往事思来好惨凄。骏马不嘶人不语,行来不觉草桥西。
琴童 (白) 相公,到了草桥店了。
张君瑞 (白) 前去打店。
琴童 (白) 店家哪里?
(店家上。)
店家 (白) 客官,来投店的吗?快快请进。
张君瑞 (白) 将马接过,多加草料。可有上房?
店家 (白) 有有。随我来。
(店家引张珙入座。)
店家 (白) 用些什么?
张君瑞 (白) 饭已用过。明灯一盏,安排衾枕,俺要早早安眠。
店家 (白) 是。
(店家取灯、铺卧具,下。)
琴童 (白) 我也累了,相公早点儿睡吧。明天一早还得过河。
(琴童困倦。)
琴童 (白) 真是早点回去吧,出来一年多了,怪想家的了。
张君瑞 (白) 只是不见小姐一面,叫我怎好回去?
琴童 (白) 是啊,红娘也不来送个信。不过,您也别气坏了身子,早点儿睡吧。我真困了。
张君瑞 (白) 你睡吧,我就睡了。
(琴童睡。起初更鼓。张君瑞长叹。)
张君瑞 (唱)听谯楼打罢了初更尽,张君瑞凄凉对孤灯。先说是鳌头我占定,宝马宫花转蒲城。谁知权贵操大柄,依然是飘零四海一书生。老岳母嫌贫不相认,苦逼莺莺嫁郑恒。张君瑞孤零何足论?怕只怕兰闺深处哭坏了莺莺。回西洛,心不忍,再回普救又难见佳人!想到此不由我心悲愤,何日里相逢叙衷情?
(张君瑞睡。崔莺莺上,找张君瑞,张君瑞惊喜相迎。崔莺莺具道相思之苦,因约偕逃。崔莺莺、张君瑞相携上路,崔夫人上,拦阻,逼崔莺莺回,崔莺莺反抗无效,崔夫人拥崔莺莺同下。张君瑞惊叫。)
张珙 (白) 娘子!娘子!
(琴童醒,急扶张君瑞。)
琴童 (白) 相公,您怎么了?
(张君瑞醒。)
张君瑞(白) 原来是南柯一梦。这正是:
(念) 无端喜鹊高枝上,一枕鸳鸯梦不成。
琴童 (白) 您怎么叫起“娘子”来了?
张君瑞 (白) 适才梦见小姐,又被老夫人逼走,惊的我一身冷汗。犹恐小姐有意外之事,琴童速速算清账目,回转浦东。
琴童 (白) 是哪。
(马铃响。琴童出外看。)
琴童 (白) 相公,您哪是做梦啊!瞧,小姐和红娘不真的来了?
张君瑞 (白) 竟有此事?
(张君瑞出外看。红娘、崔莺莺旅装骑马同上。张君瑞走出迎崔莺莺,相抱。)
张君瑞 (白) 哎呀,娘子来了。
(西皮散板) 长安下第人憔悴,难得贤妻草桥来。
崔莺莺 (西皮散板) 蜗角虚名何足贵?与郎君布衣粗食也畅心怀。
(白) 张郎,如今情势紧迫,你我早上阳关。
张君瑞 (白) 琴童带马,连夜赶到蒲关。
琴童 (白) 马已鞴好,您请上马吧。
张君瑞 (白) 你我夫妻快马加鞭!
(西皮散板) 夫妻双双把马上,
崔莺莺 (西皮散板) 碧蹄踏破板桥霜。
张君瑞 (西皮散板) 你看那残月犹然依北斗,
崔莺莺 (白) 张郎啊!
(西皮散板) 可记得双星当日照西厢?
(众人同下。)
(剧终)
《红娘》唱段
[西皮流水]:叫张生隐藏在棋盘之下,我步步行来你步步爬,放大胆忍气吞声休害怕,跟随着小红娘就能见着她。可算得是一段风流佳话,听号令且莫要惊动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