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日本是个岛国。日本人就象海里的鱼一样习惯于群居,就象一条鱼很难在茫茫大海里长久存活一样。
日本人从小学就开始接受“个体服从组织”的教育,从小就被灌输“不能给他人添麻烦”的意识;到了初高中,老师们特别喜欢用这句话训斥不听话的学生。因此,日本人特别害怕别人说他们给别人添了麻烦。日本的小学和初高中,不欣赏学生们独特的习惯和个性,他们利用“组织”这把利剑,毫不犹豫地把那些与“组织”不相干的个性彻底切除掉。学校和社会还迫使“听话的学生”不得与那些执意要保留自己个性的学生们来往,强行建造起一道无法逾越的心理上的高墙,活生生把这些有个性的孩子们孤立起来,无情地把他们推向犯罪的边缘。
日本人天生害怕被孤立。他们几乎所有人都会在“孤立”面前,产生精神崩溃。他们不象中国人那样能容纳别人。他们和“组织”的关系是:此处不留爷,再无留爷处。
日本的学生们会因为怕被“组织”孤立而改掉自己标准的英语发音,操起蹩脚的日式发音以求与“组织”的发音一样的蹩脚,同时他们怕被孤立而被迫与其他人合伙欺负新来的同学。日本的家庭主妇们会因为怕被闲着没事儿的家庭主妇的“组织”孤立而伙同其他无聊的主妇们去欺负新搬来邻居的太太。日本的白领们会因为怕被“组织”孤立而参加集体的嫖娼活动。日本人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即使是红灯,只要所有行人一起过马路,那就没什么可怕的。这反映出日本人在“组织”行为面前的屈从和无奈。
日本依靠“组织”的力量,从明治维新到“二战”战败前,推动了自己国家迅速走向近代社会,但同时也给自己的民众和周围各国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灾难。日本人把自己“组织”内部的意见不统一,称为“杂音”。因此,造成这个“组织”内部出现“杂音”,便成为防止它对周边各国产生威胁的有效方法之一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