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那八十呢?

(2009-10-19 14:30:03)
标签:

六十而耳顺

七十从心所欲

八十熟恕道

九十谙天象

百岁童心盛焉

杂谈

分类: 随想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小我们对这句话就能朗朗上口。

 

    我父亲这个月就八十了。上周末我在酒吧时,遇到一位日本老人,和他聊起此事。他听后提笔写下上面那段“子曰”。边写还边说:孔夫子只说到“七十从心所欲”,我也快八十岁啦,八十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说法呢?在我沉默的时候,他继续写道:八十而到恕。他解释道:恕就是宽恕、宽容。对人无欲无求。

 

    回家后,我仔细想了一下。的确如他所说,人到了八十,对别人的言行举止,确实没有了横加指责,再三教训;而是宽容忍让为先了。于是我用中文的习惯说法加以修改,改成:八十而熟恕道。恕道指的是子贡问孔夫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夫子回答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对他人应采取宽仁之道的意思。

 

    孔夫子讲述自己截至七十岁的经历时,多以自己的领悟为中心,却没涉及到怎样处理与他人的关系。结合我父亲的为人,我想,用宽容之心来表达是很恰当的。

 

    现代社会,生活富足,医学进步,要想活到八十,其实并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再努一努,说不定能努到一百岁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还真应该发挥一下孔夫子关于人生每个节骨眼儿的论述。

 

    我父亲八十岁生日之际,怀着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我斗胆发挥一下孔夫子对七十岁以后的评述,称为,在下代子曰:“八十而熟恕道,九十而谙天象,百岁则童心盛焉”。不知孔夫子知道后,会怎样想呢?诸位高者,又有何高见呢?

 

关注健康-关注http://blog.sina.com.cn/xiangchajiemianzao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