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学“拼爹”之战何时休?

(2011-09-29 16:44:25)
标签:

教育

分类: 生活随想

上学“拼爹”之战何时休?

NYS转载

文章看点:

救救孩子… …

 

正文:

据9月22日《工人日报》报道,在北京,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大部分家长们就在择校这条路上一路狂奔。“拼爹,拼钱,拼命”,都是为了“拼重点”,而这几年择校费也是行情猛涨。新学期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择校大战也暂时偃旗息鼓。然而,择校之重,并没有让家长放下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孟母三迁”、“陪读占坑”…… 有家长用“绞尽脑汁”“苦不堪言”来形容自己的生活。

上学“拼爹”之战何时休?

上学先买房使老爹血本无归。众所周知,我国房价仍然居高不下,重点学校周边房价更是高不可攀。孩子上学,和户口捆绑的房子已经失去投资或者居住的目的,成为重要的择校筹码。许多父母为了孩子不惜高价买房,重点中小学“片区”内的房价像火箭一样飞速上涨,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疯涨的择校费不断上演“拼爹”的神话。2011年,北京市小学毕业生人数为10.2万人,至少有超过5万名孩子要通过其他途径参与到“择校”竞争中。在择校竞争最为激烈的东城、西城、海淀,电脑派位外的众多择校方式入学比例已超过半数。没有买到学区房,或者没有北京户口,家长的选择之一就是高额择校费。

 

事实上,上学需要先买房拼爹拼钱择校之战何止北京一地,这种现象在我国各大中城市都不同程度存在着。教育资源的不平衡,让规定中的就近入学成为一句空话,家长削尖脑壳将孩子送到好学校去,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成为家长的普遍愿望。然而,“寒门再难出贵子”的客观现实,让稍有条件的家长敢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吗?可以预见,这种恶性血拼的结果,会使“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杯具愈演愈烈!

 

笔者以为,超出自己的经济实力,在重点学校附近买房的家长虽然心情可以理解,但绝非明智之举。要知道,这种高房价很可能使两代人成为“房奴”,这必将大大降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一家人的生活质量,有舍本逐末之嫌。更值得注意的是,就算你东拼西凑在重点学校附近买了房,你的孩子也进了所谓的好中学或者小学,改变孩子的命运几率远远低于非富即贵的孩子。因为,决定人生重大命运的高考,保送、加分、自招等高考政策又叠加了优越家庭的优势,寒门子弟拿什么和他们竞争?靠什么改变命运?换句话说,保送、加分、自招等好事很难落到你孩子的头上。

 

勉强购高价房固不可取,但择校费的居高不下,是社会的严重不公。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高调严禁高收费、择校,另一方面,半公开收取高额择校费畅行无阻。这方面北京尤其突出:近日,据一份调查显示,北京“小升初”的择校费,每个孩子的家长平均得准备8.7万元。2011年的“小升初”录取工作竟然从2010年10月就开始了。以权择校、以钱择校、以优择校,俨然已从“潜规则”变成“明制度”。从目前审结的案件看,在北京,一个中、小学校长能支配的资金超过1个亿。金钱正在浸染原来纯洁的校园,一些身肩教书育人的校长们,也在利益的诱惑下,成为腐败分子。校长,正成为一项高危职业。其实,北京小升初的择校费能够进入公众视线的涉案金额只是冰山一角,更为庞大的资金则游离于监控之外。小升初形成的巨大利益链开始向“幼升小”延伸,一些重点中学的附小开始成为家长追逐的目标。2008年爆出的中关村三小窝案,其时任校长王翠娟在庭审中,证实该校账外资金超过了1亿元,绝大部分来自于“赞助费”收入。当时,这所学校开办仅6-7年时间。

 

诚然,择校费屡禁不止,是收费方学校和交费方家长两方在各自受到压力后的选择,是“两头热”的结果。但把择校费作为“潜规则”大肆收取,是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平衡导致社会严重不公。有关部门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加以治理,不能又只是喊口号。否则,择校费滋生更多的教育硕鼠不说,主要是普通家长的确难以承受!

 

    难怪有家长呼吁道:“择校费让百姓们感到无奈、辛酸和无助,再不解决势必影响民生。有关部门该有所作为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