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肖邦与李斯特钢琴音乐的比较
(2011-08-26 19:51:11)
标签:
李斯特德奥肖邦浪漫主义音乐练习曲杂谈 |
分类: 音乐论坛 |
关于肖邦与李斯特钢琴音乐的比较
NYS转载
文章看点:
走进浪漫主义时期大师肖邦、李斯特… …
正文:
肖邦与李斯特都到过巴黎,特别是肖邦,巴黎几乎成为了他第二个故乡。这一经历成了他们艺术成就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巴黎这个艺术之都,他们不但实现了作为钢琴家的演奏梦想,而且听众的欢迎激发了他们创作的热情,并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创作风格。
他们都能很好地吸收德奥传统,努力开拓,同时融入自己民族的音乐精华。从音乐各要素来看,无论在和声、复调、曲式方面,肖邦与李斯特的钢琴音乐语汇几乎是德奥式的(虽然民族风格浓郁),特别是对于民族风格的融汇,肖邦做得非常出色的,他的波兰舞曲、玛祖卡舞曲等一些乐曲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李斯特的诸多《匈牙利狂想曲》也让我们对其民族性的表现有一大概印象(虽然李斯特误把吉普赛音乐当成自己匈牙利民族的音乐)。
同样是技术艰深的练习曲,肖邦不仅有着华丽的技巧,而且其五光十色的音色表现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作品10、 25的24首练习曲加上三首新练习曲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情感表现。有忧郁的第10号第6首,又有热情火爆的第10号第4首,更有充满诗意、情绪跌宕的第10号第3首……
再看大型作品,《b小调钢琴奏鸣曲》是李斯特的代表作之一,也是19世纪的钢琴经典之一。这部包含了戏剧性与舒情性的的大型作品,采用了“主题变型“的原则,将奏鸣套曲几个乐章的结构连贯起来成为单乐章结构。作者以非凡的节俭的方式,用有限的材料写出了宏大严谨作品。李斯特在前人的基础上,把奏鸣曲式与传统的多乐章器乐套曲结合起来,创造了这种单乐章结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从肖邦、李斯特的钢琴音乐创作上来说,他们的精神性格是迥异的,肖邦内向,李斯特外向。
2、从肖邦、李斯特各自继承的精神血缘关系来看,肖邦继承了莫扎特音乐的许多特点,比较婉约,李斯特在精神上则更象贝多芬,豪迈而富有创造力。
3、同时应该注意到,肖邦的音乐和李斯特的音乐相比更加复古,分析肖邦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点,在表面上看似随意、即兴的优美旋律,其实都是经过肖邦仔细考虑和精心设计的,有着很强的逻辑性(这正是令人惊讶和感叹的地方),达到了巧夺天工,又浑然天成的完美境界。
4、肖邦多创作无标题音乐而李斯特则多钢琴特性小品。
5、李斯特寿命较长,几乎涵盖了整个浪漫主义音乐盛期,研究他的音乐更能反映出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轨迹。